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归纳为12项。这12项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包括:客观性原则、相关性原则、可比注原则、一贯性原则、及时性原则、明晰性原则、配比原则、权责发生制原则、谨慎原则、实际成本核算原则、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原则、重要性原则。 真实性原则 1Y"9<ry
《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会计核算应当以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及证明经济业务发生的合法凭证为依据,如实反映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做到内容真实,数字准确,项目完整,手续齐备,资料可靠。 ;P'5RCqj
相关性原则 *|q{(KX
是要求企业会计核算应当满足各有关方面对会计信息的需要。《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会计信息应当符合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的要求,满足有关各方了解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需要,满足企业加强内部经营管理的需要。 mCn:{G8+
可比性原则 `s69p'<;p
是指企业应当按照规定的会计处理方法进行会计核算,会计指标应当口径一致,以便于会计信息相互可比。 S5gBVGh
一贯性原则 tW!*W?
要求企业前后一致地采用相同的会计处理方法,不得随意变更。如确有必要变更,应当将变更的情况、变更的原因及其对企业财务状况的经营成果的影响,在财务报告中说明。 Ze
/\IBd
及时性原则 ~
p'|A}9[/
要求会计核算应当及时进行。 AP`1hz4].-
明晰性原则 %INkuNa8\
要求会计记录和会计报表清晰明了,便于理解和有效地运用。 y<HNAG
j
配比原则 cD9U^SOS
这是处理收入与成本、费用关系的原则。《企业会计准则》规定,收入与其相关的成本、费用应当相互配比,一个会计期间内的各项营业收人与其相关联的成本、费用,应当在同一会计期间人账。 60n>FQ<
权责发生制原则 *oLDy1<
这是指在确定收入、费用的人账时间方面应当遵守的原则。《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应采用权责发生制作为记账基础。凡是当期已经实现的收入和已经发生的费用,不论款项是否收付,都应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处理;凡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在当期收付,都不应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 x4 4V
9-o
谨慎原则 HS*Y%*
要求企业在会计核算时应当考虑企业风险,合理核算可能发生的损失和费用。 $[Ut])4
~
实际成本原则 {\k }:)
这一原则也称为历史成本原则,是对材料、物资和资产进行估价时适用的一项重要原则,《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各项财产物资应当按取得时的实际成本计价。物价变动时,除国家另有规定者外,不得调整其账面价值。 J(8?6&=ck
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原则 !ni
1 qM
这一原则要求企业正确区分计入当期损益的支出与计入资产价值的支出,正确反映企业的资产价值和损益情况。 d=D#cs;\
重要性原则 \)6AzCq
这是企业在设置会计科目和设计会计报表时应当遵循的重要原则。这一原则要求企业应当全面核算和反映财务状况和经济成果,对于重要的经济业务,要求进行单独核算反映。 Xhyn! &H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