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分 合并报表的基本理论及抵销分录编制技巧 { "E\Jcjl\
"*H`HRi4T
一、内部权益性投资及其收益的抵销 Vq2$'lY
D3A/l
(一)内部权益性投资的抵销 rN{ c7/|
kNL\m[W8$
1、 抵销分录 fn!KQ
`,#
借:实收资本 QdC<Sk!G
资本公积 (子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 %0
7SFu#
盈余公积 {BHO
/q3
未分配利润 9g?(BI^z
合并价差 (借或贷、差额) ]:\dPw`A
贷:长期股权投资 ?' je)F
少数股东权益 (子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少数股权%) b u"!jHPB
:j`s
r
2、 合并价差 lNBL4yM
Y4(
(1)产生原因:由于母公司在证券市场上通过第三者取得子公司股份,支付给第三者的价款高于或低于发行该股份的发行价。 ;UP $yM;
snikn&
(2)合并价差的计算 7[wieYj{
合并价差=母公司内部权益性投资-被投资子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母公司在子公司的投资比例=股权投资差额。 .>nRzgo
3yXY.>'
(3)报表列示:合并价差属于“长期股权投资”项目的调整项目,在合并报表中应单独列示于“长期股权投资”项下。 ei{eTp4HpV
o8vug$=Z
3、 少数股东权益 e0 T\tc
r"R#@V\'1b
(1)含义:反映除母公司以外的其他投资者在子公司中的权益,表示其他投资者在子公司所有者权益中所拥有的份额。 jNy.Y8E&
rXU\
(2)少数股东权益的计算 Qw)c$93
少数股东权益=子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1-母公司在子公司投资比例) j8`BdKg
5 u0HI
(3)报表列示:在“负债”类项目与“所有者权益”类之间单列一类反映。 E+JqWR5
H7j0K ~U0
【例1】母公司拥有子公司80%的股份,年末母公司“长期股权投资—对子公司投资”帐面值为28000元,子公司所有者权益项目如下:实收资本 26000元、资本公积4000元、盈余公积2000元、未分配利润1000元。 I!?}jo3
2 Vrw
借:实收资本 26000 *WT`o>
资本公积 4000 >dG[G>
盈余公积 2000 e 3TI|e_
未分配利润 1000 8&aq/4:q0
合并价差 1600 E@3aI
Axh
贷:长期股权投资 28000 O0y_Lm\
少数股东权益 6600 + ?!(G}5
O1mKe%'|
ia 73?*mXT
(二)内部权益性投资收益的抵销 ?K\axf>F
Y
UIi;
1、抵销原理 DDH:)=;z
#lW`{i
(1)子公司本期净利润已包括在母公司的投资收益和少数股东本期收益,合并报表实质上是将子公司的本期净利润还原为收入、成本费用处理,那么必须将对母公司的投资收益予以抵销。 "FKOaQ%IH
I.k
*GW
(2)因为采用权益法核算,子公司的期初未分配利润已包括在母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及期初未分配利润(或其他所有者权益)帐上,应予抵销。 E\,-XH
:4%k9BGAj"
(3)由于合并利润分配表是在整个企业集团的角度,反映对母公司股东的利润分配情况,而子公司的利润在母公司的投资收益及利润分配中已有所反映,因此子公司的利润分配各项目数额必须予以抵销。 Ez=Olbk
k)Qtfj}uij
2、抵销分录及公式 *`RkTcG
∵子公司本期净利润+子公司年初未分配利润=子公司本期已分配利润+子公司年末未分配利润
Y.r+wc]
∴抵销分录: zI<<Q2
借:投资收益 (子公司本年净利润×母公司投资%) e@OX_t_
少数股东损益 (子公司本年净利润×(1-母%)) f`=-US
年初未分配利润 (子公司年初未分配利润) u-5{U
-^_
贷:提取盈余公积 (子公司提取盈余公积数) b%/ 1$>_
应付利润 (子公司应付利润数) {,~3.5u
未分配利润 (子公司尚未分配利润数) J6aef^>
3kMf!VL
说明: 3jC_AO%T
.h4 \Y A
(1)期初未分配利润、提取盈余公积、应付利润、未分配利润在子公司的利润分配表中找。 ^M>P:~
5N&?
