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多项选择题 (共30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有2个或2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1个错项。错选,本题不得分;少选,所选的每个选项得0.5分。) .ni<'
4l.下列形位公差符号中,属于形状公差的项目有( )。 pLj[b4p9
R&.mNji*
42.下列关于生产类型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 g$f+X~Q
A.单个地制造不同的产品称为单件生产 tVQq,_9C
B.成批地制造相同的产品,并且按一定的周期重复地进行生产称为成批生产 "`Q&s
C.一次投入或产出的同一产品(或零件)的数量称为生产批量 8=!
uQQ
D.连续不断地生产数量很多的产品称为大量生产 fk&>2[^&
Fz11/sKz
43. 下列各传动机构中, ( ) 等传动机构为不可逆传动机构 ( 即主动件与被动件不能交换 ) 。 qofD@\-
A. 普通螺旋 ^+p7\D/E(
B. 螺旋齿轮 !E7J Dk''@
C. 凸轮 Th_PmkvC
D. 蜗杆 B SH2Kq
E. 曲柄滑块 U}T{r%9
44.T列关于液压与机械传动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l
k>j.V
A.在输出同等功率的条件下,液压传动系统较机械传动系统的体积和重量都有减小 n
f.H0i;
B.液压传动系统较机械传动系统传递运动更加均匀、平稳 PH.
g+u=v
C.机械传动系统较液压传动系统更易于实现快速启动、制动和频繁换向 (^pIB~.z
D.机械传动系统较液压传动系统更易实现过载保护 iX%9$Bft<
E.液压传动系统与机械传动系统对温度的适应性都很强 )
_n=it$
45.下列液压控制阀中,用于控制液压系统液流压力的阀是( )。 MB7`'W
A.节流阀 ] M`%@ps
B.顺序阀 5(5:5q.A/D
C.溢流阀 Ty<."dyPW
D.调速阀 9U>OeTh(
E.液控单向阀 xO[V>Ud
46.在液压系统中,油箱的主要功用是( )。
5'\detV_
A.储存液压系统所需的油液 k,eo+qH.Hz
B.散发油液中的热量 fn#qcZv?
C.滤去油液中的杂质 Z_U4Yy'NNw
D.分离油液中的气体 -*A1[Z ?
E.补充液压系统的泄漏 R1$s1@3I|
47.下列电动机中,带有电刷的电动机有( )。 tm&,u*6$W?
A.鼠笼式异步电动机 +pPfvE`
B.绕线式异步电动机 (^oN, 7
C.步进电动机 A^ofs*"Y
D.直流伺服电动机 r=-b@U.fk>
E.同步电动机 (/7b8)g
48.通电延时的空气式时间继电器具有( )。 j*\oK@
A.延时断开的常闭触头 {oSdVRI
B.延时断开的常开触头 \5|MW)x
C.延时闭合的常开触头 NX4G;+6
D.延时闭合的常闭触头 ?;VsA>PV
E.瞬时闭合的常开触头
}W)b
49.可以采用( )的方法使并励直流电动机反转。 \sz*M
B
A.对调转子绕组接头 |\2>n!
B.改变外加电压极性 9>ajhFyOhX
C.对调励磁绕组接头 !>\&*h-Cm#
D.对调转子和励磁绕组接头 oN2#Jh%dH
50.空心杯转子永磁直流伺服电动机的转子由 ( )组成
"1$X5?%
A.永磁体 8WE@ X)e
B.铁芯 !9.k%B:
C.绕组 G2<$to~{
D.换向器 |LW5dtQ
E.电刷装置 U&i#cF
51.下列叙述中,计算机控制系统( )等说法是正确的。 Q6)?#7<jy
A.即是以计算机作为控制器的自动控制系统 N5c*#lHI
B.是数字和模拟控制相结合的自动控制系统 ku4Gc6f#gG
C.必须包括模数、数模转换器 %QG3~b%
h
D.一个控制步可以跨越两个采样周期 !2Gua1z!CJ
E.可以采用数字或模拟检测装置 Mz.C`Z>o
52.计算机控制系统中的过程输入、输出设备不包括( )。 9a[1s|>w-
A.A/DD/A转换器 &gJ1*"$9
B.传感器 )DmydyQ'
C.DI、DO通道 yAAV,?:o[
D.执行元件 4E2#krE%
E.按键及LED显示器 iX o(
53.下列软件中,属于计算机控制系统应用软件的有( )。 _Pno9|
A.控制程序 @F]w]d
B.控制语言 ^k*%`iQ
C.人、机接口程序 ~s-bA#0S
D.过程输入、输出程序 L3w.<h
E.通信网络程序 ,m[XeI
54.衡量一台机床的质量除了要求工艺性能良好外,还要求其( )的程度要高。 zMRa<G7
A.标准化 ul3~!9F5F
B.自动化 j!@T@
8J
C.系列化 :tBe/(e4#
D.通用化 +oh |r'~
E.模块化 (/At+MF3E
55.按照我国现行的机床型号编制标准,从机床型号上应该可以看出机床的( )。 Qo:vAv
A.名称 O:sqm
n
B.档次 _CPj]m{
C.主要规格 gg.]\#3g
D.机床工作精度 @<3E`j'p
E.性能与结构特点 &@,lF{KTL
56.下列机床中,被加工工件的运动为主运动的有( ) X{
Fr
A.车床 `*
cqT
B.铣床 qdLzB
C.磨床
wK0x\V6dJ
D.拉床 ^
^
&H:q
E.龙门刨床 =/}Rnl+c
57.以下所列电火花加工的特点中,表述正确的有( ) "b402"&
A.可以加工任何硬、脆、韧、软、高熔点的非金属材料 )H @<A93
B.加工时"无切削刀",有利于小孔、薄壁、窄槽及具有杂截面零件的加工 `+T 2IPN
C.加工中几乎不受热的影响,因此可以减少热影响层,高加工后的工件质量 >;XtJJS
D.由于脉冲参数可调节,因此同一台机床可进行粗、半精加工 X&HYWH'@,
E.打孔速度极高,易于实现自动化生产和流水作业 ~r?tFE*+
58.FMS由( )等于系统组成。
1 $1>cuu
A.物流系统 %X's/;(Lx`
B.信息流系统 ]h~F%
C.能源流系统 ^\g.iuE
D.加工系统 w+"E{#N
59.以下金属熔炼设备中,采用焦炭作燃料的有( )。 '$Z@oCY#
A.冲天炉 [0qswsV
D.电弧炉 +_ /ys!
