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多项选择题 7>
)l{7
TG?fUD V
1.经济法是调整国家在( )社会经济活动中发生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leR"j
A.协调 }-dF+m:
B.参与 }^Z< dbt
C.组织 ah>Dqb*
D.管理 D"'#one
[答案]B、C、D
A>5S]
[解析]本题考核点为经济法的概念。经济法是调整国家在参与、组织和管理社会经济活动中发生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1&} G+y
f!(cD80
2.经济法的体系大致分为几个大部分,其中包括:( )。 0$!.c~
A.经济组织法 aC4m{F[
B.经济管理法 q4 $sc_0i
C.经济活动法 I'P!,Y/>
D.经济诉讼与仲裁 $sM]BE:
[答案]A、B、C h%u
?lW
[解析]本题考察经济法的体系。按照经济关系以及经济法调整的基本内容,将经济法的体系大致分为三大部分:经济组织法、经济管理法和经济活动法,而经济诉讼与仲裁作为完整的程序法律制度,不宜放入经济法部门之中。 0oQ/J:
,d5ia4\K
3.享有经济职权的经济法主体是( )。 )|Jr|8
A.国家机关 B.事业单位 ,~iFEaV+
C.经济组织 D.自然人 g*^wF?t'T
[答案]A、B、C、D f&f[La
[解析]本题考察经济法律关系主体的范围。包括:经济管理主体。主要为国务院及其承担经济管理职能的部、委、局、会、行和地方政府及其相应机构;经济活动的主体,这类主体主要包括:(1)各类企业、(2)事业单位、(3)社会团体、(4)农村承包经营户、个体工商户、(5)公民个人。 c'SM>7L
$*g{[&L|6
4.经济法律关系的内容包括( )。 RR8U
Cv
A.经济权利 B.经济义务 W%w82@'
C.经济管理关系 D.经济协作关系 N#mK7|\c?:
[答案]A、B WI%zr2T
[解析]本题考察经济法律关系的内容,是指经济法律关系主体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 D=<t;+|
i;gw=Be
5.经济法律关系的客体包括( )。 XPrY`,kN
A.经济行为 B.企业法人 EccFx7h
C.有价证券 D.营利性经济组织 ?! !;XW
[答案]A、C
MV7}
[解析]本题考察经济法律关系的客体。经济法律关系的客体包括(1)物质性财产;(2)非物质性财产;(3)经济行为。 (Jm(}X]sh[
zC[i <'h!T
6.代理是由代理人实施的法律行为,正常情况下代理具有以下特征:( ) @
$9m>6V
A.代理人以被代理人的名义实施法律行为 [
@jp9D
H
B.代理人直接向第三人进行意思表示 U. NeK{
C.代理人在代理权限内独立地为意思表示 aIY$5^x
D.代理行为的法律后果由代理人与被代理人共同承担 `;R|V
[答案]A、B、C TZ)(ZKX*R
[解析]本题考核点为代理的特征。代理行为的法律效果直接归属于被代理人。尽管代理行为是在代理人与第三人之间进行的,但却在被代理人与第三人之间设立、变更或终止了某种权利义务关系,因此,其法律后果当然也应由被代理人承担。 jD$;q7fB
V>DXV-%&C
7.普通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两年,自当事人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时起开始计算。下列( )不适用普通诉讼时效期间。 PsacXZNs\N
A.身体受到伤害要求赔偿的 uH
TKo(NG
B.延付或拒付租金的 -(`K7T>D.
C.国际货物买卖合同争议 }Z<D^Z~w
D.技术合同争议 (8+.#1!*
[答案]A、B、C、D 'cWlY3%t
[解析]本题考核点为特别诉讼时效期间。指只适用于特定情况的诉讼时效期间。例如:身体受到伤害要求赔偿的、出售质量不合格的商品未声明的、延付或拒付租金的、寄存财物被丢失或损毁的,诉讼时效期间为1年。再如: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和技术进出口合同争议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的。 PpI+@:p[
&:IfhS
8.2000年4月1日A企业与B银行签订一份借款合同,期限1年。如A企业在2001年4月1日借款期限届满时不能履行偿还借款,则以下可引起诉讼时效中断的事由包括( )。 aU,0gvI(}
A.2001年6月1日B银行对A企业提起诉讼 _gis+f/8h
B.2001年5月10日B银行向A企业提出偿还借款的要求 +F#=`+V
C.2001年5月16日A企业同意偿还借款 sqgD?:@J
D.2001年6月5日发生强烈地震 7/$nA<
qM
[答案]A、B、C PTfN+
[解析]本题考核点为诉讼时效的中断。根据《民法通则》第一百四十条的规定,引起诉讼时效中断的事由有:权利人提起诉讼;当事人一方向义务人提出请求履行义务的要求;当事人一方同意履行义务。待时效中断的法定事由消除后,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