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粘贴凭证。 +^hFs7je)
那是刚开始,在一个很小很小的分公司,有人拿着差旅费报销,当时还没有定额票,车票都是裁剪式的,用多少要撕多少,但实际中取得的却是完整的票,没有撕,偶也就完整地贴上了。因为企业小,业务人员报销拿来100元的票,他也绝对不会报100元,实际是多少他就报多少。当时偶还没见过差旅费报销单什么样,做直接根据粘贴好的车票,以其报销的数额做了记帐凭证,记帐凭证也起了汇兑单的作用。后来总公司请了一个老会计前排,(一个曾在一国家大一企业做过财务科长的,后来对我影响很大)请其把帐过一遍,其提出这样贴不行,应把票撕好再贴,报多少贴多少才对,偶后来想想很有道理。(是不是看官还看出了我所叙述的故事中还有不少不符合财务制度的地方,什么?没看出,那就再看看吧。不过你看出了也不要再问,那不是我此次叙述的重点) P
X?!R4S
eS9/-Y
2. 做现金会计为业务人员汇总票据出错。 ?g2Wu0<
后来又到了一个比较正规的企业(还是那总公司下属的)做现金会计,这次还从上面来了位主管会计,基础知识比较扎实的那类。不过他的基础知识再扎实并不能替代我的工作啊,这不没多久就出错了一回。有一管伙(食堂)的小姑娘(现在都叫美女)拿来一些票据报销,她没计算,让我算,那时用计算器还不太流行,有水平的会计还都用算盘,再说咱好呆是正规学校毕业的,怎么着也算是有水平的一类吧。就用算盘打了两遍,给她报了。她走了后,偶就做记帐凭证,这时又打了一遍,金额不对!再打一遍,还是不对!错了~~~~~,怎么办呢,吃个哑巴亏吧?自己没钱。哎,只好硬着头皮去找她。叫她好数落了一顿,把偶羞得……..,就甭提了。偶立志要学好算盘。说到算盘,话就长了。偶在学校时打得就不好,当时算盘是选修课,偶不知怎的就没学好,没学好就没学好呗,考试时同其他同学一样搞点小动作(用计算器)也就过了,可偶挺迂,不会搞这一套,结果就是―――不及格,害得偶补考不当紧,还把当年的奖学金丢了,偶那个气啊,可怨谁呢?毕业后又曾有两次有人让我用算盘统计数字,屡不对,偶渐渐地对算盘有了恐惧感。这次那位mm报销,偶为了显示自己的水平,就用了偶本不擅长的算盘,结果出了个大丑,偶心里那个羞啊。这件事造成了一个很严重的后果:那就是偶的算盘学好了。 ―――自从出了丑后,偶没事就练,就是现在已多年不用了,偶随便一拨拉,还很少有错的。当然还是没达到比我用计算器快的水平。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