第7章民事法律基本规定
#O7|&DqF{ 7.1民事权利主体 DO'$J9;*
民事权利主体是指参与民事法律关系,享有民事权力并承担民事义务的“人”。包括自然人、法人以及非法人组织。
Q
>cLGdzO 7.1.2自然人
sV@kQ:
这里要明确两个概念,即“公民”和“自然人”。所谓公民是指具有一国国籍、依该国宪法和法律享有权力并承担义务的自然人。因此,公民是自然人,但自然人并非一定是公民,因为自然人还包括在本国的外国人和无国籍人。
>t.2!Z_RQ 7.1.3法人
_1VtVfiZ{ 1.法人的概念
D[x0sly 法人是具有民事权力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力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
7N+No.vR. 2.法人成立的要件
3gQQ,V.. (1)依法成立;
q*SX.A>YR (2)有必要的财产和经费;
rg]eSP3W (3)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和场所;
~T|?!zML (4)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WFocA: 3.法人的分类
aF1pq (1)企业法人
O~.A} 企业法人是指以营利为目的,独立从事商品生产和经营活动的法人。在我国,企业法人主要有两种分类方法:一是根据所有制性质和外商参与方式,将企业法人分为全民所有制企业法人、集体所有制企业法人、私营企业法人、中外合资企业法人、中外合作企业法人、外商独资企业法人。二是根据企业的组合形式,将企业法人分为单一企业法人、联营企业法人和公司法人。在我国,公司法人是最重要的企业法人形式。
S^]i (2)机关法人
jFZJ #'CNS (3)事业单位法人
O%AQ'[' (4)社会团体法人
a*0gd-e0@ 7.1.4非法人组织
]d&6 ?7 !> 非法人组织又称非法人团体,是指不具有法人资格但能以自己的名义进行民事活动的组织。
CL5u{i5 7.2民事法律行为和代理 3(Kj|u
7.2.1民事法律行为
RAx
Ay{ 1.民事法律行为的概念
{e/Qs|a
R 民事法律行为是指公民或者法人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力和民事义务的合法行为。
d}GO( 2.民事法律行为应当具备的条件
@@9#odO (1)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i:0~% X (2)意思表示真实;
CaX&T2( (3)不违反法律法规强行性规定或者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V/j+Z1ZW 3.民事法律行为的特征
eNY$N_P (1)民事法律行为的主体之间的地位是平等的;
+e. bO5Y (2)民事法律行为以意思表示为构成要素;
-8X*(7 (3)民事主体实施民事法律行为是以设定、变更或终止一定民事法律行为关系为目的;
lwIU|T<4 (4)民事法律行为依意思表示的内容而发生效力;
~T7\lJ{%G (5)民事法律行为是经法律确认和认可的一种重要的民事法律事实,它能引起民事法律关系的设立、变更与终止。
qiV#T+\ 7.2.2代理及其种类
~v$gk 1.代理的概念
i|0H {q 2.代理的法律特征
r4D*$H-rR (1)代理行为是指能够引起民事法律后果的民事法律行为。
,~`R{,N` (2)代理人一般应以被代理人的名义从事代理活动。
O:"gJ4D (3)代理人在代理权限范围内独立意思表示。
Gdq _T* (4)代理行为的法律后果直接归属于被代理人。
bm*Ell\a. 3.代理的种类
f'Dl*d (1)法定代理
tRZCOEo4 法定代理是根据法律的规定而直接产生的代理关系。法定代理主要是为保护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合法权益而设定的。
js/N qf2> (2)委托代理
Q7zg i 委托代理是根据被代理人的委托授权而产生的代理关系。
j
yR9a! (3)指定代理
]e@'9`G-' 指定代理是指代理人根据人民法院或者指定机关的指定而进行的代理。代理人享有的代理权是指定的,与被代理人的意志无关,无须委托授权。
