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资本市场的非有效性对公司股利政策的影响 JM-ce8U
@ZkAul0@
公司股利政策是研究公司是否应该发放股利,发放多少股利,以什么方式来发放,股利的增长率为多少等问题。已有的股利理论较多,但均不能统一解释这些现象,所以“股利分歧”被称为是十个最重要的未解决的金融问题之一。行为金融则从投资者心理偏好的角度提出了自己对股利现象的解释,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K<;WIWH
n*i'v tQ8
(一)对投资者“股利偏好之谜”的解释 T$^>Fiz{Se
-)OkG#J@
历史以来,股利比资本收益具有更高的税率,这意味着股票回购相对于股利支付是一个帕累托提高的行为,但是为什么投资者看上去更喜欢股利呢?行为公司财务根据行为人的自我控制、心理账户和避免后悔理论三个心理基础,对投资者为什么喜欢股利提出了一些行为学的解释。1.股利的发放有助于设立简单的规则而克服人们的自我控制问题,防止人们过分花费他们的财富。2.投资者对不同来源的资金存在着心理账户的现象,通过一个明确的股利支付,投资者可以非常容易将收益从损失中分离出来,由此增加了他们的效用。3.通过支付股利有助于投资者避免后悔。具体来说当公司不支付股利时,为了提供资金用于消费,投资者不得不卖掉股票。如果股票随后上涨得很高,投资者会感觉到强烈的后悔,因为这是来自于采取行动带来的后悔;而当公司支付股利时,消费者能用它来进行消费而无需卖出股票,如果随后股价上升时,将不会引起投资者强烈的后悔,因为这是由于没有采取行动所带来的后悔。 >6[ X }
.)@tXH=}+
(二)对公司是否支付股利的解释 &:;;u\
TG63
BakerandWurgler(2003a)年提出了一个“股利迎合理论”,其主要内容是:如果管理者目的在于最大化公司的短期价值,他们将会朝着投资者喜好的方向来改变他们的股利政策。当投资者偏好支付股利时,管理人员也会宣布支付股利;反之当投资者不喜欢支付股利时,管理人员也会随之停止支付股利。因此,股利政策的改变反映了投资者在支付股利和不支付股利的公司之间情绪偏好的相对改变,公司可以利用股利政策来促进在市场上对自己股票的需求。为了检验他们理论的正确性,BakerandWurgler随后作了一个实证研究,实证结果确实符合所谓的“股利迎合理论”。 ]fADaw-R
,B~lwF
9
股利迎合理论能解释股票市场上整体股利支付情况的变化趋势,但对股利为什么是粘性的,为什么同一时期大型成熟公司和成长性公司在股利发放上明显不同等常见的股利支付现象不能做出解释,这也是其局限处所在。也许管理层在制定股利政策时要考虑多个因素,市场因素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 #A/]Vs$
RCh$j&Tn
(三)如何决定股利支付的数量 v*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