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中国注册会计师鉴证业务基本准则 VoU8I ~ 一、鉴证业务的定义、要素和目标
LgqQr6y" (一)鉴证业务的定义 r/Y J, 2! 鉴证业务是指注册会计师对鉴证对象信息提出结论,以增强除责任方之外的预期使用者对鉴证对象信息信任程度的业务。
akj<*, eV9U+]C` (二)业务要素 9/ <3mF@E 鉴证业务要素,是指鉴证业务的三方关系、鉴证对象、标准、证据和鉴证报告。
['d9sEv . 1.三方关系。三方关系分别是注册会计师、责任方和预期使用者。注册会计师对由责任方负责的鉴证对象或鉴证对象信息提出结论,以增强除责任方之外的预期使用者对鉴证对象信息的信任程度。
g`XngRb|j 2.鉴证对象。鉴证对象具有多种不同的表现形式,如财务或非财务的业绩或状况、物理特征、系统与过程、行为等。不同的鉴证对象具有不同特征。
m'o dVZ7 3.标准。标准即用来对鉴证对象进行评价或计量的基准,当涉及列报时,还包括列报的基准。
Jj4HJ9 4.证据。获取充分、适当的证据是注册会计师提出鉴证结论的基础。
+7_qg
i7: 5.鉴证报告。注册会计师应当针对鉴证对象信息(或鉴证对象)在所有重大方面是否符合适当的标准,以书面报告的形式发表能够提供一定保证程度的结论。
VY?9|};f (三)基于责任方认定的业务和直接报告业务 z0z@LA4k6@ 1.在基于责任方认定的业务中,责任方对鉴证对象进行评价或计量,鉴证对象信息以责任方认定的形式为预期使用者获取。
x~5uc$ 注意:
&7L7|{18 第一,责任方应对鉴证对象进行评价和计量,生成鉴证对象信息;
*dl hRa 第二,预期使用者可以获取鉴证对象信息。
>jm(2P(R
2.在直接报告业务中,注册会计师直接对鉴证对象进行评价或计量,或者从责任方获取对鉴证对象评价或计量的认定,而该认定无法为预期使用者获取,预期使用者只能通过阅读鉴证报告获取鉴证对象信息。
w#A)B<Y/" 注意:二者的判别。
AO#9XDEM 基于责任方认定的业务和直接报告业务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Afz`Se1@ (1)预期使用者获取鉴证对象信息的方式不同。
[Vd$FDki (2)注册会计师提出结论的对象不同。
{,>G 1>Yv (3)责任方的责任不同。
9vI~vl l (4)鉴证报告的内容和格式不同。
a<cwrDZ (四)鉴证业务的目标 o! a,r3 <b 5DX 鉴证业务的保证程度分为合理保证和有限保证。合理保证的保证水平要高于有限保证的保证水平。
S
'a- E![ 合理保证的鉴证业务的目标是注册会计师将鉴证业务风险降至该业务环境下可接受的低水平,以此作为以积极方式提出结论的基础。
ohx[_}xN 有限保证的鉴证业务的目标是注册会计师将鉴证业务风险降至该业务环境下可接受的水平,以此作为以消极方式提出结论的基础。
6= iHw24 TW|K.t@5#H 二、业务承接 Vk2$b{VdF 注册会计师和会计师事务所应当在初步了解业务环境后,只有认为符合独立性和专业胜任能力等相关职业道德规范的要求,并且拟承接的业务具备鉴证业务所有特征时,注册会计师才能将其作为鉴证业务予以承接。
<,i4Ua (一)业务承接的条件 55S s%$k@ 第一,获取管理层诚信。
X/5m}-6d] 第二,符合独立性和专业胜任能力等相关职业道德规范的要求。
ejN/U{)jK' 注意:与质量控制准则相关内容的联系。
oC0ndp~+& 第三,具备鉴证业务所有特征。
Uh}PB3WZ 注意:当拟承接的业务不具备上述鉴证业务的所有特征,不能将其作为鉴证业务予以承接时,注册会计师可以提请委托人将其作为非鉴证业务。
.-gJS-.c (二)已承接鉴证业务的变更 %a%xUce&-X 对已承接的鉴证业务,如果没有合理理由,注册会计师不应将该项业务变更为非鉴证业务,或将合理保证的鉴证业务变更为有限保证的鉴证业务。
at uqo3 变更原因:
w~lH2U'k} 1.业务环境变化影响到预期使用者的需求;
Jf YgZ\# 2.预期使用者对该项业务的性质存在误解;
"Q?+T:D8| 3.业务范围存在限制。
