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点十六、存货的税务处理 (一)存货的计税基础
?uv%E*TU 存货按照以下方法确定
成本:
s os& 1、通过支付现金方式取得的存货,以购买价款和支付的相关税费为成本;
'IszS!kY 2、通过支付现金以外的方式取得的存货,以该存货的公允价值和支付的相关税费为成本;
"+_0idpF 3、生产性生物
资产收获的农产品,以产出或者采收过程中发生的材料费、人工费和分摊的间接费用等必要支出为成本。
MQu6Tm H (二)存货的成本计算方法
6Z=H>w 企业使用或者销售的存货的成本计算方法,可以在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个别计价法中选用一种。计价方法一经选用,不得随意变更。注意无后进先出。
rKq]zHgpo [V~bo/n 知识点十七、投资资产的税务处理 (一)投资资产的成本
7Kjq1zl; 1、通过支付现金方式取得的投资资产,以购买价款为成本。
K.I r+SB 2、通过支付现金以外的方式取得的投资资产,以该资产的公允价值和支付的相关税费为成本。
)I9(WVx!] (二)投资资产成本的扣除方法
Czn7,KE8X 企业对外投资期间,投资资产的成本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不得扣除,企业在转让或者处置投资资产时,投资资产的成本准予扣除。
2
{0VyLx aKO@_R,: 知识点十八、税法规定与会计规定差异的处理
ij^!T
Y[0 1、企业不能提供完整、准确的收入及成本、费用凭证,不能正确计算应纳税所得额的,由税务机关核定其应纳税所得额。
$4]PN2d& 2、企业依法清算时,以其清算终了后的清算所得为应纳税所得额。
6Rj
X 5#PhaVc 知识点十九、资产损失的定义 资产损失中的资产包括货币资产、非货币资产以及债权性和股权性投资。注意一点:未提及无形资产。
9IV WbJ +J9lD`z 知识点二十、资产损失扣除政策 (一)、损失的原因:注意以下2点
MIJ~j><L 1、企业除贷款类债权外的应收、预付账款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减除可收回金额后确认的无法收回的应收、预付款项,可以作为坏账损失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03T.Owd (1)债务人依法宣告破产、关闭、解散、被撤销,或者被依法注销、吊销营业执照,其清算财产不足清偿的;
?HTwTi5!) (2)债务人死亡,或者依法被宣告失踪、死亡,其财产或者遗产不足清偿的;
?;Qk!t2U (3)债务人逾期3年以上未清偿,且有确凿证据证明已无力清偿债务的;
cx)
EFy. (4)与债务人达成债务重组协议或法院批准破产重整计划后,无法追偿的;
){~.jP=-# (5)因自然灾害、战争等不可抗力导致无法收回的;
CTYkjeej (6)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规定的其他条件。
i:72FVo 2、企业的股权投资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减除可收回金额后确认的无法收回的股权投资,可以作为股权投资损失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9OBPFF (1)被投资方依法宣告破产、关闭、解散、被撤销,或者被依法注销、吊销营业执照的;
g(^l>niF: (2)被投资方财务状况严重恶化,累计发生巨额亏损,已连续停止经营3年以上,且无重新恢复经营改组计划的;
PHkvt!uH (3)对被投资方不具有控制权,投资期限届满或者投资期限已超过10年,且被投资单位因连续3年经营亏损导致资不抵债的;
T~Cd=s(T" (4)被投资方财务状况严重恶化,累计发生巨额亏损,已完成清算或清算期超过3年以上的;
2)YLs5>W% (二)、扣除金额的确认:总原则为损失的净额。换个角度说就是对于在损失确认过程中可收回的部分不得确认损失。
D?R z| 具体包括:
~r3g~MCHS 1、现金短缺、固定资产和存货盘亏、毁损、报废和被盗时责任人的赔偿额或保险公司的赔款;
J^cDa|j 2、应收、预付账款和股权投资的可收回金额;
TrW3@@}j 特别说明:
