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银行业监管及反洗钱法律规定
,Vn]Ft?n 5.1中国人民银行监督管理措施相关规定 }oxaB9r 1995年3月18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正式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以下简称《中国人民银行法》),并于通过之日公布实施。2003年12月27日,进行修改,此次修改共计25处,修改后的条文增加至五十三条。
?b' ' 修订的重点是将原属于中国人民银行履行的对银行业的监督管理职能划分出来,移交给新成立的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中国人民银行不再直接审批、监管金融机构,而主要专注于货币政策的制定和执行,维护币值的稳定以及对
金融市场进行宏观调控,促进金融市场的繁荣发展。
RxeRO2 5.1.1中国人民银行的直接检查监督权 T_B.p*\BM 1.执行有关存款准备金管理规定的行为;
7G=P|T\ 2.与中国人民银行特种贷款有关的行为;
H;!hp0y 3.执行有关人民币管理规定的行为;
Rw^YTv 4.执行有关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银行间债券市场管理规定的行为;
<"Cwy0V kp 5.执行有关外汇管理规定的行为;
i&G`ah> 6.执行有关黄金管理规定的行为;
nv[Sb%/ 7.代理中国人民银行经理国库的行为;
cj_?*
8.执行有关清算管理规定的行为;
9: |K]y 9.执行有关反洗钱规定的行为。
S<9d^= a 5.1.2中国人民银行的建议检查监督权 uU
!i`8 中国人民银行根据执行货币政策和维护金融稳定的需要,可以建议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对银行业金融机构进行检查监督。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应当自收到建议之日起三十日内予以回复。
eii7pbc 5.1.3中国人民银行在特定情况下的全面检查监督权 `Qk
R 《中国人民银行法》第三十四条规定,当银行业金融机构出现支付困难,可能引发金融风险时,为了维护金融稳定,中国人民银行经国务院批准,有权对银行业金融机构进行检查监督。
kb\v}gfiD/ 第三十五条规定,中国人民银行根据履行职责的需要,有权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报送必要的资产负债表、利润表以及其他财务
会计、统计报表和资料。
9wJmX<Rm 由于银行业监管部门对银行业金融机构具有的机构监管权并不排斥中国人民银行对金融机构的功能监管权,并且两者的划分在现实操作中非常清晰。
d<m>H$\Dm 5.2银监会监督管理措施相关规定 j/IZm)\ 国务院于2003年3月19日设立了银监会。银监会统一监督管理银行、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信托投资公司及其他存款类金融机构。
Llc|j&yHQ 2003年12月27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该法共六章五十条,自2004年2月1日起施行。
TUn@b11 《银行业监督管理法》赋予银监会及其派出机构进行
非现场监管、现场检查、监督管理谈话及强制信息披露的权利。 r.5Js*VX! 5.2.1 《银行业监督管理法》的监管对象范围 rBPxGBd4 银行业金融机构,是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设立的商业银行、城市信用合作社、农村信用合作社等吸收公众存款的金融机构以及政策性银行。需要说明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不包含我国的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
EUS]Se2 5.2.2 《银行业监督管理法》的监督管理实施 T.dO0$,Q@$ 1.对违反审慎经营规则的强制性监管措施 uvM88# 银行业金融机构违反审慎经营规则的,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或者其省一级派出机构应当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或者其行为严重危及该银行业金融机构的稳健运行、损害存款人和其他客户合法权益的,经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或者其省一级派出机构负责人批准,可以区别情形,采取下列措施:
,#;ahwU~s (一)责令暂停部分业务、停止批准开办新业务;
S^n4aBm\+ (二)限制分配红利和其他收入;
ul&7hHp_u% (三)限制资产转让;
rAdcMFW (四)责令控股股东转让股权或者限制有关股东的权利;
A2bV[+ Q (五)责令调整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或者限制其权利;
_ILOA]ga# (六)停止批准增设分支机构。
`7n,( 银行业金融机构整改后,应当向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或者其省一级派出机构提交报告。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或者其省一级派出机构经验收,符合有关审慎经营规则的,应当自验收完毕之日起
三日内解除对其采取的前款规定的有关措施。
({b/J0<@D 2.对银行业金融机构的接管、重组、撤销和依法宣告破产的监管措施 G7JZP T 对发生风险的银行业金融机构进行处置的方式主要有接管、重组、撤销和依法宣告破产。
CfnCi_=[ ` (1)接管。银行业金融机构的接管,是指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在银行业金融机构已经或可能发生信用危机,严重影响存款人的利益的情况下,对该银行采取的整顿和改组措施。
接管期限最长不超过2年。 phSP+/w (2)重组。重组是指通过一定的法律程序,按照具体的重组方案(或重组计划),通过合并、兼并收购、购买与承接等方式,改变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资本结构,合理解决债务,以便使银行业金融机构摆脱其所面临的财务困难,并继续经营而采取的法律措施。
P.J}\;S T 重组的目的是对被重组的银行业金融机构采取对银行业体系冲击较小的市场推出方式,以此维护市场信心与秩序,保护存款人等债权人的利益。 ^Wz{su2 (3)撤销。撤销是指监管部门对经其批准设立的具有法人资格的金融机构依法采取的终止其法人资格的行政强制措施。
8+|L ph`/? 在接管、机构重组或者撤销清算期间,经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负责人批准,
对直接负责的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可以采取下列措施: nu-w
Qr (一)直接负责的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出境将对国家利益造成重大损失的,通知出境管理机关依法阻止其出境;
y>18)8 (二)申请司法机关禁止其转移、转让财产或者对其财产设定其他权利。
V1qHl5" (4)依法宣告破产。银行业金融机构的破产,是指银行业金融机构符合《破产法》第二条规定的情形,经国务院金融监督管理机构向人民法院提出对该金融机构进行重整或者破产清算的申请后,被人民法院依法宣告破产的法律行为。
#!@
]%4 3.其他监督管理措施 /bk} J:QRg (1)审慎性监督管理谈话。监管部门有权根据监管需要和银行业金融机构经营状况,随时向银行业金融机构提出谈话要求。进行监管谈话并不意味着银行业金融机构一定存在经营的问题,即使不存在任何问题,监管机构也有权要求谈话了解状况。
99-\cQv (2)强制风险披露。《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将市场约束与最低监管资本要求和资本充足率监督检查并列为资本监管的新三大支柱,世界很多国家和地区据此加强信息披露要求。
u8=|{)yL (3)查询涉嫌违法账户和申请司法机关冻结有关涉嫌违法资金。
^O"`.2O1 5.3违反银行业监督管理规定的处罚措施 o#b9M4O 追究法律责任的形式包括:刑事责任、行政处分、行政处罚和采取其他行政处理措施。 Vi-@z;k
5.3.1刑事责任 [_Z3v,vt, 包括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以及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等刑罚。 7w({ GZ
5.3.2行政处分 ,%<
77LE 行政处分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对国家公务员和国家行政机关任命的其他人员违反行政纪律的行为给予的行政制裁措施。行政处分分为: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 zg"ZXZ 5.3.3行政处罚 PxY"{-iAM 行政处罚是国家行政机关对犯有轻微违法行为,尚不构成犯罪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一种法律制裁,包括:警告、罚款、责令停产停业、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暂扣或者吊销执照、行政拘留以及法律和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行政处罚。 (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