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1503阅读
  • 0回复

[会计]2007年CPA考试《会计》权威预测试题(3)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lilihuang
 
发帖
926
学分
1780
经验
0
精华
6500
金币
0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0楼 发表于: 2009-01-18
— 本帖被 阿文哥 从 学会计 移动到本区(2012-07-05) —
四、综合题(本题型共2题,其中,第1题24分,第2题18分。本题型共42分。需要计算的,应列出计算过程;会计科目有明细科目的,应予列示。答案中的金额单位以万元表示。在答题卷上解答,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pYLY;qkG"  
P1 7>6)a  
  (一)春霖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春霖公司”)是一家上市公司,主要从事电子设备的生产与销售。所得税采用债务法核算,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33%。每年按净利润的15%提取盈余公积,其中法定盈余公积为净利润的10%,法定公益金为净利润的5%。春霖公司2006年度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为2007年4月20日,2006年度所得税汇算清缴工作于2007年2月25日结束。 <ELziE~>V  
H5AK n*'7  
  为拓展业务规模,于2005年初以控股合并的方式兼并了K公司,共持有K公司80%的股份。该公司主要从事电子元件的生产。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33%。每年按净利润的15%提取盈余公积,其中法定盈余公积为净利润的10%,法定公益金为净利润的5%。K公司2006年度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为2007年4月15日,2006年度所得税汇算清缴工作于2007年2月15日结束。 a9D gy_!Y  
FE8+E\ U?  
  1.春霖公司和K公司于2006年末编制利润表见题目要求4。 ?jNF6z*M6  
Jw:Fj {D  
  2.春霖公司2006年~2007年发生如下经济业务: pAJ=f}",]E  
OH$ F >wO  
  (1)春霖公司在2006年10月与M公司签定了一项当年11月底前履行的供销合同,由于春霖公司未能按合同供货致使M公司发生重大经济损失。M公司于2006年12月20日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公司赔偿经济损失38万元。此项诉讼至2006年12月31日未判决,春霖公司根据律师的意见,确认了20万元的预计负债,并于2006年末对此项诉讼进行了披露。2007年3月18日,法院一审判决,春霖公司需赔付M公司经济损失22万元,春霖公司不再上诉,并如数支付了赔款。 7y>Tn`V8G  
VO. -.  
  (2)春霖公司于2005年11月5日赊销商品给N公司,不含税价为200万元,增值税率为17%,消费税率为5%,商品的成本为170万元,款项一直未收,至2006年末为止已提坏账准备20万元,其中2005年提取了8万元。因质量问题,N公司要求退货,春霖公司认为商品已经使用了一年多,退货是有违合同的。双方对此一直未能达成一致意见,直到2007年2月1日本着长期合作的考虑,春霖公司同意退一半,N公司未提出异议,并于当日完成了退货手续的办理,剩余一半商品的价税款也于当日结清。 r~Y>+ln.  
[^?13xMb  
  (3)2006年末库存商品的账面成本为8000万元,春霖公司测算的可变现净值为7800万元,因已提跌价准备为600万元,故春霖公司在2006年末反冲了跌价准备400万元。2007年2月13日注册会计师核定该库存商品的可变现净值为7100万元,并提醒春霖公司作出调整。 :SQDqG   
E6'8Zb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700 4NpHX+=P  
B#HnPUUK  
  贷:存货跌价准备    700 wUru1_zjO  
}yx=(+jP  
  借:递延税款231(=700×33%) lS n5=^]q  
tk`: CT *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231 o5N]((9  
\3t,|%v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469 tSEA999  
vQ:x% =]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469 eZ!yPdgy|  
U9<_6Bsd  
  借:盈余公积70.35(=469×15%) b(q$j/~ zb  
Hi]vHG(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70.35 U/.w;DI   
,pDp>-vI%  
  (4)2005年11月1日春霖公司为生意伙伴旭飞公司提供信贷担保,帮助旭飞公司获取了100万元的8个月的短期借款。因经营失败,旭飞公司于2006年末产生严重的财务危机,无法按时偿付借款,银行将春霖公司作为担保人告上法庭,要求承担连带偿债责任,索赔额为90万元。春霖公司预计很可能承担连带偿债责任,最有可能的支付额为80万元。同时春霖公司将旭飞公司告上法庭,要求旭飞公司补偿担保赔款,预计很可能胜诉,可能获取的补偿额为60万元~70万元之间。 /J1S@-  
_, \y2&KT  
