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分当年,利益算一算”:如果假设例题中96年5月2日分派的股利,还包括本年度的,那么就计算一下属于投资前的部分和属于投资后的部分,前者冲减投资成本,后者计入投资收益。当然了,这种情况下,出题者一般都会假定各月的利润平均分配。 6*
cm
g3 6oEz~|
“以后年度分,两者比较看”:97年以后不是还要宣告分派股利吗,这时我们就可以比较两个值:其一,就是投资企业按比例从被投资企业分得的累积股利(截止本年末);其二,就是投资企业按照比例享有的被投资企业的累积净利。然后判断: Gy.<gyK9
17tph;
1、前者累积股利=后者累积净利,将以前已冲减的投资成本转回。 d{0b*l%
a8rsF
2、前者>后者,将(前者累积股利-后者累积净利-以前已冲减投资成本)的差额冲减投资成本。将投资企业当年应收取股利计入应收股利,将应收股利和冲减成本的差额计入投资收益。 V:9| 9$G
kEf}yTy
3、前者<后者,则不用冲减成本,若以前已冲减成本,就将其全部转回,注意并不是将(前者累积股利-后者累积净利-以前已冲减投资成本)的差额恢复,不管这个差额是否大于、小于以前已冲减成本数额。 ~;_]U[eOL
5
(q\x(N
整个过程都是借助于在累积股利和累积净利之间求差,以判断是否存在“过头分配”,从而确定是需要冲减投资成本,还是恢复投资成本。如果不能确定投资成本的变化,也就无法确定投资收益的大小。 9~I\Wj
B
"
h']RP
举例如下:假设以前已经冲减的投资成本是10,000,以前已经收取的累积股利是10,000. E
`Ualai
e]!Vxn3
①分派值30,000 YR'?f
r
o<1e-
累积股利10,000+30,000=40,000
"
E72j.
xcnHj1r-o'
累积净利润数40,000 [@U8&W
f)H6 nl7r
借:应收股利 30,000 fs&J%ku\
J5)e 7
长期股权投资 10,000 oF,
XSd
+"Ih'bb`j
贷:投资收益 40,000 eW"i'\`0
"5 PP<A,F(
②分派值50,000累积股利10,000+50,000=60,000累积净利润数40,000差额20,000 iC?s`c0B
1>jG*tr
借:应收股利 50,000 e
&^BPzg
}X$
vriW
贷:长期股权投资 10,000(20,000-10,000) |Yh-`~~A"
JaKR#Y$+~
投资收益 40,000 j WLZ!a3+
k^Zpb&`Hx
③分派值250,000,已分累积股利10,000+25,000=35,000,累积净利润数40,000差额-5,000即使-5000-10000=-15000也不是按照差额恢复成本,还是恢复原来已经冲减成本的全部数额(不超过这个数额) V2g,JFp&
;@Ep?S@
借:应收股利 25,000 `!S5FE"-
V9-pY/v9
长期股权投资 10,000 `)\_
Wv_5sPqLW
贷:投资收益 3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