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中国注册会计师鉴证业务基本准则(重点) 一、鉴证业务的定义、要素和目标 +2 Af&~T
(一)鉴证业务的定义 4Jx"A\5*G
鉴证业务基本准则是鉴证业务准则概念框架,旨在规范注册会计师执行鉴证业务,明确鉴证业务的目标和要素,确定审计准则、审阅准则、其他鉴证业务准则适用的鉴证业务类型。 jD7Nb lX
鉴证业务定义:鉴证业务是指注册会计师对鉴证对象信息提出结论,以增强除责任方之外的预期使用者对鉴证对象信息信任程度的业务。 G%d
(
例如:审计的定义可表述为:审计业务是指注册会计师对财务报表提出结论,以增强除被审计单位之外的预期使用者对财务报表信任程度的业务 wcDRH)AW.
鉴证对象信息是按照标准对鉴证对象进行评价和计量的结果。 {mB0rKVm
例如,责任方按照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标准)对其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鉴证对象)进行确认、计量和列报而形成的财务报表(鉴证对象信息) 。 d;n."+=[x
(二)业务要素 ah~YeJp
鉴证业务要素,是指鉴证业务的三方关系、鉴证对象、标准、证据和鉴证报告。 Fd*8N8Pi
1.三方关系。三方关系分别是注册会计师、责任方和预期使用者。注册会计师对由责任方负责的鉴证对象或鉴证对象信息提出结论,以增强除责任方之外的预期使用者对鉴证对象信息的信任程度。P55 / g 2b
2.鉴证对象。鉴证对象具有多种不同的表现形式,如财务或非财务的业绩或状况、物理特征、系统与过程、行为等。不同的鉴证对象具有不同特征。P57 ?`J[[",
3.标准。标准即用来对鉴证对象进行评价或计量的基准,当涉及列报时,还包括列报的基准。(会计准则和审计准则…)P58 OzC\9YeA
4.证据。获取充分、适当的证据是注册会计师提出鉴证结论的基础。P60 JI vo_7{
5.鉴证报告。注册会计师应当针对鉴证对象信息(或鉴证对象)在所有重大方面是否符合适当的标准,以书面报告的形式发表能够提供一定保证程度的结论。P64 '=P7""mN5
串起来记忆:注册会计师对责任方的鉴证对象进行鉴证,依据什么标准获取充分、适当的证据,用以出具鉴证报告,使预期使用者相信.. Ytgj|@jsp
(三)基于责任方认定的业务和直接报告业务 [5Lz/ix=
鉴证业务分为基于责任方认定的业务和直接报告业务。 ]~Y<o
基于责任方认定的业务:在基于责任方认定的业务中,责任方对鉴证对象进行评价或计量,鉴证对象信息以责任方认定的形式为预期使用者获取。(例如会计报表审计) 7t.!lh5G%
直接报告业务:在直接报告业务中,注册会计师直接对鉴证对象进行评价或计量,或者从责任方获取对鉴证对象评价或计量的认定,而该认定无法为预期使用者获取,预期使用者只能通过阅读鉴证报告获取鉴证对象信息。(例如内部控制审核) /PsnD_s]5
基于责任方认定的业务和直接报告业务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
kF{
o?
1.预期使用者获取鉴证对象信息的方式不同。 sUPz/Z.h
在基于责任方认定的业务中,预期使用者鉴证对象信息直接获取;在直接报告业务中只能通过阅读鉴证报告获取鉴证对象信息。 Fv<`AU
2.注册会计师提出结论的对象不同。 )Wb0u0)_
在基于责任方认定的业务中,注册会计师提出结论的对象可能是责任方认定,也可能是鉴证对象。此类业务的逻辑顺序是:首先,责任方按照标准对鉴证对象进行评价和计量,形成责任方认定,注册会计师获取该认定;然后,注册会计师根据适当的标准对鉴证对象再次进行评价和计量,并将结果与责任方认定进行比较;最后,注册会计师针对责任方认定提出鉴证结沦,或直接针对鉴证对象提出结论。(换成审计理解) aM4k *|H?
在直接报告业务中,无论责任方认定是否存在、注册会计师能否获取该认定,注册会计师在鉴证报告中都将直接对鉴证对象提出结论。 ,]T2$?|
例如p65页鉴证报告 .KdyJ6o
3.责任方的责任不同。 KF4PJi;*
在基于责任方认定的业务中,责任方鉴证对象信息负责,同时可能对鉴证对象负责; IUtx!.]4
在直接报告业务中,责任方仅对鉴证对象负责 9uWY@zu
4.鉴证报告的内容和格式不同。 =N 5z@;!
在基于责任方认定的业务中,鉴证报告的引言段通常会提供责任方认定的相关信息,进而说明其所执行的鉴证程序并提出鉴证结论。 c&L"N!4z
在直接报告业务中,注册会计师直接说明鉴证对象、执行的鉴证程序并提出鉴证结论。 "W(Q
%1!W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