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在考试中处于较重要的地位,重点:有商业实质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包括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认定和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确认与计量。 VzfaUAIZl
二、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会计处理 M.fAFL
-fpe
1.换入资产以公允价值入账的会计处理 }py)EI,U
%"-bG'Yc
(1)不涉及补价 c?5?TJpm
uN>JX/-
具有商业实质且其换入或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地计量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不涉及补价的,应当按照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作为确定换入资产成本的基础,但有确凿证据表明换入资产的公允价值更加可靠的,则以换入资产的公允价值作为确定换入资产的基础。换出资产账面价值与其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即把换出资产作为销售处理)。 9d&@;&al
YBh|\
(2)涉及补价的处理 -Zq\x'
#1*#3p9UL
①支付补价的,应当以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加上支付的补价(或换入资产的公允价值)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成本; }Q
$}LR@
z]_2lx2e
②收到补价的,应当以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补价(或换入资产的公允价值)加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成本。 f~Y;ZvB
G0#<SJ,)
下面用例子说明换出不同资产情况下,如果进行会计处理: ~,ZU+
PAng(tubl
换出资产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应当分别不同情况处理: qm^|7m^
}uZ/^_U.
a.换出资产为存货的,应当作为销售处理,按其公允价值确认收入,同时结转相应的成本。 M[ {O%!
"DaE(S&
【例】甲公司以库存商品换入乙公司的材料。换出的库存商品的账面余额为120万元,已提存货跌价准备20万元,公允价值110万元;换入材料的账面成本为140万元,已提存货跌价准备30万元,公允价值为110万元。甲公司另支付运费1万元(假设运费不抵扣增值税)。假设甲、乙公司均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增值税率17%,该交换具有商业实质,公允价值能可靠计量。则甲公司账务处理如下: L~oy|K67
0JFS%Yjw[
借:原材料 111(110+1)(公允价值) 88Nx/:#Y*
aVB/CoM9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10×17%)18.7 F m?j-'
.~$!BWP
贷:主营业务收入 110 Hlhd6be
U!d|5W.{Q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110×17%)18.7 Cj%n?-
lfvt9!SJ+/
银行存款(运费,无抵扣) 1 %k%%3L,
/!Ay12lKE}
借:主营业务成本 100 "@z X{^:
'oKen!?A
存货跌价准备 20 9?X8H1
X)e#=w!fi3
贷:库存商品 120 {W+IUvn
BG|m5f
提醒:将资产交换出去,视同将资产出售了,应确认收入。 Qb%o%z?hee
r[?GO"ej5
b.换出资产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的,换出资产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营业外收入或营业外支出。 k5M5bH',
GY>G}bf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