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没有听好辅导老师的课 z,#3YC{'
k3FpD=N
老师讲课好与普通的差别在于是否有利于考生尽快掌握重点,结合有代表性的例题,帮生抓住当年考试的出题点。好老师的口碑在网上很多意见可供参考。 9b}AZ]$
nM,5KHU4a
2、轻视客观题 t1h2ibO
<1EmQ)B
大题虽然分多,但取之不易,经常一步算错,全题无分。因此,考试中必须先稳稳地答完单选、多选、判断,力争在45分客观题中多拿分。经验与教训共同表明能够通过的人客观题的得分都比较高。而且,客观题掌握好的考生,在分步给分的计算和综合题中更容易得到分数。 B>TI dQ
c(y~,hN&p
3、不做练习题 dS[="Set
6opubI<
复习中的练习是必不可少的,练习和模拟做得太少的考生通过的希望比较低。 bAl0z)p
]p.eF YDh7
4、没有注重考试 U~Ai'1?xz
J@I-tS
很多考生一次报了好几门,但在复习时没有全力以赴,考试时仓促上阵,一门不过十分正常。许多考生过了第一门后因各种原因在后面的考试中有的年份一门不过,造成前松后紧,最后一年还差两门以上,通过的可能性就比较低了。在考试的第一二年若能至少过三门就比较轻松了。
7L=V{,,v
.Iret:
5、对考试成绩过于乐观 1 n86Mp1.e
mp x/~`c
许多考生考完后信心十足,认为自己答得很好,但成绩出来后却相差很远。其实,注会的考题需要精读、深读,认真审题、思考后,才能下笔,题目中某一句不起眼的话就可能是题目的关键所在,有的考生在考前做了许多练习,对有些题形成了定式,答题时想当然地答了,考后自然认识不到自己的错误。有的考生知识面仍停留在中级、注税的层次,而注会的深度要超过前者,因此有判断错误。 ->S6S_H/+&
?fXlrJ
实践表明,考完后比较悲观的考生通过的可能性反而更高,估计他们的复习深度应超过乐观的考生。 rH<iUiA?O
ErDt~FH
6、以为答不完题及格不了 $*u{i4b
U2(|/M+
不少人知道考试通过与否在于正确率,但一到考场就蒙了,非答完不可。因此,在考试前应对考试的困难程度做好充分准备,千万不要认为自己模拟题成绩高,就一定会考好。 }M I9?\"q
G?OwhX
大家一定要记住:你所面对的考题,绝大多数都是你从没见过的,在考试中保持平稳的心态将有助于你顺利通过。 s`$px2Gw
=>7\s}QZ
7、过于相信网友(或同学)的解答 }813.U
G2x5% `
复习中遇到难题、不懂的地方向同学请教是必要的,但同学的回答必须有理有据,从书中可以找到出处或引申。 g}hR q%
UkY
`&&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