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结合审计工作实际,最近,审计署在广泛征求审计机关和社会各界意见的基础上,制定出台了《审计署“十二五”审计工作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
^]o]'
《规划》贯彻落实了党中央、国务院对审计工作的新要求,提出了审计工作的新目标和新任务,吸纳了近年来审计工作发展的新经验,并适当前瞻了“十二五”时期审计理论和实践发展的新趋势。 w]X~I/6g
《规划》强调,“十二五”期间,审计工作要紧紧围绕科学发展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把推进法治、维护民生、推动改革、促进发展作为审计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发挥审计保障国家经济社会健康运行的“免疫系统”功能,审计工作在服务经济社会科学发展,促进深化改革和民主法制建设,维护国家安全和促进反腐倡廉建设,推动深化改革和完善国家治理方面迈上新台阶;审计工作法治化、规范化、科学化和信息化建设迈上新台阶;审计队伍建设迈上新台阶;符合中国国情、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理论和制度建设迈上新台阶。 w G[X*/v
《规划》提出,要着力构建财政审计大格局,对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建设项目、特殊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事项、重大突发性公共事项、国家重大政策措施的执行实行全过程跟踪审计;积极开展信息系统审计;认真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进一步深化经济责任审计。 YbB8D-
《规划》要求,要进一步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法治化建设、信息化建设、理论建设和文化建设,夯实审计事业可持续发展的根基;坚持以人为本,改革创新,以品格为核心、能力为重点、作风为基础、业绩为导向,全面提高审计人员依法审计能力和审计工作水平。 9Slx.9f
附:审计署“十二五”审计工作发展规划全文 b7Jk{x #u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充分发挥审计在推动科学发展、促进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的作用,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结合审计工作实际,制定审计署“十二五”审计工作发展规划。 NF&R}7L
一、审计工作的指导思想。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灵魂和指南,紧紧围绕科学发展这一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一主线,牢固树立科学的审计理念,坚持“依法审计、服务大局、围绕中心、突出重点、求真务实”的审计工作方针,认真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全面监督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和效益,在推进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 unKTa*U^q
二、审计工作的总体目标。把推进法治、维护民生、推动改革、促进发展作为审计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发挥审计保障国家经济社会健康运行的“免疫系统”功能,努力实现“十二五”期间,审计工作在服务经济社会科学发展,促进深化改革和民主法制建设,维护国家安全和促进反腐倡廉建设,推动深化改革和完善国家治理方面迈上新台阶;审计工作法治化、规范化、科学化和信息化建设迈上新台阶;审计队伍建设迈上新台阶;符合中国国情、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理论和制度建设迈上新台阶。 8X!^ 2B}J
三、审计工作的主要任务。认真贯彻落实审计法和审计法实施条例,进一步加强审计监督,自觉把审计工作作为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推进民主法治,维护国家安全,保障国家利益,促进国家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R*UPa
——继续坚持以真实性、合法性审计为基础,加大查处重大违法违规和经济犯罪问题的力度,促进反腐倡廉建设,强化对权力的监督与制约。 RX}6H<5R
——加强对中央重大方针政策和宏观调控措施贯彻落实情况的跟踪审计,促进政令畅通,保障各项政策措施落实到位。 iIji[>qz
——加大对国家信息化建设情况的审计力度,建立和完善电子审计体系。 fiqeXE?E
——全面推进绩效审计,促进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财政资金和公共资源管理活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促进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推动建立健全政府绩效管理制度,促进提高政府绩效管理水平和建立健全政府部门责任追究制。 uoR_/vol8
——注重从体制、机制、制度层面发现和分析研究问题,提出审计意见和建议,促进政策、法律、制度的落实和完善。 \M(0@#-$C
——关注国家财政安全、金融安全、国有资产安全、民生安全、资源与生态环境安全、信息安全,揭示存在的风险,提出防范和化解风险的对策性建议,切实维护国家利益和国家安全。 pt<!b0G
四、探索创新审计方式和方法。深入总结审计实践经验,不断探索符合我国发展实际的审计方式和方法。 $50A!h
——着力构建财政审计大格局。整体谋划、系统安排财政审计项目,按照清晰统一的审计目标,对审计内容、审计重点、审计资源、组织实施和成果利用进行统筹管理,提高审计质量,提升审计工作报告和审计结果报告的层次和水平。 ce!0Ws+
——深化多种审计类型的有效结合。坚持预算执行审计与决算(草案)审签相结合,财政财务收支真实、合法审计与绩效审计相结合,经济责任审计与财政、金融、企业审计等相结合,审计与专项审计调查相结合。坚持揭露问题与促进整改相结合,审计监督与其他部门监督、舆论监督相结合。通过结合,协调各种资源和要素,更加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审计的总体需求,切实提高审计的效果。 6,*hzyy}Qu
——深化预算执行审计,全面开展部门决算(草案)审计,力争2012年底前建立决算(草案)审计制度。 4<f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