`fv5U% 注意:如果注册会计师不同意变更业务,委托人又不同意继续执行原鉴证业务,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解除业务约定。
S?~0)EXj( 如果发生变更,注册会计师不应忽视变更前获取的证据。
!fOPYgAGKn 三、鉴证业务三方关系 G m~ ./- 1.三方关系人包括注册会计师、责任方和预期使用者。
GZ%vFje_
K 2.三方之间的关系是,注册会计师对由责任方负责的鉴证对象或鉴证对象信息提出结论,以增强除责任方之外的预期使用者对鉴证对象信息的信任程度。
4
cjfn'x 注意:责任方不可以是唯一的预期使用者。在可行的情况下,鉴证报告的收件人应当明确为所有的预期使用者。
,H=k5WA4m 3.委托人通常是预期使用者之一,委托人也可能由责任方担任。
c_8&4 如果某项业务不存在除责任方之外的其他预期使用者,那么该业务不构成一项鉴证业务。
}b_Ob 四、鉴证对象 I8xdE(o8+ 在鉴证业务中,鉴证对象与鉴证对象信息具有多种形式。
ug3\K83aj/ 注意:
@G5T8qwN 第一,如果鉴证对象的特征表现为定量的、客观的、历史的或时点的,评价和计量的准确性相对较高,注册会计师获取证据的说服力相对较强,相应地,对鉴证对象信息提供的保证程度也较高。
VAPeMO
ck 第二,不适当的鉴证对象可能会误导预期使用者,应当视其重大与广泛程度,出具保留结论或否定结论的报告。
\xYVnjG, 不适当的鉴证对象还可能造成工作范围受到限制,应当视工作范围受到限制的重大与广泛程度,出具保留结论或无法提出结论的报告。
EPm~@8@"j? 在适当的情况下,注册会计师可以考虑解除业务约定。
UU=]lWib 五、标准 Al>d
21U (一)标准的定义 @16GF!. 标准是指用于评价或计量鉴证对象的基准,当涉及列报时,还包括列报的基准(列报包括披露)。
w~Tg?RH: 注意:对同一鉴证对象进行评价或计量并不一定要选择同一个标准。
tv#oEM9esl 标准可以是正式的规定,也可以是某些非正式的规定。
t G_4>-Y#w (二)标准的特征 ~\":o:qyc 适当的标准应当具备下列所有特征:相关性、完整性、可靠性、中立性、可理解性。
B[b>T= 注意:注册会计师基于自身的预期、判断和个人经验对鉴证对象进行的评价和计量,不构成适当的标准。
-Vn#Ab_C (三)标准的评价 lM-9 J?j 对于公开发布的标准,注册会计师通常不需要对标准的“适当性”进行评价,而只需评价该标准对具体业务的“适用性”。
:So<N}& 对于专门制定的标准,注册会计师首先要对这些标准本身的“适当性”加以评价。
t. P@Ba^ =2\2Sp 六、证据 c^}y9% 4c (一)总体要求 E&U_1D9=L< 注册会计师应当以职业怀疑态度来计划和执行鉴证业务,获取有关鉴证对象信息是否不存在重大错报的充分、适当的证据。
yl[I
'fX66 注意:职业怀疑态度(在职业道德中已强调)。
0jTReY-W qb>ULP0 (二)证据的充分性和适当性 ,#Z%0NLe 1.证据的充分性(数量的衡量)——与样本量相关,主要受重大错报风险和证据质量的影响。
a
ODh5 2.证据的适当性(质量的衡量)——相关性和可靠性。
+x]/W|5 注意:
g~hMOI?KK^ 第一,如果证据质量存在缺陷,仅靠提高证据数量可能无法弥补该缺陷;
AtQ.H-8r 第二,获取证据时可以考虑成本效益原则。
X^\D"fmE. (三)重要性 #&Hi0..y 1.含义:所谓重要性,是指鉴证对象信息中存在错报的严重程度。如果一项错报单独或连同其他错报可能影响预期使用者依据鉴证对象信息做出的经济决策,则该项错报是重大的。
]?^V xB7L 注意:重要性包括数量和性质两方面的因素。
<)7aNW. 2.运用:在确定证据收集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评估鉴证对象信息是否不存在错报时,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重要性。
/,\V}`Lx" 3.重要性与鉴证业务风险之间存在反向关系。重要性水平越高,鉴证业务风险越低;重要性水平越低,鉴证业务风险越高。
jTa\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