  2007年2月19日,经法院裁定,由春霖公司支付86万元的赔款,春霖公司并未提出异议,于当日支付了该款项。2007年3月31日,法定裁定,由旭飞公司补偿春霖公司20万元,因旭飞公司已濒临破产,春霖公司对此补偿额未提出异议,此款项于4月2日正式交付完毕。税法规定担保产生的损益不纳入应税所得。 ?*CRa$_I|  
<WM -@J(1  
  3.注册会计师在审计K公司的2006年报告时发现如下经济业务: D-Bv(/Pz]$  
McT\ R{/  
  (1)2006年4月1日K公司以售后回购方式销售一批商品给H公司,售价为300万元,成本为240万元,增值税率为17%,消费税率为10%。10月1日K公司以330万元的价格回购,对此K公司作了如下会计处理: Rz`@N`U  
gXq!a|eH  
  ①4月1日销售商品时: v$t {o{3  
b%3Q$wIJ6  
  借:银行存款351 ^D9 /  
Z -pyFK\  
  贷:主营业务收入300 ge^!F>whr  
gb]h OB7g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51 *mf}bTiS  
lP}od  
  ②认定负担的消费税 fkW 3~b  
ZvUp#8x(3  
  借: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30 NOF?LV  
L&:M8xiA~$  
  贷:应交税金――应交消费税30 x HY+q ;  
nped  
  ③结转成本时: !IO&&\5  
:_MP' 0QP  
  借:主营业务成本240 '/Cg*o/  
` !zQ  
  贷:库存商品   240 L5R `w&Up  
:0B |<~lX  
  ④10月1日回购该商品时: 53bM+  
/r>IV`n{  
  借:库存商品330 kX igX-  
H9sZR>(^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56.1 5_v5  
`f%&<,i  
  贷:银行存款386.1 ]9fS@SHdx  
Pg7>ce  
  (2)K公司于2005年6月30日研发成功一项专利,入账成本为1000万元,其中包括注册费3万元、律师费5万元、研究费302万元及开发费用690万元。并于当月按10年期进行摊销,税法认可此无形资产的分摊标准但不认可无形资产入账成本中的研究开发费用构成,税法认为应将无形资产的研究开发费用全部列入当期费用。 !)NYW4 "  
l<$rqz3D  
  4.2006年春霖公司与K公司发生如下经济业务: DD2a du^  
SrSG{/{  
  (1)2006年10月1日K公司赊销一批电子元件给春霖公司,公允售价为300万元,增值税率为17%,毛利率为30%,春霖公司当年售出了其中的60%,留存电子元件的可变现净值为200万元。K公司一直未收回该笔款项,于年末提取了5%的坏账准备; +:}kZDl@ X  
:]EP@.(  
  (2)2006年2月1日春霖公司将一台已经使用过的设备卖给了K公司,出售当时该设备的原价为300万元,已提折旧180万元,无相关税费。K公司购入后当作固定资产使用,折旧期为10年,折旧费用列支于“营业费用”,K公司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假定设备无残值。 GNs#oM  
'-`O. 4u  
  要求: I9;xzES  
}|AX_=a  
  1. 根据资料2,作出春霖公司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中调整事项的账务处理; n.@#rBKZ  
OO-_?8I}  
  2. 根据资料3,修正K公司会计处理的错误及春霖公司的相应会计处理; YFG-U-t3  
bi+9R-=&  
  3. 根据资料4,编制合并报表的抵销分录; Cm^Yl p  
w(/7Jt$  
  根据上述会计处理,完成如下春霖公司、K公司的利润表修正,进项完成合并利润表的编制。 xne]Q(B>  
S3ErH,XB.  
aXC!t  
YmOldR9v(  
  (二)T公司是一家上市公司,主要从事中成药的生产业务,适用的增值税率为17%,消费税率为5%,所得税率为33%,采用债务法核算所得税。每年根据净利润提取10%的法定盈余公积、5%的法定公益金。 ` q^(SM  
 64SW  
  2007年初执行财政部最新颁布的会计准则(已知条件中所涉新准则之规定仅局限于此题范围),涉及到的会计政策变更有以下内容: ^#2xQ5h  
-jFP7tEv  
  1.根据资产减值准备准则,固定资产的价值一旦发生贬值不得恢复,对于已经作了恢复处理的固定资产应进行追溯调整。 1bd$XnU  
kPWBDpzN  
  此项政策涉及到了T公司一台销售部门的设备。该设备购自于2002年12月1日,原价1006万元,折旧期为5年,净残值为6万元,一直采用直线法提取折旧,此折旧政策与税法一致。2003年末该固定资产的可收回价值为406万元,净残值不动。2003年末提取了400万元的减值准备,根据修正后的固定资产账面价值406万元及净残值6万元,2004年、2005年分别提取了100万元的折旧费用,2005年末可收回价值为306万元,净残值依然不变。T公司作了如下会计处理: V)=Z6ti  
l@xWQj9  
  借: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300 #kj~G]QA  
B4@fY  
  贷:累计折旧     200 \]t]#D>0  
l/[pEUYU  
  营业外支出    100 b)d^ `J  
lbd(j{h>4  
  根据修正后的固定资产账面价值306万元及净残值6万元于2006年提取了150万元的折旧费用。 ]}.0el{  
{ yTpRQN~  
转上海财经大学高顿职业培训网:www.goldeneducation.cn
评价一下你浏览此帖子的感受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温馨提示:欢迎交流讨论,请勿纯表情!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