W6_/FkO 4.无权代理及其后果
!>W _3Ea 无权代理是指行为人不具有代理权,但以他人的名义与第三人进行代理行为。无权代理的构成要件为:(1)行为人既没有代理权,也没有令人相信其有代理权的事实或理由;(2)行为人以本人的名义与他人所为的民事行为;(3)第三人须为善意且无过失;(4)行为人的行为不违法;(5)行为人与第三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x3x/gU 5.表见代理及其后果
3#}5dO 表见代理是指无权代理人的代理行为客观上存在使相对人相信其有代理权的情况,且相对人主观上为善意,因而可以向被代理人主张代理的效力。表见代理属于广义无权代理的一种。
PXz,[<ET?# 表见代理的构成要件为:
>_XRh (1)代理人无代理权;
SE&J)Sj] (2)相对人主观上为善意;
/xj^TyWM (3)客观上有使相对人相信无权代理人具有代理权的情形;
V4ml& D (4)相对人基于这个客观情形而与无权代理人成立民事行为。
*[t@j*al 表见代理对于本人来说,产生与有权代理一样的效果,即在相对人与被代理人之间发生法律关系。被代理人因向第三人履行义务或者承担民事责任而遭受损失的,只能向表见代理人追偿。
Jf{6'Ub 7.3合同法律制度 e
L[BH8l
7.3.1合同的概念及特征 [vV]lWOp' 1.合同的概念 DfgqB3U[ 2.合同的特征 v@TP_Ka (1)合同是一种民事法律行为; H]K(`)
y}4 (2)合同以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力义务关系为目的; ZgVYC4=Q-\ (3)合同是双方或者多方民事法律的行为。 @JVax -N 7.3.2合同的订立 %b<cJ]F 1.合同订立应遵守的规定 T|`nw_0
(1)订立合同的当事人应当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和民事权力能力。 Ytop=ZIl' (2)订立合同可根据双方当事人的意思,采取一定的形式,如书面形式、口头形式或其他形式。 QL%&b\K (3)合同的内容应当符合《合同法》的要求。 #G%[4.$n. (4)当事人订立合同,应当按照法定程序进行,即采取要约承诺方式。 CK
eT%3 要约是希望和他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该意思表示应当符合下列规定: }a6tG ①内容具体;②表明经受要约人承诺,要约人受该意思表示约束。要约到达受要约人生效。 ?a+>%uWt 要约可以撤回。撤回要约的通胀应当在要与到达受要约人之前或者与要约同时到达受要约人。 JJ[.K*dO 要约可以撤销。撤销要约的通知应当在受要约人发出承诺通知之前到达受要约人。 eD5.*O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要约不得撤销:①要约人确定了承诺期限或者以其他形式明示要约不可撤销;②受要约人有理由认为要约是不可撤销的,并已经为履行合同作了准备工作。 MX2Zm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要约失效:①拒绝要约的通知到达要约人;②要约人依法撤销要约;③承诺期限届满,受要约人未作出承诺;④受要约人对要约的内容作出实质性变更。 ^cB83%<Z 承诺是受要约人同意要约的意思表示。承诺应当以通知的方式作出,但根据交易习惯或者要约表明可能通过行为作出承诺的除外。承诺应当在要约确定的期限内到达要约人。要约没有确定承诺期限的,承诺应当依照下列规定到达:①要约以对话方式作出的,应当即时作出承诺,但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②要约以非对话方式作出的,承诺应当在合理期限内到达。承诺生效时合同成立。承诺可以撤回。撤回承诺的通知应当在承诺通知到达要约人之前或者与承诺通知通知到达要约人。 GawQ~rD 2.合同成立的时间与地点 g0N
tM%
