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名电力技术人员成长为大型央企的总会计师,这样的职业发展路径似乎并不常见。张国厚常常笑言自己是“半路出家”,正是年轻时那一次偶然的机遇,让他放下了钳子,拿起了算盘,而且一干就是三十年。 H+ P&}
3
在这三十年的时间里,从东北电力集团公司财务处会计科副科长,到国电电力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总会计师兼董事会秘书、党组成员;从国家电网公司财务部主任兼资金管理中心主任,到中国国电集团公司总会计师、党组成员——转行后的张国厚,在财务领域里,一次又一次地迎来了事业的春天。 jf`QoK
然而,多年之后,当张国厚再一次回想起当初的那次选择,还是不免心生感慨,这个在外人眼里显得如此英明而华丽的转身,只有他最了解个中甘苦;如今身处国企要职,只有他最清楚压力与挑战的如影随形。 H%L oI)w
在压力中不断提升 "~1{|lj|)
从工程技术人员到会计师的转变,让张国厚很早就深刻体会到了“压力”的含义。“毕竟工程师是专业性很强的角色,特别是随着现代产业的发展和行业的细分,工程师的角色就变得相对容易胜任;而会计师则是综合性很强的角色,一个优秀的会计师不仅要具备财务专业知识,更要掌握生产技术和管理环节的关键点,并积极参与管理与协调”,张国厚坦言,会计师的职业角色对一个人的综合素质要求更高,从转行的那一天起,他就学会了在这种压力之下,不断地学习、提升自己。 @B@`V F
从计划经济体制,到今天与国际接轨的新会计制度的实施,在张国厚看来,这三十年里,国企总会计师自身的职能发展,也如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经济一样,坐上了飞快的过山车。“客观环境和压力逼得你不得不学,因为过去学的和现在干的没有继承性,你不但要从零开始,还要达到更高的要求——这是其他专业的干部极少遇到的。” CNo'qlvF5N
张国厚坦言,随着企业的发展,对总会计师的要求是越来越高了:不仅要精通本专业知识,掌握各项财经制度政策,更要具有战略性的思维,能够参与企业的战略决策,诸如,怎么把本集团的优势发挥出来,如何利用资本市场通过战略并购重组,实现在行业中的领先地位;不仅要关注企业的生产和国内的市场,更要有国际性的思维和视野——“比如,发电行业面临着未来能源结构的调整,特别是全球范围内节能减排的压力。对于这一趋势,总会计师无疑要思考如何去应对变革与挑战,把握下一步的发展方向”;总会计师不仅对内要做好一名管理者,对外还要承担一个社会活动家和宣传者的角色,努力协助企业与政府部门和其他相关方进行有效的沟通,“特别是当宏观政策层面造成的困难不被相关方所理解时,要想办法将企业存在的实际困难以及产生困难的原因,及时告知给大家,争取最大限度的理解。”2008年,当国务院决定上调销售电价时,曾引起了社会各方的颇多议论,为了帮助广大用户理性地看待我国的电价水平,张国厚在《第一财经日报》上发表了《我国现行电价水平和政策建议》一文。在文中,他通过与国外同行定价水平、其他能源价格和一次能源产品价格进行对比,提出了支持电价合理上涨的依据,并提出了逐步提高电力等能源产品的价格,保持电力与一次能源合理的比价关系,以及促进电力工业可持续发展等重要建议。 (;9-8Y&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