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同时,余先生还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这个领域中发表了一系列在国内外有较大影响的专题论文。这些专题论文的研究领域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 gEVN;G'B<=
kE
H(\3,l
1.致力于现代管理会计的基本理论建设 )575JY `6K
}9&Z#1/
在这方面,余先生着重研究了现代管理会计形成和发展的两大阶段和管理会计的对象、方法和基本特征等问题,取得了一些开拓性的成果。《现代管理会计是一门有助于提高经济效益的学科》一文指出,现代管理会计的形成和发展可分为执行性管理会计和决策性管理会计两大阶段。前者是以泰罗的科学管理学说为基础形成的标准成本会计系统,主要包括标准成本、预算控制和差异分析三个方面。其基本点是在企业的战略、方向等重大问题已经确定的前提下,协助解决在执行中如何提高生产效率和生产经济效果的问题。后者是以现代管理科学为基础、以服务于企业提高经济效益为核心的决策性管理会计。它认为:提高企业内部生产经营各个方面、各个环节的生产、工作效率固然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要把正确地进行经营决策放在首位;以现代管理科学为其理论和方法基础的决策性管理会计包含了执行性管理会计,但决策性管理会计的创立及其发展,标志着这门学科日趋成熟,而进入其发展历程中的高级阶段。该文的发表具有广泛的影响,被国内多种刊物转载。《现代管理会计中几个基本理论问题的探索》一文,着重论述了现代管理会计的对象和方法问题。它指出现代管理会计的对象是现金流动;现代管理会计的基本方法是差量分析法。该文对如何建立科学的现代管理会计教材的结构体系和现代管理会计的对象、方法等基本理论问题首先提出了自己独立的见解,对该学科的基本理论建设具有奠基性的意义。 YEL,TU
:x36^{7
2.致力于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管理会计理论和方法体系余先生在这方面的研究成果比较集中地体现在《试论中西管理会计的共性和具有中国特色的管理会计的主要特点》一文之中。该文首先依据历史唯物论的基本原理,探讨管理会计在西方和我国形成和发展的社会经济条件,并据以论证了中西管理会计所以会有某些共性的根本原因所在。“但这只是问题的一方面,而且是比较次要的方面。”更重要的是如何立足我国国情,借鉴西方的经验概括具有中国特色的管理会计的主要特点。 `
D0>L'
<5R`E(
余先生认为具有中国特色的管理会计是:(1)一个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主线的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相结合的信息系统。通常所说的财务会计实质上也是一种管理会计。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在工作上虽然可以有所分工,但构成统一的会计信息系统,可总称为管理会计。 (2) 建立以目标利润为中心的高度综合的经营目标计划体系。(3)实行权、责、利相结合,提高以班组核算为基础的厂内经济核算体系。(4)技术与经济相结合,开展技术经济分析。(5)企业经营成果的考核,要重视价值与使用价值、微观需要与宏观需要的统一;并逐步建立能准确反映、评价微观经济效益与宏观经济效益相统一的科学体系。(6)使用先进的技术手段,逐步建立以电子计算技术为基础的会计信息系统,并形成全国性的大网络,便于各有关单位有效地利用信息资源,为全面提高经济效益服务。(7)加强理论建设,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为指导,以现代科学的方法论——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为武器,建立完整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理论体系。这一理论体系的建立,对其今后长远的、健康的发展,将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wA+QUN3#n
7oj
^(R,
余先生对具有中国特色的管理会计的主要特点的上述概括虽然是初步的,但在我国同类文献中,还是率先迈出了具有较大特色的第一步。 :^c' P<HM
~i)m(65:
3.开拓了现代管理会计研究的一个新领域——“广义管理会计体系”研究为了进一步发展已有的科研成果,余先生从1987年起又开展“广义管理会计学”的研究,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广义管理会计体系研究》。该课题第一次提出包括微观管理会计、宏观管理会计、国际管理会计三个组成部分的“广义管理会计体系”新概念。其中“微观管理会计”是从企业的角度看问题,包括“微观投资决策会计”和“微观经营会计”两个组成部分,从微观上研究如何为提高经济资源的配置效益(体现在项目的投资效益上)和使用效益(体现在项目建成投产后的经营效益上)提供有用信息。“宏观管理会计”是从国民经济看问题,在更高的层次上,建立为宏观经济管理服务的经济信息系统,包括“宏观投资决策会计”和“宏观经济会计”两个组成部分,从宏观上研究如何在整个国民经济范围内,为提高经济资源的配置效益(建设项目从国民经济看的投资效益)和使用效益(项目建成投产后从国民经济看的经营效益)提供有用信息。“国际管理会计”是适应当代国际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研究如何在跨国经营活动中最大限度地提高经济资源的配置效益和使用效益提供有用信息,它是现代管理会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结合跨国经营活动的环境和条件进行具体应用而形成的一个新领域。“广义管理会计体系”的研究,既要在现有的基础上进一步丰富、发展其三个组成部分,又要使它们共同组合在一个统一的理论框架中。它突破了国内外现行管理会计研究仅限于微观管理会计的局限,无论从国内还是从国际来看都属于首创,居国际领先地位,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现在已经取得重要的阶段性成果,已发表《试论“三论”对现代管理会计的具体指导作用》、《试论我国新的会计模式的理论基础及其基本结构》、《现代管理会计的新发展》、《当代会计科学发展的大趋势》、《建设项目国民经济评价的几个理论问题》、《国际管理会计简论》等相关论文并出版了专著《国际管理会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