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感悟
1、为何要考CPA?
决定参加CPA大概是在2011年初,那时作为国际金融法律学院的一名研究生已经一个学期了,但很惭愧的是,对于金融、财会方面的知识仍然知之甚少。记得那个学期开学初,导师在开学典礼上要求我们多掌握一些基本的财务会计知识,身边的一些同门、班级同学也在这方面作出了不少努力,我自然也不甘落后,便决心通过参加注册会计师的考试来弥补这块“短板”。对我来说,参加CPA的考试,目的并不只是单纯地为了“拿证”,更重要的是,通过准备这一考试,学习一些财务、会计、税法方面的知识,为将来从事法律业务打下一定的基础。我认为,对于法学专业的学生,熟背法条、通过司法考试只是基础,远没有达到具备足够竞争力的地步。之前曾在法律英语上下了不少功夫,现在则想进一步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多一些财会金融方面的积累。
2、复习时间的协调
在准备复习的那个学期里,除了CPA的学习任务,其实还有不少其他事情要做。在驾校学车,完成导师的论文写作、读书会、翻译,还有学校里的日常上课、晨读、课程作业等等。我尝试着见缝插针般地利用时间,提高复习的效率。每天早上晨读之后,会和同学聊聊复习的进度与困惑,互相鼓励、进步。有时候会计的书看累了,就会“转战”至读书会教材Foundation s of Corporate Law,换个思路,换个语言,也不觉得那么累了。还有几次开读书会的时候,碰到一些公司财会的问题,主讲人都会点名让我来回答。以后等毕业了,我想一定会怀念起那些在韬奋楼听公开课、读英文教材,在东风楼的工作室一起写论文、吃外卖的日子。
(四)复习过程
2011年初寒假的时候,每天都花不少的时间学习会计,最初还是比较懒散的,有时候两天才听完一章。大概春节过完的时候,发现离自己所定的寒假之前完成20章的学习任务还有不少距离,然后就开始投入,好歹也完成了这个初期目标。我想,要是给自己定的第一个计划都不能完成,后面也就无法指望了吧。
学完一遍会计,我记得是在二月底。由于担心两个月的时间跨度太长,学了后面忘了前面,随后我买了一本会计的习题,又做了一遍,相当于温习一遍之前的知识。会计结束之后,我选择开始学财务管理。原因主要有二:第一,今年审计知识发生了较大变化,先听去年的还不如直接学今年的;第二,当时认为审计与会计知识结合紧密,中间间隔一门之后再拿起来,可能比较有利于巩固会计知识。财管的学习没有会计那么难以上手,配合着一本练习册,听一章课件,做一章习题。记得很清楚,我是在现场确认的那个礼拜二早上学完去年的财管课件。这其实也是当时给自己定下的一个目标,准时完成给了我不少的信心。
在四月初的时候,就要决定这次到底考几门。我想了很久,最终决定报六门,主要出于以下几个原因:第一,CPA基 础阶段的六门考试互相联系非常紧密,一次性学习既有利于体系化的掌握,也可以使自己的知识基础更为扎实;第二,要是只报会计、财管显然太少,若再只加一门(税法或者审计),和加两门,实质上都会占用一个暑假的时间,与其如此,还不如拼一下,挑战一下自己,把四门“主干课”都报了;第三,由于CPA考试还存在专业测试阶段,如果今年能六门都过,明年可以利用暑假时间再考专业测试;第四,我觉得自己会很享受一次六门全过的成就感,而且愿意为之努力。正是这四个原因,我下了决定报六门。也正是因为这个选择,在这之后的近半年时间里,我的生活已经完全被CPA 所占领。
现场报名之后,我报了网校的学习班,同时开始税法和审计的学习。之所以交叉,是因为课件出的速度比较慢,(事实上两门课件基本都到六月中旬才出完基础班) 如果一门一门学习,势必基础班要拖到七月份。当时给自己定的计划是在六月底之前完成基础班学习,听一章做一章练习。全部学完是在6月29号的下午,那天为了庆祝第一轮结束,跑去静安寺吃了甜甜圈,微博上还有记录。
可以说,真正全身心地投入到CPA之中,是从6月30号开始的。在第二轮的复习之前,我打算先把财管和会计再过一遍。先是把财管的新讲义全部打印出来,从头到尾听了一遍新课程,大概花了十天(每天9小时左右吧)。然后是会计,考虑到会计课件时间比较长,从头听到尾显然不现实,而且还有最后三章重头戏没有学过,因此只能挑重难点以及有变化的章节学。进入到合并报表的时候,感觉是整个CPA复习碰到的第一个瓶颈。每天10个小时,有时候仍然无法理解合并分录的真正含义,甚至每天睡觉脑子里都是“借”和“贷”在打架。那三章花了我不少时间,等结束会计的复习,大概是在7月19号。
19号的下午,我买了一些本子、笔、订书针,把书桌清理了一下,资料该订的都订好,然后规划了下后面习题阶段的安排,决定财管、审计、税法三门同时进行,等结束其中两门之后,再开始会计的习题班。由于税法和审计的习题班出得较快,所以先完成了这两门,紧接着结束了财管,最后做完了会计习题班题目,当然都包括老师的讲解。预计是在8月15号左右结束习题班的,但最终还是提前了三两天。每次都能按时完成预定目标,总会给自己增加不少信心。
