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1626阅读
  • 0回复

进项税额转出的计算方法学会计分享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小丫9211
 
发帖
4
学分
111
经验
0
精华
0
金币
10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使用道具 0楼 发表于: 2011-08-08
:W/,V^x}  
IJ% S[>  
根据现行税法的规定,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发生下列情形时,应转出进项税额:已抵扣进项税额的购进货物或应税劳务改变用途的;非正常损失的购进货物;非正常损失的在产品、产成品所耗用的购进货物或应税劳务;因进货退出或折让收回的增值税额;因购买货物而从销货方取得的各种形式的返还资金。其中有些进项税额转出可以根据相应的扣除率直接计算确定,有些则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通过某些特定方法计算确定。这里的特定方法,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 90pk  
Y(D@B|"'m  
一、还原法 # Z*nc0C  
a%-P^M;a2  
(一)含税支付额还原法  'S f  
Hset(-=X  
  所谓含税支付额还原法,是指税法规定进项税额按含税支付额直接计算,但账面所提供的计算进项税额转出的支付额是扣除了进项税额之后的支付额,需要进行价格还原,然后再依据所适用的进项税额扣除率计算确定应转出的进项税额。其计算公式 S;"7d  
o 6$Q>g`]  
  应转出的进项税额=应转出进项税的货物成本÷(1-进项税额扣除率)×进项税额扣除率 BW>f@;egg  
l/BE~gdl  
  此方法主要用于特定外购货物,即购入时未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但可以依据支付价格计算抵扣进项税额的外购货物,如从农业生产者手中或从小规模纳税人手中购入的免税农产品;从专门从事废旧物资经营单位购入的废旧物资,以及企业销售商品、外购货物所支付的运费等。 }xl @:Qo  
4g# pQ  
  例:某酒厂3月份从农民手中购入玉米一批,作为生产原料,收购价为100万元,支付运费2万元。该酒厂当月申报抵扣的进项税额13.14万元,记入材料成本的价格为88.86万元。4月份酒厂将玉米的一部分用于非应税项目,移用成本65万元,其中运费1.25万元。 aQ ~  
*n)3y.s  
  依据上述方法,该部分玉米进项税转出数额则为63.75÷(1-13%)×13%+1.25÷(1-7%)×7%=9.526 0.094=9.62(万元),而不是63.75×13%+1.25×7%=8.38(万元)。 VxOrrs7Z  
T~k 5` ~\(  
(二)含税收入还原法 9 's/~T  
Sdc;jK 9d!  
  所谓含税收入还原法,是指税法规定进项税额按不含税支付额计算,但账面提供的计算进项税额转出的收入额(返还的支付额)是含税的,需要进行价格还原,再按适用的进项税额扣除率计算确定应转出的进项税额。其计算公式为:应冲减的进项税额=当期取得的返还资金÷(1+所购货物适用的增值税税率)×所购货物适用的增值税税率 4=H/-v'&  
.&ynS  
  此方法适用于纳税人外购货物时从销货方取得的各种形式返还资金的进项税转出的计算。  _"ysJ&  
k!]Tg"]JAh  
  例:某商业企业向某生产企业购进一批货物,价款30000元,增值税额5100元。当月从生产企业取得返还资金11700元,增值税率17%.则: N~ -N Q  
-IR9^)  
  当月应冲减的进项税额=11700÷(1+17%)×17%=1700(元) )>)_>[  
Te"<.0~1  
二、比例法 T|p$Ddt`+  
rs@,<DV)u  
(一)成本比例法 :8;8 -c  
K5Fzmo a  
  所谓成本比例法,是指根据需要依法进行进项税额转出的货物成本占某批货物总成本或产成品、半成品、某项目总成本的比例,确定实际应转出的进项税额。该方法主要适用于货物改变用途,产成品、半成品发生非正常损失等的进项税转出。由此成本比例法又可分为移用成本比例法与当量成本比例法。 ChLU(IPo6  
9-+6Ed^2  
  1.移用成本比例法 46'EZ@#s  
p&F=<<C  
  应转出的进项税额=某批外购货物总的进项税额×货物改变用途的移用成本÷该批货物的总成本 47"ERfP  
HF wT  
  例:某一般纳税人3月份将一批从小规模纳税人购入的免税农产品(收购价30万元,运输费1万元)委托A厂(一般纳税人)加工半成品,支付加工费5万元,增值税0.85万元,当月加工完毕收回。4月份该纳税人将其中的一部分用于非应税项目,移用成本为20万元。 g eaeOERc  
'}c0:,5  
  此批产品的总成本为:(30-3.9)+(1-0.07)+5=32.03(万元) L4aT=of-  
#Dx$KPD  
  此批产品的进项税额为:30×13%+1×7%+0.85=4.82(万元) AA}M"8~2  
m=2TzLVv  
  应转出的进项税额为:20÷32.03×4.82=3.01万元 r+HJ_R,5A  
ushQWP)  
  2.当量成本比例法 Dyp'a  
0Bn$C, -  
  应转出的进项税额=非正常损失中损毁在产品、产成品或货物数量×单位成本×进项税额扣除率×外购扣除项目金额占产成品、半成品或项目成本的比例 f#414ja  
|B4dFI?  
(二)收入比例法 ^HHJ.QR  
io:?JnQSA  
  所谓收入比例法是指根据纳税人当期的非应税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计算确定当期非应税收入应承担的进项税转出额。此方法适用于纳税人兼营免税项目或非应税项目(不包括固定资产在建工程)而无法划分出不得抵扣的进项税额的情况。其计算公式为: u~?]/-.TY  
Z{RgpVt  
  不得抵扣的进项税额=本期全部进项税额×免税或非应税项目的销售额÷全部销售额 ;W#G<M&n'  
+bd/*^  
更多资料来自我的博客:学会计论坛 - 和讯博客 SDV} bN  
评价一下你浏览此帖子的感受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url=bbs.xuekuaiji.com][/url]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温馨提示:欢迎交流讨论,请勿纯表情!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