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美联储麾下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宣布,至少2013年前将维持0-0.25%的超低利率不变时,公众更多地将精力集中在对美国经济悲观情绪的发泄中。但一些经济学家敏感意识到,一个看不见的庞然大物正在逼近中国。由于中美利率差继续保持在3.25—3.5个百分点,对中国来说不可回避的就是热钱的源源涌入。倘若大洋彼岸的印钞机再度启动,热钱来袭必将伴生工业成本的急升。 R*
C
前两次美联储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时,令国内企业叫苦不迭的成本困境是否即将被复制?今天,人民币汇率再创汇改新高,外汇储备的缩水陷入定局。 ~)RKpRga\p
“钱老虎”来了 JD\:bI
通胀汹涌 A.mIqu,:
尽管后市美联储是否实施第三次量化宽松货币政策(QE3)尚未落地,国内仍可从中嗅出明确意味。财政政策收缩、基准利率降无可降的现状,决定了量化宽松是美联储唯一选择。甚至有判断认为,美国已走上持续量化宽松的“不归路”,不仅会看到QE3,QE4、QE5同样可期。 \"E-z.wW=
事实上,美联储维持超低利率的宣言只是“疾风骤雨”中的一个连锁环节。不断发酵的美国债务违约风波和信用评级下调让输入型通胀的忧虑不绝于耳,而箭在弦上的QE3则是拉响通胀的悠长警报。 |_Y[931<
输入型通胀的逻辑极为清晰:印钞机启动后,美元将继续贬值,也就间接推高大宗商品、贵金属等避险投资品种,以及以美元结算的原油价格,而这些正出于国内工业链条的最上游;上游成本一旦被放大,加上流通环节油价的抬升,终端产品提价事成定局。 JG2)-x;9
而这条由 “弱美元”引起的反应链,显然将让国内CPI再承考验。前日由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7月CPI同比上升6.5%。这不仅宣告了流传甚久的“拐点”向后推延难划时间表,环比涨幅的扩大更加剧了缓解热钱涌入后通胀的难度。 U9om}WKO
国家发改委曾公开表态,QE3启动后,可能引发更多热钱流向发展中国家,导致国内投机性资金增加,增大稳定物价总水平的难度。由此可见,控制物价不光要将“猪”看好,未来股市、楼市都可能因套利资金宽裕而出现上涨。 {kLL&`ii
外储怪圈 ''@upZBJ
QE3是大概率事件,由此触发的美元资产贬值也让美国国债最大海外持有国中国再度深切体会了美国前财长康纳利的名言“美元是我们的货币,却是你们的问题”。 \Z +O9T%
据悉,中国持有美国债券规模在过去十年中经历了爆炸性增长,年均增长率高达36.8%。截止今年5月,中国持有美国国债为1.16万亿美元。 ~}SOd<n)|
曾被誉为全球最安全资产的美债,如今乾坤扭转。从中长期看,美国债务风险将长期化,随着美国债务的膨胀,美元的进一步贬值将直接导致以美元为基础的全球储备资产的大幅缩水,中国占全球近三分之一的外储也定将首当其冲。 :QSCky*i
但放任人民币加速升值,又似乎是短期抑制输入型通胀的唯一途径。当热钱来袭成为众望预期,外汇资产的持续缩水就不再是摆在决策层面前的最大困局。 ]t69a4&,#9
令人担心的是,中国7月贸易顺差的加速扩大却给使出浑身解数收缩流动性的中国央行再添忧虑,来势汹汹的外汇流入很可能成为热钱 “帮凶”。据海关总署发布的数据显示,7月份我国贸易顺差达到314.8亿美元,比6月份增加92.1亿美元,创下2009年2月以来的新高。 >3S^9{d
加息十字路口 yM3]<~m
如果说汇率是宏观货币调控的辅助工具,那么利率则是“正牌军”。最新公布的CPI数据为6.5%,当前一年期存款利率为3.5%。高通胀背景下,负利率,似乎成为了支持加息最有力的声音。不过,难以回避的事实是:中国自2010年开启加息周期以来,在加息和人民币升值的双重发酵下,已然成为国际资本垂涎之地。换言之,加息是输入型通胀的始作俑者之一。这就陷入了矛盾循环的尴尬局面,美债危机令国内货币政策进退两难。 +
sTZ)
5vQ
正方:加息可解负利率 Wcgy:4K3
从8月9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看,7月份CPI涨幅仍然高企,经济学家管清友在7月份经济数据公布后的第一时间就在微博表示,7月份CPI同比上涨6.5%,高于此前市场预期的6.2%、6.3%,有些出乎意料。 ]"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