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2171阅读
  • 0回复

新经济环境下存货计划成本核算方法的优越性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smile
 
发帖
732
学分
1228
经验
1
精华
7051
金币
0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使用道具 0楼 发表于: 2009-01-15
摘 要:本文就新经济环境下存货实际成本核算法和计划成本核算法进行对比,并进一步列示出计划成本法的优越性。 !q1XyQX  
  关键词:实际成本核算法;计划成本核算法;经济环境 u)[i'ceQZ:  
2<E@f0BVAy  
  存货是企业生产经营中为耗用或者销售而储备的各种物资,是企业资产的主要构成内容之一,由于存货经常不断的处于耗用,销售或重置状态,因此我们可以将其喻为企业的命脉。尤其在新的经济环境下,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需要的是企业不断提高其存货流转和更新的速度,而在流通和更新过程中准确合理地核算和计量存货更是必不可少的。因而在生产和经营过程中不断寻求一种方便快捷而又不失准确合理性的存货计价方法成了每个渴求持续发展的企业的当务之急。 G2dPm}sZG  
%x8vvcO^t  
  企业会计制度规定,存货的日常核算可以按实际成本,也可以按计划成本来进行。采用计划成本进行核算时,应当按期结转其成本差异,将计划成本调整为实际成本。 q\/xx`L  
4xF}rm  
  1 实际成本核算法 6~O;t'd  
]zz%gZz  
  存货按实际成本核算的特点是:从存货的收发凭证到明细分类账和总分类账均按其实际成本计价。实际成本法一般适用于规模较小、存货品种简单、采购业务不多的企业。我们不难看出,实际成本法所强调的是“实际”,即要求在每批存货的收发存中实际成本都应形影不离的相随。当然由此而带来的记录和计量的繁重也是显而易见的,尤其是在实际发出存货时,为了解决存货的采购成本在销售成本与期末成本之间的分配问题,《企业会计准则———存货》规定可以采用的计价方法包括:个别计价法、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移动平均法、后进先出法。这几种计价方法的选择对企业损益的计算、资产负债表中有关项目的计算以及所要交纳所得税数额的计算都有直接的影响,也增加了财务部门工作的复杂性和不稳定性。所以选择一种稳健而准确的成本核算方法仍是企业不懈的追求。 s{:Thgv,9  
JYnyo$m/  
  2 计划成本核算法 (\%J0kR3[  
uBw[|,yn2*  
  计划成本法是指企业存货的收入、发出和结余均按预先制定的计划成本计价,同时另设“材料成本差异”科目,作为计划成本和实际成本联系的纽带,用来登记实际成本和计划成本的差额,同时计划成本法下存货的总分类和明细分类核算均按计划成本计价。因此这种方法适用于存货品种繁多、收发频繁的企业。如果企业的自制半成品、产成品品种繁多的,或者在管理上需要分别核算其计划成本和成本差异的,也可采用计划成本法核算。 7|k2~\@q  
a5/r|BiBK  
  采用计划成本法,其首要问题是制定好一个合理的计划成本,应从以下两个方面考虑: $+ORq3  
cv_ t2m  
  2. 1 计划成本与实际成本的构成内容相一致 xD 9ZL  
E%?> %h  
  为保持计划成本和实际成本的可比性,以考核财务部门业绩,要求计划成本和实际成本的口径一致,包括买价、运杂费和相关的税金等。 BKK@_B"  
 ]l}bk]  
  2 .2 计划成本应尽可能接近实际 `o0ISJeKp  
F$S/zh$)0  
  虽然计划成本的高低可通过材料成本差异调整为实际成本,对发生和结存存货的实际成本并无影响,但如果计划成本脱离实际成本太多,则无法随时通过计划成本与实际成本的差异考核采购部门的成果。所以在制定计划成本时,应尽可能使计划成本接近实际成本。可由企业的采购部门联合财会等有关部门参照同类存货以往实际成本,并根据物价涨幅等相关因素共同研究制定。当实际成本和计划成本发生重大差异时,应作调整。 x@*?~1ai  
%ed TW[C`  
  采用计划成本法进行存货核算的企业,其基本的核算程序如下: .Ms$)1  
TVVu_ib  
  企业应首先考察与存货成本相关的各种因素,规定存货的分类、名称、规格、计量单位和单位计划成本。除一些特殊情况外,计划单位成本在年度内一般不作调整。 JyePI:B&)j  
p\}!uS4 (  