oxZ(qfjS 3、存款损失中强调企业将货币资金存入法定具有吸收存款职能的机构而无法收回的部分可以作为损失扣除;
3IIlAzne; 4、企业因存货盘亏、毁损、报废、被盗等原因不得从增值税销项税额中抵扣的进项税额,可以与存货损失一起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2_C
.-;! 5、已经扣除的资产损失,在以后纳税年度全部或者部分收回时,其收回部分应当作为收入计入收回当期的应纳税所得额。
G 2##M8:U0 6、境内、境外营业机构发生的资产损失应分开核算,对境外营业机构由于发生资产损失而产生的亏损,不得在计算境内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oZCO$a "-sz7}Mb 知识点二十一、资产损失税前扣除管理 (一)、资产损失税前扣除的审批
&V$R@~x 1、下列资产损失,属于由企业自行计算扣除的资产损失:
q6dq@ (1)、企业在正常经营管理活动中因销售、转让、变卖固定资产、生产性生物资产、存货发生的资产损失;
v.MWO]L (2)、企业各项存货发生的正常损耗;
"]<Ut{Xb (3)、企业固定资产达到或超过使用年限而正常报废清理的损失;
=v8q (4)、企业生产性生物资产达到或超过使用年限而正常死亡发生的资产损失;
n>
'}tT)U (5)、企业按照有关规定通过证券交易场所、银行间市场买卖债券、股票、基金以及金融衍生产品等发生的损失;(通过第三方交易的正常损失)
v)06`G 企业发生的资产损失,凡无法准确辨别是否属于自行计算扣除的资产损失,可向税务机关提出审批申请。
HO>uS>+ 2、税务机关对企业资产损失税前扣除的审批是对纳税人按规定提供的申报材料与法定条件进行符合性审查。企业资产损失税前扣除不实行层层审批,企业可直接向有权审批税务机关申请。税务机关审批权限如下:
Y9N:%[ :>W (1)、企业因国务院决定事项所形成的资产损失,由国家税务总局规定资产损失的具体审批事项后,报省级税务机关负责审批。
4kiu*T (2)、其他资产损失按属地审批的原则,由企业所在地管辖的省级税务机关根据损失金额大小、证据涉及地区等因素,适当划分审批权限。
vjb{h'v (3)、企业捆绑资产所发生的损失,由企业总机构所在地税务机关审批。
D? ($R9t 3、税务受理企业当年的资产损失审批申请的截止日为本年度终了后第45日。企业因特殊原因不能按时申请审批的,经过负责审批的税务机关同意后可适当延期申请。
smggr{- (二)、资产损失确认证据:分为法律效力的外部证据和特定事项的企业内部证据。
o<y7Ut (三)、认定的相关知识点:
{<lV=0] 1、存货报废、毁损和变质损失,其账面价值扣除残值及保险赔偿或责任赔偿后的余额部分,依据下列相关证据认定损失:
lz>hP (1)、单项或批量金额较小(占企业同类存货10%以下、或减少当年应纳税所得、增加亏损10%以下、或10万元以下。下同)的存货,由企业内部有关技术部门出具技术鉴定证明;
;F
Ud.vg{ (2)、单项或批量金额超过上述规定标准的较大存货,应取得专业技术鉴定部门的鉴定报告或者具有法定资质中介机构出具的经济鉴定证明;
Nf1l{N 2、企业的股权(权益)投资当有确凿证据表明已形成资产损失时,应扣除责任人和保险赔款、变价收入或可收回金额后,再确认发生的资产损失。可收回金额一律暂定为账面余额的5%。
;%} 3、企业对外提供与本企业应纳税收入有关的担保,因被担保人不能按期偿还债务而承担连带还款责任,经清查和追索,被担保人无偿还能力,对无法追回的,比照本办法应收账款损失进行处理。
w[iQndu 企业为其他独立纳税人提供的与本企业应纳税收入无关的贷款担保等,因被担保方还不清贷款而由该担保人承担的本息等,不得申报扣除。
<Ip}uy[Y YL]x>7T~4t 知识点二十二、企业重组的定义 企业重组,是指企业在日常经营活动以外发生的法律结构或经济结构重大改变的交易,包括企业法律形式改变、债务重组、股权收购、资产收购、合并、分立等。
7K~=Q Ec fXN;N&I 知识点二十三、企业重组的一般性税务处理方法 (一)、企业由法人转变为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等非法人组织,或将登记注册地转移至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包括港澳台地区),应视同企业进行清算、分配,股东重新投资成立新企业。企业的全部资产以及股东投资的计税基础均应以公允价值为基础确定。
