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中的工程项目伦理风险,是指在工程项目的经营、管理活动中有关利益主体在追求自身利益的同时,未受伦理的约束而使项目发生损失的可能性。一般而论,所有权不完整、委托代理关系及信息不对称、人的逐利性、市场的不完善、项目组织结构与组织文化建设以及法律法规的漏洞等都可能产生工程项目伦理风险,而且诸多因素的相互作用和影响使这一问题变得更为复杂。为识别和规避工程项目伦理风险、建立有效的防范体系,需要对我国当前工程项目伦理风险的产生机制进行详细分析。 q[(1zG%NbA
一、利益的驱动性是伦理风险产生的前提 [r1dgwh8
T037|k a{
经济学的基本假设就是理性人假设。该假设认为,现实生活中的人都是理性的,经济人在一切经济活动中的行为都是合乎理性的,都以利己为动机,力图以最小的代价去追逐和获得自身最大的利益。在工程项目的各个阶段,参与项目的各个利益主体(尤其是处于信息优势地位的利益主体)为了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可能会采取违反伦理道德的行为,从而给其他参与项目的经济主体的利益或项目本身带来巨大的风险(伦理风险)。事实上,由于利益的内在驱动性,经济主体根据经济活动的变化,权衡利弊做出有利于自己的决策(伦理这时不是他的决策要素),将会形成一种自组织系统。基于此,追求自身利益将成为参与项目的有关利益主体不可遏止的行为。而始终存在的市场竞争的压力又可能使这种追求成为持久不息的动力。更重要的是,这种动力是内在的而不是外在的,是持久的而不是一时的,是自觉争取的而不是靠强制力量推行的,它为工程项目伦理风险的产生提供了基本的前提。 8@/MrEOW#
_UV_
n!R
理性人假设在企业中的体现就是利润最大化假设。如果我们把项目投资人、项目承建人都看成企业,那么项目投资人、项目承建人为实现其最大化的利润以及在实现最大化利润的过程中,伦理将是一个约束力不强的外部约束,特别是对尚处于经济转轨期、制度改革滞后、市场发育不完善、信息生成成本和监督成本过高的我国来讲,企业的决策又大多是在剔除伦理因素以后进行的。因此,对企业不伦理行为的控制将很难进行,伦理风险的产生将难以避免。 Xp9 ]
9H.
WWTRB +1>
二、委托代理关系及信息不对称是伦理风险产生的关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