C.碱性平炉 w,X)g{^T
D.坩埚炉 uB^"A ;0v
60.按用途分类, 以下汽车中属于特种用途汽车的( )。 OwEV$Q
A.消防车 gm
p
Y[
B.自卸汽车 p6NPWaBR
C.工程车 tH&e
KM4G
D.洒水车 +pq)
7
E.牵引汽车 w&f>VB~,1
61.表示锅炉容量的单位可以是( )。 O:8
u^TP
A;每小时吨(t/h) |JR`" nF`
D.兆瓦(MW) bl&9O
C.每小时千卡(kcal/h) u:']jw=f
D.兆帕(MPa) 6\u. [2lE^
62.锅炉附件是锅炉安全和经济运行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如( )均为锅炉附件。 ]]_5_)"4
A.水位表 P5h*RV>oS
B.压力表 -<k)|]8
C.省煤器 k~so+k&=b
D.易熔塞 j
Jw
63.设备的第Ⅱ种有形磨损与( )有关。 \pkK
>R
A.闲置时间 R<_VWPlj
B.使用时间 G~DHNO6
C.使用强度 ovOV&Zt
D.保管条件 JBA{i45x
E.技术进步 W!T[
^+
64.设备的预防性修理是为了( )。 P=1Ku|k
A.消除故障 4[#)p}V
B.降低故障率 lz6CK
C.防止性能劣化
Ip`1Wv_
D.防止精度劣化 b$0;fEvIJn
E.找出影响质量的原因并进行改进 X.>~DT%0Lm
65.存在表面裂纹的金属零件,在循环载荷作用下裂纹扩展速度与加载频率的关系为( )。 ;hODzfNkS
A.在强度因子△K较,低时,加载频率对裂纹扩展速度影响较大 <mki@{ ;|
B.在强度因子△K较低时,加载频率对裂纹扩展速度影响较小 A(uo%QE|
C.加载频率越高,裂纹扩展速度越快 $[b}r#P
D.加载频率越高,裂纹扩展速度越慢 +|b#|>6
E.加载频率与裂纹扩展速度无关 WF*j^ %5
66.下列叙述中,说法正确的是( )。 9{U@s
A.以振动总值法判别异常振动,优先选用振动位移作为测量参数 </
"Wh4>C
B.以振动脉冲测量法判断异常振动,检测的是振动信号的均方根值 AcEz$wy
C.以频率分析法诊断异常振动,不仅能查出异常的部位还能查明异常的原因 <$hv{a
D.通过动态分析仪可以获得组成信号各个谐波的幅值及相位信息 [qV/&t|O*h
67.下列关于声级计中计权网络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tpz74O
A.网络A对中、低频噪声有较大衰减作用 sN-u?EiF8
B.网络B较A对低频噪声有更大衰减作用 {>vgtk J
C.网络D对中频噪声也有衰减作用 ?7TmAll<.s
D.网络ABC对高频噪声无衰减作用 7[0Mr,^
68.下列无损探测法中, ( )等探测法可以用来探测结构内部缺陷。 S&-F(#CF^
A.射线 #g@4c3um|
B.涡流 Ct?xTFb
C.超声波 f3n^Sw&Q(Q
D.渗透
'
5*&
E.目视一光学 h5T~dGRlR
69.对于水压试验合格的焊接锅炉应该满足( )。 ?Fl O,|
A.焊缝及受压部件金屑表面可以有水痕,但水不流动 TD
*AFR3Oz
B.焊缝及受压部件金属表面没有水痕 \2[tM/
+Bs
C.压力维持5分钟不变 ]l h=ZC
D.压力维持20分钟不变 h4itXJy52B
E.受压部件无可见残余变形 K@DFu5
70.起重机的载荷起升能力试验包括( )。 +~Y
oP>
A.稳定性试验 \v+c.
B.合格试验 !gV{[j?~zr
C.静载荷试验 2"|7 YI
D.载荷起升速度试验 Pzd!"Gl9
E.动载荷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