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财务报告目标 ])NQzgS 财务报告目标是财务会计系统的核心和灵魂。包括:(1)提供与财务报告使用者决策相关的会计信息; q2~@z-q)b (2)反映企业管理者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 xy[aZr
|
二、会计基本假设: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货币计量。 wj<fi 会计基础:权责发生制 fy|$A@f
为了弥补权责发生制的局限性,我们现代会计编制了现金流量表,现金流量表就是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编制的会计报表,弥补了权责发生制的局限性。 `ehcj
G1nY
|
三、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wOs t). 可靠性、相关性、可理解性、可比性、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及时性 8X
dgtYm
|
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zM2_z
| 1.可靠性 X6SWcJtSw
| 企业的会计核算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为依据来进行会计处理,可靠性要求会计信息要保持完整和独立。如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KetNFwbUf
|
【总结】符合可靠性要求: nb}rfd. A.企业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为依据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 7
FGi+ B.如实反映符合确认和计量要求的各项会计要素及其他相关信息 :SvgXMY@ C.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内容完整 zX}t1:nc D.包括在财务报告中的会计信息应当是中立的,无偏的 ~l"]J'jF"H
|
2.相关性 /mCE=
| 提供决策相关的信息:具有反馈价值和预测价值。 o3=pxU* 如:投资性房地产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持续计量,体现了相关性。 V3<H8pL
|
3.可理解性 JBt2R=
| 会计信息应当清晰明了,便于理解和使用。 OV,t|
|
4.可比性 yttaZhK^u
| 1.横向可比:不同企业相同会计期间的会计信息应具有可比性。 db`L0JB 2.纵向可比:同一企业不同时期的会计信息应具有可比性。 0Tq=nYZA 要求企业采用的会计政策在前后各期保持一致,不得随意改变。但是,在下述两种情况下,企业可以变更会计政策,一是有关法规发生变化,要求企业变更会计政策,二是改变会计政策后能够更恰当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VHqHG`}:
|
【总结】不违背可比性要求: T1=T 1.如果固定资产所含经济利益的预期实现方式发生了重大改变,企业应当相应改变固定资产折旧方法 2v?fbrC5c 2.鉴于2008年开始执行新准则,将发出存货计价方法由后进先出法改为先进先出法 xY>@GSO1 3.由于固定资产购建完成并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将借款费用由资本化改变为费用化核算 X_aC$_b 4.某项专利技术已经丧失使用价值和转让价值,将其账面价值一次性转入当期损益 uJ
T^=Y 5.因客户的财务状况好转,将坏账准备的计提比例由应收账款余额的30%降为10% ,u_ Z0S M 6.因追加投资,使原投资比例由50%增加到80%,而对被投资单位由具有重大影响变为具有控制,故将长期股权投资由权益法改为成本法核算 Dbl+izF3 7.因减持股份,使原投资比例由90%减少到30%,而对被投资单位由具有控制变为具有重大影响,将长期股权投资由成本法改为权益法核算 xTg=oq
|
5.实质重于形式 1U6z2i+y
| 实质重于形式要求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者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应仅以交易或者事项的法律形式为依据。如果企业仅仅以交易或者事项的法律形式为依据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那么就容易导致会计信息失真,无法如实反映经济现实和实际情况。 t4v@d 融资租赁的核算、收入的确认、合并报表的编制、售后回购、售后租回、商业承兑汇票贴现时不冲减应收票据的账面价值。 Xli$4 uL
|
【总结】体现实质重于形式会计原则的有: ]+A%37 (1)融资租入固定资产视同自有固定资产核算 yXT8:2M (2)长期股权投资后续计量成本法与权益法的选择 y,s`[=CT (3)有确凿证据表明商品售后回购不是按公允价值达成的,不确认商品销售收入 #%7)a; ' 回购价是按照回购时的市价确定的,应确认商品销售收入。 TQ5*z,CkS (4)售后租回交易形成经营租赁,在没有确凿证据表明售后租回交易是按公允价值达成的,售价高于公允价值的差额应予以递延 1s/54
8wu (5)关联方交易的确定 #gsJ
tT9 关联交易中,通常情况下,关联交易只要交易价格是公允的,关联交易属于正常交易,按照准则规定进行确认、计量、报告;但是,某些情况下,关联交易有可能会出现不公允,虽然这个交易的法律形式没有问题,但从交易的实质来看,可能会出现关联方之间转移利益或操纵利润的行为,损害会计信息质量;由此可见,在会计职业判断中,正确贯彻实质重于形式原则至关重要。 W.CbNou (6)对某企业的投资占其表决权资本的40%,根据章程或协议,投资企业有权控制被投资单位的财务和经营政策,故采用成本法核算长期股权投资,纳入合并报表。 G4]( !f!Kv
|
6.重要性 I>JBGR`j
| 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反映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相关的所有重要交易或者事项。重要性需从项目的性质和金额的大小两个方面来判断。衡量信息是否具有重要性,关键看其是否导致决策上的差别,如果有差别则视为具有重要性。 <
\ EJ:
|
7.谨慎性 xM)6'= x6
| 是指在有不确定因素的情况下作出判断时,保持必要的谨慎,不高估资产或收益,不低估负债或费用。固定资产的加速折旧、对资产计提减值准备、预计负债的确认等都体现了谨慎性要求。 N> xdX5 谨慎性原则并不意味着企业可以设置秘密准备,如本年全额计提坏账准备计入当期损益,下一年收回应收账款时作为收益就属于一个典型的设置秘密准备的例子。 @8*lqV2 如:存货期末计价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固定资产采用加速折旧法、对……计提减值准备 <NWq03:&
|
【归纳】谨慎性: o2~P
vef (1)计提资产减值准备 ]p!)
