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我国所处的经济、政治、社会等环境不同,我国会计报告所提供的会计信息与国际会计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但随着国际交流与合作、国际贸易与跨国公司的发展,越来越要求会计信息在国际范围内具有可比性和可理解性。因此,进入80年代以来,我国的会计工作者在会计改革方面做了大量的探索,我国会计正在逐步与国际会计协调,这是今后会计改革的一大趋势。 M2%@bETJ
一、国际会计协调的涵义 EUSM4djL
j+3\I>
所谓国际会计协调是指对各国会计规范和会计信息的差异程度加以限制,从而增加会计信息在国际范围内的可比性的过程。对此范畴完整、正确的认识,须把握以下几点: F,vkk{Z>
X!h>13fW
1.国际会计协调不是国际会计标准化,而是指各国会计规范和会计信息向接近的或一致的方向努力。国际会计标准化,即全球共用一个统一的会计与报告标准,这是不可能实现的。 +~=a$xA[C
sd4eG
2.国际会计协调的目的是追求会计信息在国际范围内的可比性和可理解性。会计信息最终体现在财务报告上,而财务报告提供的主要是财务会计的信息,因此,对国际会计协调的对象主要是财务会计而不是管理会计。财务会计的目的是为了向信息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会计信息,为了满足多方面信息需求者的需要,各国大都建立了一套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来约束企业的财务会计和报告。要使各国企业间的财务会计信息有可比性和可理解性,就必须对各国会计准则和制度进行协调。因此,国际会计协调的直接对象和内容是协调各国的会计规范。 B-g uz[v
k*_Gg
3.国际会计协调是建议性的,而不是强制性的,它是参与协调的各国共同协商的结果,它的最终方向是使先进的会计理论和方法在世界范围内得到推广和应用。 `N[@lV\xp!
9o,Eqx4J
二、国际会计协调的主要形式 TJYhgna
(pH)QG
国际会计协调的方法和形式虽然很多,世界各国采用的协调方式也各不相同,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种形式: bEF2-FO
09McUR@
1.国际准则协调。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作为民间性的组织制订国际会计准则,然后依靠自己技术上的权威性和有关国际组织的协助在全球范围内发挥影响。 3^KR{N p
9{(q[C5m
2.政府组织协调。国际或地方性的政府间的组织在协调制订统一会计规则后,以政府间的协议或立法的形式责成各成员国遵守。 .?:#<=1
r?)1)?JnHe
3.会计教学协调。会计教育研究机构推动国家间的会计协调。 ]6(%tU
8}yrsF#
三、我国国际会计协调中存在的问题 IS"[<
,~7~ S"
近年来,我国会计正在致力于国际会计的协调工作,颁布了一系列的会计法规、具体会计准则和会计工作规范等。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在会计协调中仍有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 f5//?ek
"(jD*\8x
1.认识上存在两种值得注意的倾向。一是过分强调有中国特色,过分强调自己的做法;另一方面是过分崇洋,考虑问题时总以西方会计为标准,认为国外会计什么都好,我们自己的会计什么都不行。 1Z 0Qkd(
>}wFePl
2.在国际会计协调方面存在单向协调倾向。表现为一味地学国外的而不考虑把我国好的东西介绍到国外,其结果是我们越来越依靠别人,总给人一种会计落后的形象,不利于我国会计自身的发展。 e<+)IW:
V|A)f@ Fs
3.我国目前缺乏对国外会计进行系统和有效研究、介绍的组织者。国内虽然有不少会计学者也在不断地研究西方的著述,但是,几乎完全是靠个人兴趣,研究结果零散,不系统,很难普及推广。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