N.]8qzW (二)、企业债务重组,相关交易应按以下规定处理:
YAO0>T<F 1、以非货币资产清偿债务,应当分解为转让相关非货币性资产、按非货币性资产公允价值清偿债务两项业务,确认相关资产的所得或损失。
GZ"O%:d 2、发生债权转股权的,应当分解为债务清偿和股权投资两项业务,确认有关债务清偿所得或损失。
d 9|u
~3 3、债务人应当按照支付的债务清偿额低于债务计税基础的差额,确认债务重组所得;债权人应当按照收到的债务清偿额低于债权计税基础的差额,确认债务重组损失。
]
[Kj^7/ (三)、企业股权收购、资产收购重组交易,相关交易应按以下规定处理:
^t"\PpmK<d 1、被收购方应确认股权、资产转让所得或损失。
;]gph)2cd 2、收购方取得股权或资产的计税基础应以公允价值为基础确定。
/CP1mn6H 3、被收购企业的相关所得税事项原则上保持不变。
J<2N~$ (四)、企业合并,当事各方应按下列规定处理:
@S{,g;8 1、被合并企业及其股东都应按清算进行所得税处理。
y(HR1vQ;Z 2、合并企业应按公允价值确定接受被合并企业各项资产和负债的计税基础。
jm!G@k6TA
3、被合并企业的亏损不得在合并企业结转弥补。
yR&E6o.$z (五)、企业分立,当事各方应按下列规定处理:
=8]'/b 1、被分立企业对分立出去资产应按公允价值确认资产转让所得或损失。
^U52
*6 2、分立企业应按公允价值确认接受资产的计税基础。
: v]< h 3、被分立企业继续存在时,其股东取得的对价应视同被分立企业分配进行处理。
plca` 4、被分立企业不再继续存在时,被分立企业及其股东都应按清算进行所得税处理。
I$YF55uB 5、企业分立相关企业的亏损不得相互结转弥补。
Gh j[nsoC~ J;qH w[6 知识点二十四、企业重组的特殊性税务处理方法 (一)、适用特殊性税务处理的条件企业重组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适用特殊性税务处理规定:
)vw3Y88 1、具有合理的商业目的,且不以减少、免除或者推迟缴纳税款为主要目的。
%!@Dop/< 2、被收购、合并或分立部分的资产或股权比例符合本通知规定的比例。(收购股权不低于75%)
3Cpix,Dc 3、企业重组后的连续12个月内不改变重组资产原来的实质性经营活动。
qVf~\H@ 4、重组交易对价中涉及股权支付金额符合本通知规定比例。(股权支付额不低于交易支付总额的85%)
J4<- C\=4 5、企业重组中取得股权支付的原主要股东,在重组后连续12个月内,不得转让所取得的股权。
1\1o65en (二)、企业重组符合上述特殊性税务处理条件的处理:
*@yYqI<1a 交易中股权支付暂不确认有关资产的转让所得或损失的,其非股权支付仍应在交易当期确认相应的资产转让所得或损失,并调整相应资产的计税基础。
>y1/*)O9~ 非股权支付对应的资产转让所得或损失=(被转让资产的公允价值-被转让资产的计税基础)×(非股权支付金额÷被转让资产的公允价值)
+m"
iJW0 交易各方对其交易中的股权支付部分,可以按以下规定进行特殊性税务处理:
RtSk;U1 1、企业债务重组确认的应纳税所得额占该企业当年应纳税所得额50%以上,可以在5个纳税年度的期间内,均匀计入各年度的应纳税所得额。
yY!jkRq%w 企业发生债权转股权业务,对债务清偿和股权投资两项业务暂不确认有关债务清偿所得或损失,股权投资的计税基础以原债权的计税基础确定。企业的其他相关所得税事项保持不变。
@>BFhH 2、股权收购:
*w!H -*` (1)、被收购企业的股东取得收购企业股权的计税基础,以被收购股权的原有计税基础确定。
P/27+5(| (2)、收购企业取得被收购企业股权的计税基础,以被收购股权的原有计税基础确定。
+
!X^E9ra 3、资产收购:
# H4dmnV (1)、转让企业取得受让企业股权的计税基础,以被转让资产的原有计税基础确定。
,+2ytN* (2)、受让企业取得转让企业资产的计税基础,以被转让资产的原有计税基础确定。
hI"I#(*jA% 4、企业合并:企业股东在该企业合并发生时取得的股权支付金额不低于其交易支付总额的85%,以及同一控制下且不需要支付对价的企业合并,可以选择按以下规定处理:
aFLm, (1)、合并企业接受被合并企业资产和负债的计税基础,以被合并企业的原有计税基础确定。
[;c#L
J/y (2)、被合并企业合并前的相关所得税事项由合并企业承继。