在做习题班的时候,瓶颈不断出现。先是税法题目经常做不对:组价算错、税率搞混、所得税算错,然后就是审计后半部分没有头绪,知识点过于复杂记不住。至于财管,有一次我印象很深刻,复习到最后一章“业绩评价”的时候,做一道题目的时候把剩余收益的公式记错了,当时整个人心情很失落,把那本书撕了的心都有。反倒是会计没有让我觉得太为难,整个习题班的结束显得比较顺利。在习题班学习的时候,每天的学习时间都会超过10小时,有时候达到12个小时,除了吃饭、散步、睡觉,基本都花在了书桌前。
会计学完之后,我决定开始学习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花了整整五天的时间,听完一遍基础班,做完一本练习册。学风险的时候比较烦躁,一方面是本身对风险的知识兴趣不大,觉得不实用,完全是应试之需;另一方面是担心四门主课会不会这一耽搁又忘记了,要是这样真有点得不偿失。
五天的基础班学习结束之后,就进入到最后冲刺阶段。我花了一些时间把各门课程的知识点、错题又回顾了一下,然后每天做2~3 套习题,分析错误原因,总结得失。模拟的成绩还算过得去,大部分情况下都能合格,有些平均都做上70分。与此同时,我打印了经济法的冲刺班讲义,对照着习题册总结出来的知识点,边看边背,算是过了一遍吧。
这些工作完成,三轮的复习也就基本结束了,我也从家里回到学校。在学校的最后十天,基本上是以调整状态、记忆为主,把审计、风险管理、经济法我认为需要记忆的都背了出来,然后就是翻翻错题,税法、财管也有一些知识点需要应付记忆性的客观题,因此也至少要有个印象。考前一个礼拜实战模拟了一次,除了之前比较有把握的财管因为时间原因意外差一点之外,其他几门都顺利 过关。考前最后几天,基本就是保持每天7个小时的学习时间,保持状态,仅此而已了。
9月17、18两天,我走上了上海市第四中学的考场。真题和模拟相比,无论在陷阱的设置、题量、题型、时间上都有不少差异。我告诉自己,尽自己所能,在规定的时间内把自己最大的实力都反映在卷子上,减少不必要的计算错误,无论结果如何,就都已经算成功了。
(五)复习思路
我觉得CPA考试至少需要经过三轮复习。
第一轮,掌握知识。从1月初到6月底,我先后听了会计、财管、税法、审计的基础班(有些是强化班,其实是一回事),配合做完一本辅导书,以《应试指南》居多。选择做这本书的原因很简单,当时去网校课程报名,那儿的老师送了我一套六本,因此就把它拿来做了。在这段时间,我基本上每天会在CPA上花4个小时左右,听完一章的课程,做一章的练习。对于练习上做错、搞不懂的,就去网校的答疑板上找老师提问,尽量搞懂。同时,适当的做一些总结,比如税法当中含税价和不含税价,财管中折现率的含义和适用方法等。这些总结都只是初步的,因为在初期,我对于知识的驾驭尚未熟练,但这对于快速了解、搞懂、记住这些内容,是非常必要的。由于我是按照前一年的会计和财管课程学习的,因此在进入7月份之后,我花了20天时间重新学习了这两门课,加深印象,这对于一次准备六门的同学来说也是非常必要的。
第二轮,做习题。完成上述阶段之后,我选择了网校的习题班,把这四门课通过做习题的方式加以复习。会计(郭 建华)习题班的题目很有难度,因此值得一道一道做过来,郭老师的讲解也很有针对性,而且很发散,听下来很有感悟。财管(陈华亭)在每一章习题内,还分有几个小部分,其中有一些较为基础的题目,将财管当中文字性、概念性的题目,这些题目不容忽视,我会找出基础班的讲义把它圈出来,强化记忆。其中一些计算性的题目,则一定要自己动笔算,如果做错了,就把题目复制下来,过两天再做一遍。税法(叶青)在进行习题班的时候,就要开始进行梳理和记忆,尤其是重点的五章,要通过做题的方式把框架形成在自己的脑海里。举例来说,个人所得税一章提到了四样近似的内容:年终奖的个税计算、解除劳动合同补偿的个税计算、期权的个税计算、提前退休的个税计算,这些个税的计算看似相近,但在细微之处存在很大不同,只有通过做题、梳理、比较、记忆,才能掌握这些知识点。审计(杨闻萍)的习题班则更多的是原有内容的梳理,个人觉得掌握审计关键并不在于做题,而是要自己去理解、看书,因此习题班阶段我在审计上花的时间并不多。
第三轮,做模拟题。我又买来了网校的“最后六套题”,在限定时间内(一般会减少五分钟,因为考虑到实际考试需要涂卡)做完,然后对答案,分析错误的原因。在这一阶段,我还对习题班阶段的错题、《应试指南》中的错题进行了回顾或者重做,有些题目甚至做到第四遍才能完全做对。过程比较曲折,但提高很快。这里我尤其想说的是税法,大概在习题班阶段,我就发现自己很难把税法的计算题做对,尤其是计算题,总会忘记某一个步骤,因此也很着急。没有别的办法,只能多做题。我当时做了很多税法的计算题,模拟阶段税法的卷子也做得最多,取得的效果也很明显,大概从第四份模拟卷开始,税法就能保持在75分左右。
本文来自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