8[< (2)固定资产采用加速折旧方法计提折旧 @L$!hTaP (3)企业内部研究开发项目的研究阶段支出,应当于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 5.d[C/pRw (4)在物价持续下降的情况下,发出存货采用先进先出法计价 #f<3[BLx (5)计提折旧、摊销 *}) W> (6)对于发生的相关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应及时足额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 Kv9Z.DY (7)预计负债的确认 * o{7 a$V 对于企业发生的或有事项,通常不能确认或有资产,只有当相关经济利益基本确定能够流入企业时,才能作为资产予以确认;相反,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出企业而且构成现时义务时,应当及时确认为预计负债,就体现了会计信息质量的谨慎性要求。比如计提产品质量保修费用. [h63* & (8)递延所得税。企业在进行所得税会计处理时,只有在确凿证据表明未来期间很可能获得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用来抵扣暂时性差异时,才应当确认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资产;而对于发生的相关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则应当及时足额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这也是会计信息谨慎性要求的具体体现。 /V
GI@"^v (9)计提递延所得税资产减值准备,减值因素消失时,可转回递延所得税资产。 F.),|t$\
|
8.及时性 v=d16
| 及时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得提前或者延后。 [ylRq7^e
|
四、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原则 OE*Y%*b
|
T>68 ,; p
| h8dFW"cpC
| 资产 | 负债 | 所有者权益 |
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 Bmt^*;WY+
| 定义 10_#Z~aU
| 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1Li*n6tLX`
| 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 Vh{(*p
| 是指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 R,ZG?/#uM9 利润包括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等。 Wh)!Ha} 所有者权益的确认和计量主要依赖于资产和负债的确认和计量。 3$ wK*xK t{s*,X\b
|
特征 NSM7n=
*nh
| 1)由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 1ktxG1"1 2)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 Yt?]0i+ 3)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 Wy%FF\D.Y
| 1)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 WdH/^QvTP 2)导致经济利益流出; |nE4tN#J< 3)现实的义务。 rr,w/[
|
确认 &d0sv5&s 条件 |kP utB
| 1)与该资源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4(p`xdr}K
2)该资源的成本或者价值能够可靠地计量。 G[1\5dK*uR
| 1)与该义务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出企业; /'VbV8% 2)未来流出的经济利益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 3{fg3?
|
@S=9@3m{w;
| 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 | 利得 | 损失 |
定义 f,4erTBH
| 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是指不应计入当期损益、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发生增减变动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或者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利得或者损失。 ]f0OmUHR5i
| 利得——是指由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入。 UWidT+'Sa
| 损失——是指由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出。 C!|LGzs0
|
资产 AgZ?Ry
| 【归纳】资产预期不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 #*:^\z_Jd (1)开办费用(管理费用) 'qvj[lpGr (2)待处理财产损失 vd)zvI (3)计提资产减值准备(资产减值损失) 2?SbkU/3|P (4)某项无形资产已被其他新技术等所替代并且该项无形资产已无使用价值和转让价值应当将该项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全部转入当期损益(营业外支出) [q Uv|l1 (5)车间固定资产发生的修理费用计入管理费用 J
>5 rkR@/
|
符合“资产”定义的有: aydNSgu (1)筹建期间的开办费发生时直接计入各月的管理费用 i[@13kr
(2)期末对外提供报告前,将待处理财产损失予以转销 Fn7OmxfD (3)计提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 MXa^g" (4).已霉烂变质的存货,全额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vENf3;o0 (5).已不能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无形资产,将其账面价值一次转入当期损益 B0%=! &
| 不应作为资产: 1I{8 | (1)尚未批准处理的盘亏设备 #-@uLc (2)已全额计提减值准备的固定资产 %4f.<gz~r| (3)法院正在审理中的因被侵权而很可能获得的赔偿款 ),-gy~
|
nQoQNB
| X fqhD&g
| 收入 | 费用 | 利润 |
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 tM^4K r~o,
| 定义 ~7 U~
| 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所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fum.G
{}
| 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 vj]>X4'i
| 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包括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等。 t:5-Ro
|
特征 P/dnH
| 1)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 8lL|j 2)导致所有者权益的增加; {eV8h}KIl 3)与所有者投入的资本无关。 KVJ,
a
| 1)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 Be=rBrI> 2)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 &'x~<rx 3)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 VOLj#H
| 营业外收支属于利润要素,直接计入利润中,不属于收入。 2Jio_Hk
|
确认 UhpJG O 条件 qS2Nk.e]o
| 1)与收入相关的经济利益应当很可能流入企业; d.^g#&h 2)经济利益流入企业的结果会导致资产的增加或负债的减少; dniU{v 3)经济利益的流入额能够可靠地计量。 uTxa5j
| 1)与费用相关的经济利益应当很可能流出企业; ANy*'/f 2)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结果会导致资产的减少或负债的增加; lOk8VlH<h 3)经济利益的流出额能够可靠地计量。 X
3$ W60Q
| z.!N|"4yr
|
利得、损失 EP 4]#]5
| 【归纳】属于利得、损失的有: R2gV(L(!! 利息或损失包括: +
7^p d9F. 1.计入所有者权益: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XS [L-NHG 2.计入当期损益: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J6AHc"k. (1)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 k(l2`I4V (2) 处置无形资产、固定资产产生的净收益 E5d$n*A (3) 以现金清偿债务形成的债务重组收入 jb-kg</A (4) 采用权益法核算长期股权投资,被投资单位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时投资方进行的处理 :Iv;%a0 - (5) 将持有至到期投资重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重分类日其公允价值与其帐面价值(余额)的差额 m|;(0
rft (6) 自用房地产转换为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时: r8Mx+r 公允价值 > 帐面余额的差额,计入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
dP{ 公允价值 < 帐面余额的差额,计入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iEtXv
|
?
