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者在关注中国外部问题的时候,也请注意下国内经济结构失衡的形势,这一对北京决策能产生重要影响的因素最近看来并不美妙。 JN<IMH
最新发布的官方数据显示,中国贸易顺差今年7月急剧扩大至315亿美元,达到2009年1月以来的最高月度水平。7月出口意外强劲,较去年同期大增了20.4%,进口增22.9%,低于预期。外部需求意外坚挺让北京喘了口气。这说明虽然中国制造业略显疲态,但中国经济并没“硬着陆”。但是,历史上美国季度GDP(国内生产总值)增长要比中国出口增长超前约两个季度。所以,美国增长放缓的痛苦可能会在今年年底前和2012年初造访中国出口商。而且,贸易顺差上涨还说明中国国内需求比外部需求增长相对疲软。这是北京有力的紧缩政策的代价。换言之,如果美国和欧洲的需求减弱,北京将无法依靠内部消费来弥补缺口。 0OPpA Ll
很多人在分析全球经济可能将再次陷入低迷之际,中国能否再次扮演拯救者。上一次,在雷曼兄弟倒闭后,中国推出了人民币4万亿元的大规模支出计划,不仅保持了中国经济增长,而且性命攸关之时帮助稳定了全球经济。而这一次,中国自身的难处太多了。北京正在尝试偿还上次大规模救助计划所付出的代价:国内通货膨胀、房地产市场泡沫和地方政府债务。这些都让北京更担心自身经济失衡,从而不可能马上推出新一轮大规模财政刺激政策。因为新的刺激只会令经济失衡恶化。 2` j#eB1
相比眼下,北京需要直面更深层次的长期问题。过去几十年来,政府主导的大规模投资造成以巨额贸易顺差消化制造业产能过剩。投资浪费现象越来越严重,发达市场对中国出口商品的需求却表现低迷。反观内部需求,中国家庭消费占GDP约35%,仅仅比全球平均水平的一半高一点。即使未来10年提高内需贡献达到GDP一半,中国也仅能在低消费率的东亚国家中排在最后一个。而且,提高内需困难重重。要提高消费率,中国家庭消费增长必须比GDP增长快4%。过去10年中,中国家庭消费年增速为7%~8%,而GDP增速却高达10%~11%。如果预计中国GDP增长6%~7%,中国家庭消费将必须增长10%~11%。 V;>u()
由此,北京大学金融学教授、卡内基基金会高级研究员Michael Pettis在《华尔街日报》撰文认为,强大的结构性因素将阻碍消费增速实现。中国的增长模式是将家庭收入转移到企业,靠的是人为扭曲的低利率。这固然大幅降低了国有企业的借贷成本和大型投资项目的融资成本,提高了国有商业银行的利润率,却牺牲了储户利益,迫使他们牺牲消费、更多储蓄,进而导致消费占GDP的比重大幅下降。这是典型的金融压抑过程。Michael Pettis警告,在现代历史上每一个取得多年“奇迹式”增长的国家最终都会遇到投资过度、继而出现债务过剩的问题。日本就是一例。单纯是解决债务问题就已经令实现国内再平衡变得困难,这一过程所花时间总是比最悲观的预测还要长。
8VLD yX2-
诚如Michael Pettis所言,如果北京想调整经济增长模式,不再依赖投资,必须做出痛苦的决定。已经有不断增多的中国经济学家开始预测未来几年年增速会大幅降至6%~7%。不过,经济增速可能要更低才会真正有助于转型。这一次,中国必须首先专注于自身问题。其他国家也得明白。 [;8vO=Z
来源:东方早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