当事人采用合同书形式订立合同的,自双方当事人签字或者盖章时合同成立。当事人采用信件、数据电文等形式订立合同的,可以在合同成立之前要求签订确认书。签订确认书时合同成立。承诺生效的地点为合同成立的地点。采用数据电文形式订立合同的,收件人的主营业地为合同成立的地点;没有主营业地的,其经常居住地为合同成立的地点。当事人另有约定的,按照其约定。当事人采用合同书形式订立合同的,双方当事人签字或者盖章的地点为合同成立的地点。 Ugzq;}V# 7.3.3合同的生效 6 Ty;m>j 1.合同生效的概念 9;KQ3.Fa}q 合同成立是合同生效的前提。 'M+iw:R__ 2.合同生效的要件 >J,Rx!fq3 (1)当事人必须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f{\ze@5= (2)当事人意思表示真实; ' ^L|}e (3)合同标的合法,即当事人签订的合同不违反法律和社会公共利益; Q{1Q w'+@ (4)合同标的须确定和可能。 Ey7SQb 3.合同成立和生效的关系 #lXwBfBMf 合同成立是指合同订立过程的结束。合同生效是指已经成立的合同具有法律约束力。合同成立是合同生效的前提。 C)66^l!x 合同成立和生效的区别: ZT;$aNy (1)构成要件不同 sw
A^oU (2)性质不同。合同成立主要是事实问题。合同生效主要是法律评价问题。 da<B6! 4.无效合同 _3v6c 导致合同无效的原因包括: Wv!#B$J~U (1)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 Dz4e.tvN (2)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 o|FjNL (3)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 CR3<9=Lv> (4)损害社会公众利益; n?'I&0>M (5)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5'=\$Ob 无效的合同自始没有法律约束力。合同部分无效,不影响其他部分效力,其他部分仍然有效。 If[4]-dq 5.可撤销的合同 1P i_V 可撤销合同的类型: R"%zmA@o= (1)因重大误解订立的合同。 KG7 ~)g (2)显失公平的合同。 c&4EO| (3)因欺诈而订立的合同。 }EM vEA (4)因胁迫而订立的合同。 [H ^ktF (5)乘人之危的合同。
\~u7 k 对于可撤销的合同,有变更和撤销两种救济方法。 2loy4f 6.效力未定的合同 eW%Cef 效力未定的合同是指合同订立后尚未生效,须权利人追认才能生效的合同。 i [,9hp 7.3.4合同的履行 N 0<([B; 1.合同履行的原则 W6STjtT3P (1)实际履行原则 >G`Uc&= (2)全面履行原则 !7)` g i (3)协作履行原则 ;nS.t_UW. (4)诚实信用原则 eQK}J]S< (5)情势变更原则 `wIMu$i 2.合同履行中的抗辩权 oihn`DY{ 抗辩权是指债权人行使债权时,债务人根据法定事由,对抗债权人行使请求权的权利。 dQW=k^X 'U 不安抗辩权是指在合同成立以后,后履行一方当事人财产状况恶化,有可能不能履行其债务,可能危及先履行一方当事人债权的实现时,应先为给付的一方在对方未提供担保前,中止履行自己的债务的制度。 NPc@;g]d" 3.代位权 0m8mHJ<& 代位权是指当债务人怠于行使其对第三人享有的到期债权而有害于债权人债权时,债权人可以以自己的名义代位行使债务的权利。但该债权专属于债务人自身的除外。 ]=Im0s 4.撤销权 $aIq>vJO9 债权人的撤销权,是指当债务人放弃对第三人的债权、实施无偿转让财产的行为或者债务人以明显不合理的低价转让财产,而有害于债权人的债权时,债权人可以依法请求人民法院撤销债务人所实施的行为。 !j8.JP}!) 撤销权自债权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行使。自债务人的行为发生之日起五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的,该撤销权消灭。 (@wgNA-P 7.3.5违约责任 o_=t9\: 1.违约责任的概念 b2rlj6d 2.违约责任的承担形式 _"nzo4e0 (1)违约金责任; {yj8LxX^ (2)赔偿损失; )T2
V<3l (3)强制履行; %0-fn' (4)定金责任; `X;' *E]e (5)采取补救措施。 #GoZH?MAF 点击查看:
《公共基础》全部讲义 yE+Wb[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