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先生历经艰辛,在我国创立了一个比较完整的管理会计理论与方法体系,从而在我国完成了管理会计的引进工作,进入了一个完善和提高的阶段。余先生因此而成为我国管理会计的开拓者和奠基人。 r U5'hK
7C^ nk
z
教书育人 桃李芬芳余先生作为一位著名的会计教育家,一贯坚持教学与科研相结合,不仅在科研方面取得了卓越成就,而且在教书育人方面也取得引人注目的成果。 %S
ki5q
*h
6i9V%'
余先生十分重视处理出人才与出成果的关系。他认为通过教学出人才与通过科研出成果,两者之间存在着有机的联系。高等学校的教学必须同科研相结合;教学上的出人才必须建立在科研出成果的基础上;培养人才首先要建立一套高水平的教材。事实上,余先生也是这样做的。近年来,余先生以其科研成果为基础,在现代管理会计这一新兴学科领域内,编著出版了适合我国干部培训、本科生和研究生等不同层次需要的管理会计教材体系。例如,1983年出版了《管理会计》一书。该书基本上反映了西方70年代管理会计发展水平,在当时是中国第一本管理会计教材,其结构体系奠定了中国管理会计教材的结构体系模式。之后,余先生又结合西方管理会计的最新发展和自己的科研成果,对原书进行重大的修订。修订后的《管理会计》于1990年4月由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出版。修订版基本上反映了西方80年代管理会计的发展水平和余先生的科研成果。现在,余先生又主持编写了力求反映西方90年代管理会计发展水平的《管理会计》一书。现代管理会计作为一门新兴的将现代化管理与会计融为一体的综合性交叉学科,半个多世纪以来特别是80年代后期,取得了长足的进展。而适应当代高科技的蓬勃发展和生产组织的重大变革(传统的大批量生产方式逐步为专门化的“弹性制造系统(FMS)”所取代)及由此而导致新的生产管理形式——“以作业为基础的管理(ABM)”的诞生,又使现代管理会计面临新的重大突破。这是余先生主持编写的力求反映西方90年代管理会计高水平的《管理会计》编写的一个新的起点。 uD3_'a
m,O!Mt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活动的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体系与国际大市场的衔接与贯通,标志着我国经济的市场化、国际化已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与此相适应,会计作为“商业活动的语言”,也必然趋向国际化。而会计领域在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基础上通过长期实践形成、至今仍为世界各国普遍采用的原理、方法、形式,反映了市场经济一般的共同性、规律性的东西,可视为人类社会共同的文明财富。据此,1994年版的《管理会计》力求进一步消化、吸收当代国内外相关领域最新的进展和成就,实现继承与创新、现实适用性与理论超前性(长效性)的统一。 _r'M^=yx[
s6uAF(4,
编写一本既适用会计学专业本科教学又适用会计学研究生教学的《管理会计》教材是余先生多年夙愿。为了实现这个夙愿,余先生主编了“九五”国家级重点教材《管理会计学》。该书是全国会计领域三本“九五”国家级重点教材之一。该书除了系统地论述基础性管理会计外,还着重探讨了反映管理会计最新发展及其2l世纪发展趋势的许多重要学科前沿课题。全书“内容丰富、气势磅礴”:“起点高、视野广”:“追踪管理会计发展前沿,具有较大的开拓性和探索性”:“立足现实、展望未来,继承与发展相结合”:“立足中国、放眼世界”、“教材与专著的统一”。该书是“一部值得阅读和珍藏的跨世纪著作”。 g.s oNqt=
miqCUbcU
除此之外,余教授还出版了配套教材《管理会计学习指南》(主编)、自学考试教材《管理会计》、干部培训教材《现代管理会计学》(第一主编)和学术专著《会计理论与现代管理会计研究》、《国际管理会计》等等适用各个层次的管理会计教材。 wYG0*!Vj
L;`t%1
余先生不仅重视管理会计的教材建设,而且还重视企业理财学的教材建设。为了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创建及其发展的客观需要,余教授主编的《企业理财学》一书,从现代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金融市场在市场体系中居主导地位这一大环境出发,来认识、分析现代企业理财中的基本理论与实践问题,因而能较彻底地摆脱我国多年来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传统的理论观念的束缚,而从较高层次上获得较深入的新认识;特别是该书对现代财务领域的前沿——4位诺贝尔经济学奖金获得者——马科维兹、夏普、米勒和莫迪格莱尼提出并得到不断发展的“投资组合理论”、“资本资产定价理论”、“套利定价理论”和“总价值理论”等作了较全面、系统的概括和评述,使之能较好地体现当代世界财务领域的最新发展和主要学术成就。 #w6CL
Y1IlH8+0
作为一名著名的会计教育家,余先生虽然年近八十,但是,仍坚持在教学第一线,为包括本科生、进修教师、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在内的各种层次的班级和学生上课。余先生的教学特点是不管为哪个层次的班级和学生上课都认真备课,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材料新颖,着重阐述本学科国内外的最新发展动态和主要成就,融科学性、逻辑性于一体,深入浅出,并结合教学引导学生掌握启发式教学方法和创造性的研究方法,深受听课师生的赞扬和爱戴。 ?Q2pD!L{
y
jzNU5F
早在1981年2月—7月,余先生为了推进管理会计这一门新兴的学科在中国的普及和发展,接受原教育部的委托在厦门大学举办由来自全国30多所高等财经院校的40几名讲师以上职称的教师组成的管理会计师资培训班并主讲“管理会计”这门新兴的课程,为我国培养了第一批管理会计师资队伍31982年到1983年中美合办的中国工业科技管理“大连培训中心”聘请余先生担任兼职教授并为企业高层领导干部和高层管理人员讲授《管理会计》这门课;之后,余教授又多次在厦门大学举办的“国际会计与国际税收”培训班讲授《管理会计》。余教授所做的这些工作对于管理会计在中国的普及、推广和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这些培训班的学生现在都已经成为我国管理会计领域的教学、科研和业务部门的骨干。 [%kucG C7
:DJ@HY
余先生作为中国目前“现代管理会计”方向唯一的博士研究生导师,为了培养高层次的管理会计人才,在全国首次招收管理会计研究方向的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目前,余先生已培养出经济学博士11名,目前在培博士研究生12名。为了表彰余先生对我国高等教育事业所做的贡献,国务院于1991年批准他为终身享受政府津贴的有突出贡献的专家。 |e>-v
W^f#xrq>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1994年9月余先生招收了一名来自科威特的博士研究生,从而结束了我国会计学科只有留洋攻读“洋”博士学位,没有“洋”学生来华攻读中国博士学位的历史。该留学生本科毕业于科威特大学会计系,并在美国CAMPBELL大学获得工商管理硕士学位。此次慕名前来厦门大学会计系攻读现代管理会计方向的博士学位,标志着余先生主持的“现代管理会计”博士点的教学、科研已达到国际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