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识别固定资产修理业务会计造假的主要内容 Z B$NVY
对固定资产进行有计划的和及时的修理所发生的费用支出可以分为两类:大修理费用和中小修理费用。在具体审查时,应分别这两类费用进行审查,审查的主要内容包括: fQO
""qh
(1)审查企业是否建立了固定资产维修制度,并订出了维修的质量标准。 ]hL:33
(2)审查固定资产大修。 .+HcA x{/2
主要审查企业是否编制了大修理计划,大修理费用的核算是否正确,有无将属基建工程的投资性支出列入大修理费用的现象。 **n y!
(3)审查固定资产日常修理。 ncj!KyU
主要审查企业固定资产正常维修是否正常,有无浪费或把其他单位的修理费支出计入本单位的现象,有无必要的日常维修费用审批手续。 B>, A(X&
2.几类典型的固定资产修理业务会计造假行为的审查 q=+wI"[
(1)针对固定资产修理业务和支出不真实的审查业务。 0X#+#[W
主要表现为假借固定资产修理及其支出之名,进行某些不正当活动。 qEZ!2R^`G
审查人员应通过审阅“生产成本”、“待摊费用”、“管理费用”等生产或经营费用的明细账来查找奇异的数字、业务内容等,从而发现问题的线索或疑点。然后调阅有关的会计凭证及其所附原始凭证等有关会计资料,必要时还可以进行调查询问,从而查证问题。 }1Z6e[K?
(2)针对固定资产修理费用列支不合理的审查业务。 WU7cF81$
主要是将应列入期间费用的列入了制造费用,或者将应列入审查制造费用的却列入了期间费用;对修理费用发生不均衡、数额较大的,未采用待摊或预提的办法,而是于支付时一次列入有关费用;对待摊或预提费用的处理不正确。 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