L%!jj7,9- (3)、可由合并企业弥补的被合并企业亏损的限额=被合并企业净资产公允价值×截至合并业务发生当年年末国家发行的最长期限的国债利率。
^CX~>j\( (4)、被合并企业股东取得合并企业股权的计税基础,以其原持有的被合并企业股权的计税基础确定。
)J0'We 5、企业分立:被分立企业所有股东按原持股比例取得分立企业的股权,分立企业和被分立企业均不改变原来的实质经营活动,且被分立企业股东在该企业分立发生时取得的股权支付金额不低于其交易支付总额的85%,可以选择按以下规定处理:
c|
E (1)、分立企业接受被分立企业资产和负债的计税基础,以被分立企业的原有计税基础确定。
K]RkKMT, (2)、被分立企业已分立出去资产相应的所得税事项由分立企业承继。
3o6N&bQ b (3)、被分立企业未超过法定弥补期限的亏损额可按分立资产占全部资产的比例进行分配,由分立企业继续弥补。
=!7yX;| (三)、合并分立后的税收优惠延续问题在企业吸收合并中,合并后的存续企业性质及适用税收优惠的条件未发生改变的,可以继续享受合并前该企业剩余期限的税收优惠,其优惠金额按存续企业合并前一年的应纳税所得额(亏损计为零)计算。
Fd2zvi 在企业存续分立中,分立后的存续企业性质及适用税收优惠的条件未发生改变的,可以继续享受分立前该企业剩余期限的税收优惠,其优惠金额按该企业分立前一年的应纳税所得额(亏损计为零)乘以分立后存续企业资产占分立前该企业全部资产的比例计算。
xD1w#FMlQs %hY+%^k. 知识点二十五、免征与减征优惠 (一)、从事农、林、牧渔业项目的所得
-E.EI@" 1、企业从事下列项目的所得,免征企业所得税:
yHCBf)N7\ (1)、蔬菜、谷物、薯类、油料、豆类、棉花、麻类、糖料、水果、坚果的种植。
zF{5!b (2)、农作物新品种的选育。
{W@Y4Qqq (3)、中药材的种植。
&DgIykqN (4)、林木的培育和种植。
/QTGZb (5)、牲畜、家禽的饲养。
WFtxEIrl3j (6)、林产品的采集。
GeE|&popO (7)、灌溉、农产品的初加工、兽医、农技推广、农机作业和维修等农、林、牧、渔服务业项目。
4%B${zP(.} (8)、远洋捕捞。
%6 Bt%H 2、企业从事下列项目的所得,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
m@O
gT<E]_ (1)、花卉、茶以及其他饮料作物和香料作物的种植。
#\w~(Nm- (2)、海水养殖、内陆养殖。
&}rh+z (二)、从事国家重点扶持的公共基础设施项目投资经营的所得企业从事国家重点扶持的公共基础设施项目投资经营的所得,自项目取得第一笔生产经营收入所属纳税年度起,第一年至第三年免征企业所得税,第四年至第六年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三免三减半)
Z[|(}9v?~ 企业承包经营、承包建设和内部自建自用本条规定的项目,不得享受本条规定的企业所得税优惠。
*K!V$8k=99 (三)、从事符合条件的环境保护、节能节水项目的所得环境保护、节能节水项目的所得,自项目取得第一笔生产经营收入所属纳税年度起,第一年至第三年免征企业所得税,第四年至第六年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三免三减半)
`6UW?1_Z5 (四)、符合条件的技术转让所得(新修订)
0LxA+ 1、一个纳税年度内,居民企业转让技术所有权所得不超过500万元的部分,免征企业所得税;超过500万元的部分,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免营业税)
f ^z7K 2、技术转让的范围,包括居民企业转让专利技术、计算机软件著作权、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权、植物新品种、生物医药新品种,以及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确定的其他技术。
1'M<{h<sP 3、技术转让应签订技术转让合同。其中,境内的技术转让须经省级以上(含省级)科技部门认定登记,跨境的技术转让须经省级以上(含省级)商务部门认定登记,涉及财政经费支持产生技术的转让,需省级以上(含省级)科技部门审批。
RzXxnx)]q 4、居民企业取得禁止出口和限制出口技术转让所得,不享受技术转让减免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