KA-
(2)“投资收益”有二个来源 <HVt
V9R
A、在子公司“投资收益-对××子公司”项目中找。 <yFu*(Q
nQ,H
MXj
B、计算得出。 p"ZG%Ow5Q]
$'h
Ez/
4、 盈余公积的调整 OH(waKq2I
-pXSSa;O9
(1)原理 ?m?::R H
A、通过上述抵销分录,已将子公司本期计提的盈余公积全部冲销,但依据我国《公司法》有关规定,盈余公积由单个公司按本期实现的税后利润计提。 [mGLcg6Fw
nK%LRcAs
B、通过调整提取盈余公积的抵销分录后,合并资产负债表上的“盈余公积”项目反映母公司盈余公积帐面值和其在子公司提取盈余公积中所占的份额。 p2$P:!Y)
同时合并利润分配表中,“提取盈余公积”项目反映了母公司盈余公积帐面值和其在子公司提取盈余公积中所占的份额。 8q}q{8
vTzlwK\#1
C、调整分录相当于将母公司一部分未分配利润转作盈余公积,而不是将子公司未分配利润转作盈余公积,因为子公司的未分配利润已全部被抵销了。 X*@dj_,
xx%j.zDI]
(2)调整分录 SJ>vwmA4
A、调整当期盈余公积 ^qD$z=z-
借:提取盈余公积 w
T8DSq
贷:盈余公积 (子公司当年提取盈余公积数×母%) @7j AL -
-:y,N
9^
B、调整以前年度盈余公积 <;Zmjeb+#
借:年初未分配利润 OA"q[s
贷:盈余公积 (到上年止子公司累计提取盈余公积数×母%) czRFMYE
76h ,]xi
(S\[Y9
(三)内部权益性投资和投资收益的抵销的综合举例 wyO4Y
@8r pD"x
【例2】×1年母公司“长期股权投资-对A子公司投资“期初帐面值为45000元,占A公司80%的股份,A公司期初帐面值如下:实收资本35000元、资本公积15000元,当年A公司实现净利润10000元,提取盈余公积1000元,应付股东利润2000元。 "]b<uV
k5.Lna
×2年A公司实现净利润10000元,提取盈余公积1000元,应付股东利润2000元。 <+vw@M
8i#2d1O
×1年: )"aV* "
① 内部权益性投资的抵销 .MoU1n{Yc
借:实收资本 35000 |_aa&v~
资本公积 15000 0*D$R`$
盈余公积 1000 D (?DW}Rqs
未分配利润 7000 '=8d?aeF
合并价差 5000 nwRc%C``UK
贷:长期股权投资 51400 qm8B8&-
少数股东权益 11600 DKJmTH]rUg
ieCEo|b
说明: O so#+
A、“长期股权投资”期末数=45000+(10000×80%)-(2000×80%)=51400元。 !/i{l
!0L Wa"
B、“盈余公积”期末数=1000元。 (子公司) pm0{R[:T7
JL
}_72gs
C、“未分配利润”期末数=10000-1000-2000=7000元。 P'[3Fqe
;dZZ;#k%
D、少数股东权益=(35000+15000)×(1-80%)+(10000×20%)-(2000×20%)=11600元。 Hp!-248 S
EGU
0)<
E、合并价差=(51400+11600)-(35000+15000+1000+7000)=5000元。内部权益性投资的抵销 8ek@: Mw
_
y8Wn}19f
② 内部权益性投资收益的抵销 Tc`=f'pP)4
借:投资收益 8000 3/e.38m|
少数股东损益 2000 nIy}#MUd|q
贷:提取盈余公积 1000 k(7&N0V%zz
应付利润 2000 ca*DZG/
未分配利润 7000 PB`Y
g
:L@?2),
③ 调整提取盈余公积 q" sed]
借:提取盈余公积 800 =O_4|7Zl
贷:盈余公积 800 D_^
nI:
gANuBWh8T
注意:子公司提取盈余公积数×母公司投资比例。 }DfshZ0QM
[KaAXv
.X
×2年 Yz"#^j}Kg
① 内部权益性投资的抵销
j8{i#;s!"
借:实收资本 35000 =I;ZMJR
资本公积 15000 Pz |>
"'
盈余公积 2000 s6v;
未分配利润 14000 cyv`B3}
合并价差 5000 ^"1n4im
贷:长期股权投资 57800 YPK(be_|I
少数股东权益 13200 6x[}g
j94=hJVKi
说明: 2E/"hQw
A、“长期股权投资”期末数=51400+(10000×80%)-(2000×80%)=57800元。 ]kRfB:4ED
B、“盈余公积”期末数=1000+1000=2000元。(子公司) {9;CNsd
C、“未分配利润”期末数=7000+(10000-2000-2000)=14000元。 g:D>.lKd
D、少数股东权益= 11600+10000×(1-80%)-(2000×20%)=13200元。 Yi+wC}
E、合并价差=(57800+13200)-(35000+15000+2000+14000)=5000元。 xU>WEm2
,nLy4T&"
② 内部权益性投资收益的抵销 0gy/:T
借:年初未分配利润 7000 m^f0V2M_
投资收益 8000 lVR~Bh
少数股东损益 2000 9_r
YBX
贷:提取盈余公积 1000 O%zU-_|*
应付利润 2000 `maKN \;
未分配利润 14000 fg!__Rdi
m=A(NKZ
m}aB?+i
③ 调整提取盈余公积 kmsb hYM)
借:提取盈余公积 800 Z/;(fL
贷:盈余公积 800 H*&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