  其次,取得存货时,应按计划单位成本计算取得存货的计划成本填入收料单中,并按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的差额,作为“材料成本差异”进行登记。 Of#"nu  
qE.3 :bQ!`  
  还有,平时领用、发出存货都按计划成本计算,月份终了再将本月发出存货应负担的成本差异进行分摊,随同本月发出存货的计划成本记入有关账户,经发出存货的计划成本调整为实际成本。发出存货应负担的成本差异应按月分摊,不得在季末或年末一次分摊。 F(`Q62o@  
Y m#io]  
  3 实例比较说明 PHMp, z8  
]YY4{E(9d  
  我们仅用材料取得和入库这一过程为例,用简单的分录来加以说明: ZU`HaL$  
4{h^ O@*g  
  实际成本法下: .uB[zJc  
hVdGxT]6  
  取得材料: gX(8V*os^  
E O "  
  借:物资采购(实际成本)×××。×× [6?x 6_M  
ceLr;}?Ws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OSfC~5P  
2<*Yq 8  
    贷:银行存款等×××。×× bd3>IWihp  
`FK qVd  
  材料入库: D=)qd@,K  
qv`:o `  
  借:原材料(实际成本)×××。×× m|[cEZxHB  
GYonb) F  
    贷:物资采购×××。×× 3*R(&O6}  
(kx>\FIK*  
  实际成本法下原材料均是以实际成本反映,所以月末不需加以调整。计划成本法下: dB Hki*.u  
_he~Y2zFz  
  取得材料: )+.AgqxI  
@^`5;JiUk  
  借:物资采购(实际成本)×××。××  LNvkC4  
hysxHOL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BbI),iP  
xRF_'|e  
    贷:银行存款等×××。×× R=W$3Ue~,  
0.#% KfQ  
  材料入库: vIFx'S~D  
&WdP=E"  
  借:原材料(计划成本)×××。×× K,*IfHi6[  
M+4S>Sjw  
    贷:物资采购×××。×× ve4 QS P  
!)c0  
  计划成本法下,要在月末进行汇总,计算材料成本差异,具体分录如下: +PO& z!F  
Lya?b  
  借:材料成本差异(超支差)×××。×× ltd'"J/r  
d_98%U+u  
    贷:物资采购×××。×× ?#__#  
~5Rh7   
  或借:物资采购×××。×× }Ub "Vb  
K=2j}IPe  
    贷:材料成本差异(节约差)×××。×× *gI9CVfQl  
dTVM !=  
  从以上对实际成本法和计划成本法的描述,可以得出如下的结论: hflDVGBW  
Kw> gg  
  在计划成本法下,材料明细账可以只记录收入、发出和结存的数量,将数量乘以计划单位成本,随时求得材料收、发、存的金额,通过“材料成本差异”科目计算和调整发出和结存材料的实际成本,简便易行。而在实际成本法下,对存货的数量、单位成本和总金额都要详细记录,增加了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C,u;l~zz  
RHq r-%  
  计划成本法虽然强调的是“计划”下的成本,但它仍是适时地关注实际成本,与实际成本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在取得存货时,将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相对比得出存货的“材料成本差异”,表面上看只是一个简单的计算过程,其实质是控制和决策过程。通过两种成本的比较,使得采购部门不断关注其计划成本,结合更多的影响因素,不断降低其采购成本,节约支出,也为制定更完善的计划成本做准备。 bre6SP@  
*kDV ^RBfq  
  在现今日新月异的经济发展浪潮中,企业面临的外界环境越来越复杂,影响企业决策的因素越来越多,并且这些因素的稳定性越来越差。那么企业可以将各种变化融入到计划成本中去,年度末结合各种影响因素的变化制定新的更接近于实际的计划成本。而不必为在各种计价方法中做出选择而绞尽脑汁。 U9AtC.IG!  
SHC VjI6  
评价一下你浏览此帖子的感受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温馨提示:欢迎交流讨论,请勿纯表情!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