T6K]~g 利得和损失可能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也可能先计入当期损益,最终影响所有者权益。利得和损失的会计处理如下图所示。 6t6Z&0$h~
 GWnIy6TH l |)29"_Kk5
|
注意: hTr5Q33y> ①资产的增加或负债的减少,并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交易或事项,并不一定会产生收入。 _*fNa!@hY 例如接受投资者投入一项资产,会引起资产和所有者权益增加,但它不形成收入,所以收入的定义强调了“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总流入; &0Yg
:{k$ ②收入的确认,一定会引起所有者权益的增加。 s|]g@czan
|
t'vt'[~,U P5h|* ?= %w*)7@,+- !Qe;oMqy} tcuwGs>_ 4hL%J=0: 五、计量属性 hm`=wceK
| 计量属性 kI^*
'=: Y'iX
EKwQ$?I
|
未来现金流量现值,适用于: 21uK&nVf^l (1)受捐赠的固定资产,捐赠方没有提供有关凭据的,同类或类似固定资产不存在活跃市场的,其入账价值的确定
wA"@t (2)盘盈的固定资产,同类或类似固定资产不存在活跃市场的,其入账价值的确定 K,E/.Qe\C (3)受捐赠的无形资产,捐赠方没有提供有关凭据的,同类或类似固定资产不存在活跃市场的,其入账价值的确定 4G c
M (4)确定资产可收回金额 q$Gs;gz^(
|
x sryXex;
| • 账面余额、账面净值和账面价值区别: ]pax,|+$C • 账面余额=原值 J D
\tt- 账面净值=原值-累计折旧或摊销 RP4/:sO 账面价值=原值-累计折旧或摊销-资产减值准备 &L;ocd$
|
六、财务报告
=)[m[@,c
| 财务报告 ,XD"
p1(|G N9e'jM>Oos
|
会计科目 w?Te%/s.
| 会计科目的设置: h)KHc/S A. 会计科目的设置应当和企业会计准则的要求相一致 M tN>5k c B.会计科目的设置需满足企业内部管理和外部信息需要 oaY_6 C.鉴于不同企业、不同业务特点的不同,对会计科目的设置可能有所区别 IGdiIhH~2 D.会计科目的设置需满足企业内部管理和外部信息需要 n
~t{]if"
|
【本章要点】 1K72}Gj)ZL ① 法律主体必然是会计主体,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律主体; >rSjP1-F ② 会计分期以持续经营为前提; U<Pjn)M~B ③ 会计主体假设确定了会计核算的空间范围,会计分期假设确定了会计核算的时间范围; ~wvt:E,fC ④ 由于会计分期的存在,才有了权责发生制原则。 DD|0?i ⑤ 收入和费用是企业的日常活动形成的,而利得和损失是非日常活动所形成的。 a~$XD(w^ ⑥ 利得和损失分为两种:一种是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或损失;一种是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或损失。 DJP6Z ⑦ 一般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或损失用“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科目来核算;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或损失一般用“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科目核算。 ,T/Gv;wa2
⑧ “实质”是指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形式”是指交易或事项的法律形式。 I= mz^c{ ⑨ 售后回购、售后租回实质上是一种融资行为,通常情况下,企业不能将取到的款项确认为收入。 S*h52li ⑩ 常见的体现实质重于形式要求的交易或者事项有:融资租入固定资产的会计处理;销售商品的售后回购业务、售后租回业务的会计处理;关联方关系的判断;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与权益法核算方法的选择等。 Njq}M/{U ⑪ 谨慎性要求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保持应有的谨慎,不应高估资产或者收益、低估负债或者费用。 `zd,^.i5~ 3<0b_b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