7)~/`w)P 5、居民企业从直接或间接持有股权之和达到100%的关联方取得的技术转让所得,不享受技术转让减免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
UA}k"uM <jfi"SJu 知识点二十六、高新技术企业优惠 (一)国家需要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
x
EGI'lt (二)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新设立高新技术企业过渡性税收优惠。
$$AKz\ JIDE]f 知识点二十七、小型微利企业优惠 小型微利企业减按20%的所得税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小型微利企业的条件如下:
7x`uG
mp1 (一)、工业企业,年度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30万元,从业人数不超过100人,资产总额不超过3000万元。
9;kWuP>k4u (二)、其他企业,年度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30万元,从业人数不超过80人,资产总额不超过1000万元。
zf#V89!]C" pS9CtQqvgy 知识点二十八、加计扣除优惠 1、研究开发费,是指企业为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在按照规定据实扣除的基础上,按照研究开发费用的50%加计扣除;形成无形资产的,按照无形资产成本的150%摊销。
EY':m_7W 2、企业安置残疾人员所支付的工资,是指企业安置残疾人员的,在按照支付给残疾职工工资据实扣除的基础上,按照支付给残疾职工工资的100%加计扣除。
/8lGP!z .BZw7
YV 知识点二十九、创投企业优惠 创业投资企业采取股权投资方式投资于未上市的中小高新技术企业2年以上的,可以按照其投资额的70%在股权持有满2年的当年抵扣该创业投资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当年不足抵扣的,可以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抵扣。
5WY..60K, LDO@$jg 知识点三十、加速折旧优惠 企业的固定资产由于技术进步等原因,确需加速折旧的,可以缩短折旧年限或者采取加速折旧的方法。可以采取缩短折旧年限或者采取加速折旧的方法的固定资产,包括:
DqbN=[!X~n 1、由于技术进步,产品更新换代较快的固定资产;
BT>8
2、常年处于强震动、高腐蚀状态的固定资产。
@r'8<6hVO 采取缩短折旧年限方法的,最低折旧年限不得低于规定折旧年限的60%;采取加速折旧方法的,可以采取双倍余额递减法或者年数总和法。
R/U"]Rc e%#9|/uP 知识点三十一、减计收入优惠 综合利用资源,是指企业以《资源综合利用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规定的资源作为主要原材料,生产国家非限制和禁止并符合国家和行业相关标准的产品取得的收入,减按90%计入收入总额。
_<&IpT{w+ 所称原材料占生产产品材料的比例不得低于《资源综合利用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规定的标准。
(V}D
PA Qr$uFh/y 知识点三十二、税额抵免优惠 1、税额抵免,是指企业购置并实际使用《环境保护专用设备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节能节水专用设备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等规定的环境保护、节能节水、安全生产等专用设备的,该专用设备的投资额的10%可以从企业当年的应纳税额中抵免;当年不足抵免的,可以在以后5个纳税年度结转抵免。
{}[S,L 2、企业购置上述专用设备在5年内转让、出租的,应当停止享受企业所得税优惠,并补缴已经抵免的企业所得税税款。
19h8p>Sx0 3、企业同时从事适用不同企业所得税待遇的项目的,其优惠项目应当单独计算所得,并合理分摊企业的期间费用;没有单独计算的,不得享受企业所得税优惠。
