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是将那些按税法规定不能扺扣,但购进时已作抵扣的进项税额如数转出?在数额上是一进一出,进出相等。而视同销售是指企业对某项业务未做销售处理,但按税法规定应视同销售交纳相关税费,需计算交纳增值税销项税额。二者的区别主要在于:进项税额转出仅仅是将原计入进项税额中不能抵扣的部分转出去,不考虑购进货物的增值情况;视同销售销项税额是根据货物增值后的价值计算的,其与该项货物的进项税额的差额,为应交增值税。 ~XN]?5GQf
企业的货物按其来源可分为购入的货物及自产和委托加工的货物两大类。购入的货物未再加工,从理论上讲,其价值没有变化,但价格会随着市场的变化围绕着价值上下波动;而自产和委托加工的货物由于经过加工,其价值已经发生变化。按其用途可以分为对内和对外两大类。对内是指用于非应税项目、用于免税项目、用于集体福利或者个人消费等;对外是指用于对外投资、提供给其他单位和个体经营者、分配给股东和投资者、无偿赠送他人等。对内不需要考虑价值变动,而对外需要考虑价值变动。按此原则,货物在何种情况下应作为进项税额转出处理,在何种情况下应视同销售计算销项税额,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种情况: qX}dbuDE"P
TU^tW
1、购入的货物用于企业内部。比如企业将购进的货物用于非应税项目、用于免税项目、用于集体福利或者个人消费时,货物没有增值,且用于企业内部,应按历史成本计价,也不需要考虑其价格变动,因此,当货物改变用途,其进项税额不能抵扣时,只需要作为进项税额转出处理。 x %!OP\
yDl5t-0`
[例1]A企业福利部门领用生产用原材料一批,实际成本为4000元;为购建固定资产的在建工程领用生产用原材料一批,实际成本为5000元。A企业为一般纳税人,增值税率为17%.则账务处理如下: 3M5=@Fwkr
`0-m`> 1>
借:应付福利费(4000+4000×17%) 4680 _ ;v_L
vM$#m1L?
贷:原材料 4000 #EwRb<'Em
c"jhbH!u4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680 |$i1]Dr6
\n( 'KVbf
借:在建工程(5000+5000×17%) 5850 oD|+X/FK
Nc^b8&
2J
贷:原材料 5000 *HfW(C$
a-o
hS=W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850 J^e|"0d
Wl^/=I4p#
2、购入的货物用于企业外部。比如企业将购买的货物用于投资、提供给其他单位或个体经营者、分配给股东或投资者、无偿赠送他人等。在这种情况下,货物虽然没有增值,但其价格会随着市场的变化围绕着价值上下波动。由于货物已经离开企业,其价值已经实现,尽管没有作为销售处理,但应视同销售,按其价格确认增值额,并确认销项税额。 dh7)N}2
?7uStqa
3、自产、委托加工的货物用于企业内部。比如企业将自产或委托加工的货物用于非应税项目、用于集体福利或个人消费等,尽管货物没有离开企业,但其价值有增值,应视同销售,按其价格确认增值额,并计算增值税销项税额。 wHDFTIDI
_16&K}<
4、自产、委托加工的货物用于企业外部。比如企业将自产或委托加工的货物用于投资、提供给其他单位或个体经营者、分配给股东或投资者、无偿赠送他人等情况下,货物有增值,且已经离开企业,价值已经实现,因此应视同销售,按其价格确认增值额并计算增值税销项税额。 9fk\Ay1P
c"_H%x<[
[例2]A企业将自己生产的产品用于购建固定资产的在建工程,产品成本为57000元,计税价格(售价)为60000元,增值税率为17%,则会计账务处理: L>K39z~,
y0Q/B|&[
借:在建工程 67200 Qc)RrqYNGF
1Rb<(%
贷:库存商品 57000 _<&K]e@dp
A1&>L9nUx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60000×17%) 10200 1+y6W1m^R
~`Gcq"7,!
如果上述产品不是在建工程领用,而是由福利部门领用,则会计账务处理: A/W7;D
Hr64M0V3B
借:应付福利费 67200 =iQ`F$M
~N+/ZVo&y
贷:库存商品 57000 /R+]}Lt~%*
q=L*
99
S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60000×17%) 10200 GqF.T#|
lQ(BEv"2G[
如果上述产品是用于对外投资、捐赠等,也需要按计税价格计算销项税额。 8aIq#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