zAS&L%^ tV 【新增】自2009年1月1日起,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购进固定资产发生的进项税额可从其销项税额中抵扣。如增值税进项税额允许抵扣,其专用设备投资额不再包括增值税进项税额;如增值税进项税额不允许抵扣,其专用设备投资额应为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价税合计金额。企业购买专用设备取得普通发票的,其专用设备投资额为普通发票上注明的金额。
WnU"&XZ (:-=XR9
A` 知识点三十四、非居民企业优惠 非居民企业减按10%的所得税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
pJ 1GB 该类非居民企业取得下列所得免征企业所得税:
TAIcp*)ZM 1、外国政府向中国政府提供贷款取得利息所得。
]Ocf %( 2、国际金融组织向中国政府和居民企业提供优惠贷款取得的利息所得。
D:M0_4S 3、经国务院批准的其他所得。
i e%ZX j?#S M!f 知识点三十五、其他有关行业的优惠 (一)、关于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
&$|k<{j[<f 1、软件生产企业实行增值税即征即退政策所退还的税款,由企业用于研究开发软件产品和扩大再生产,不作为企业所得税应税收入,不予征收企业所得税。
=D<46T=(RB 2、我国境内新办软件生产企业经认定后,自获利年度起,第一年和第二年免征企业所得税,第三年至第五年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2免3减半)
Ay/ "2pDZ 3、国家规划布局内的重点软件生产企业,如当年未享受免税优惠的,减按10%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
e%o6s+" 4、软件生产企业的职工
培训费用,可按实际发生额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r)q6^|~47 5、企事业单位购进软件,凡符合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确认条件的,可以按照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进行核算,经主管税务机关核准,其折旧或摊销年限可以适当缩短,最短可为2年。
aV,>y"S 6、集成电路生产企业的生产性设备,经主管税务机关核准,其折旧年限可以适当缩短,最短可为3年。
Jx(%t<2 7、投资额超过80亿元人民币或集成电路线宽小于0.25微米的集成电路生产企业,可以减按15%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其中,经营期在15年以上的,从开始获利的年度起,第一年至第五年免征企业所得税,第六年至第十年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5免5减半)
oe# :EfT 8、对生产线宽小于0.8微米(含)集成电路产品的生产企业,经认定后,自获利年度起,第一年和第二年免征企业所得税,第三年至第五年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2免3减半)
Fn yA;,* 9、自2008年1月1日起至
2010年底,对集成电路生产企业、封装企业的投资者,以其取得的缴纳企业所得税后的利润,直接投资于本企业增加注册资本,或作为资本投资开办其他集成电路生产企业、封装企业,经营期不少于5年的,按40%的比例退还其再投资部分已缴纳的企业所得税税款。再投资不满5年撤出该项投资的,追缴已退的企业所得税税款。
=&< s*-l[ 自2008年1月1日起至2010年底,对国内外经济组织作为投资者,以其在境内取得的缴纳企业所得税后的利润,作为资本投资于西部地区开办集成电路生产企业、封装企业或软件产品生产企业,经营期不少于5年的,按80%的比例退还其再投资部分已缴纳的企业所得税税款。再投资不满5年撤出该项投资的,追缴已退的企业所得税税款。
i` n,{{x&4 (二)、关于鼓励证券投资基金发展的优惠政策(略)
;VNwx(1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