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会计师考试审计考试辅导重点总结(四),如果注册会计师通过这些程序发现某些未入帐的应付帐款,应将有关情况详细记入审计工作底稿,然后根据其重要性确定是否需建议被审计单位进行相应的调整。 l^GP3S
$`ZzvZ'r
(5) 验明应付帐款在资产负债表上的披露是否恰当 7SD Fz}
五 固定资产和累计折旧的审计 :y*NM,s
一、固定资产的审计 6E(Qx~iL
1.固定资产的审计目标 o#) {1<0vg
固定资产的审计目标一般包括确定:固定资产是否存在:固定资产是否归被审计单位所有:固定资产及其累计折旧增减变动的记录是否完整;固定资产的计价和折旧政策是否恰当;固定资产的期末余额是滞正确;固定资产在会计报表上的披露是否恰当。 'c2W}$q
2. 重要的实质性测试 **9x?s
(A)索取或编制固定资产及累计折旧分类汇总表。 Zl 9aDg
汇总表包括固定资产与累计折旧两个部分。 E )Gw0]G
固定资产部分。 4[Z\
?[
a. 期初余额。注册会计师对其审计应分为三种情况;第一,在连续常年审计情况下,应注意与上年审计工作底稿中的固定资产和累计折旧的期末审定数核对相符;第二,在被审单位变更委托会计师事务所时,后任应借调,参阅前任注册会计师有关工作底稿;第三,如果被审单位以往未经注册会计师审计时,注册会计师应对期初余额进行较全面的审计。 k@zy
b. 本期增加 oSiMpQu08
c. 本期减少 Lbe\@S
d. 期末余额 &'cL%.
累计折旧部分包括:折旧方法、折旧率、期初余额、本期增加、本期减少和期末余额。 !!@A8~H
"合计栏"是固定资产累计折旧的余额汇总数,应与总帐和会计报表项目的有关数据核对相符。 +$4(zPs@
(B)根据被审计单位业务的性质,选择以下方法对固定资产实施分析性复核测试审计程序: 'z76Sa
(1) 计算固定资产原值与本期产品产量的比率,并与以前期间比较,可能发现闲置固定资产或已减少固定资产未在帐户上注销的问题; `E+Jnu,jC
(2)本期计提折旧额/固定资产总成本。将此比率同上期比较,旨在发现本期折旧额计算的错误; =qN2Xg/
(3)累计折旧/固定资产总成本。将此比率同上期比较,旨在发现累计折旧核算的错误; s { #3r
(4) 比较本期各月之间、本期与以前各期之间的修理及维护费用,旨在发现资本性支出和收益性支出区分上可能存在的错误; CYOI.#m2
(5)比较本期与以前各期的固定资产增加和减少。由于被审计单位的生产经营情况在不断地变化,各期之间固定资产增加和减少的数额可能相差很大。注册会计师应深入分析差异,并根据被审计单位以往和今后的生产经营趋势判断差异产生的原因是否合理; kEwaT$
(6) 分析固定资产的构成及其增减变运情况,与在建工程、现金流量表、生产能力待相关信息交*复核,检查固定资产相关金额的合理性和准确性。 _zlqtO
(C) 审计固定资产的增加 EY*(Bw
审计固定资产的增加,是固定资产实质性测试中的重要内容。固定资产的增加有购入、自制自建、投资投入、更新改造增加、债务人抵债增加等多种方式。审计中应注意: V5+SWXZ
a.对于外购固定资产,通过核对购货合同、发票、保险单、发运凭证等文件,抽查测试其计价是否正确,授权批准手续是否齐备,会计处理是否正确。如果是房屋,还应检查契税的会计处理是否正确; SGb;!T*
b.对于在建工程转入的,应检查竣工决算、验收和移交报告是否正确,与在建工程相关的记录是否核对相符,资本化利息金额是否恰当;对已经在用但尚未办理端工决算的固定资产,检查其是否已经暂估入帐,并按规定计提折旧;竣工决算完成后,是否及时调整; mF` B#
c. 对于投资者投入的,应检查入帐价值与投资合同中关于固定资产作价的规定是否一致,须经评估确认的是否有评估报告并经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等确认,交接手续是否齐全; (c0A.L)
(D) 审计固定资产的减少 %X#zj"
审计固定资产减少的主要目的就在于查明业已减少的固定资产是否已做相应的会计处理,其要点为: pv|Pm
a. 审查减少固定资产的授权批准文件; r0p w_j
b.审查因为同原因减少固定资产的会计处理是否符合有关规定,验证其数额计算的准确性; d%l{V6
c.结合固定资产清理和待处理固定资产净损失科目,抽查固定资产帐面转销额是否正确; %%(R@kh
9
d.审查是否存在未做会计记录的固定资产减少精业务;
hW{j\@R
8XbA'% o
vJAZ%aW
3u%{dG a
(E) 审查固定资产的所有权 UK9@oCIB
(F) 实地观察购入的固定资,以确定其存在性 fw ,\DFHO
(G)确定固定资产是否已在资产负债表上恰当披露 *~w[eH!!
会计报表附注通常应分类别披露固定资产在本期的增减变动情况,以及用作抵押、担保和本期从在建工程转入数、本期出售固定资产数、本期置换固定资产数等情况。 xsWur(> ]
六 累计折旧的审计 Y*mbjyt[?X
1.累计折旧的审计目标 A?Bif;
固定资产累计折旧审计的主要目标在于确定:折旧政策和方法是否符合国家有关的财务会计制度,是否一贯遵循;累计折旧增减变动的记录是否完整;折旧费用的计算、分摊理否正确、合理和一贯;累计折旧的期末余额是否正确;累计折旧的披露是否恰当。 y
%
:4b@<
2. 累计折旧重要的实质性测试程序 '_|h6<.k[
(1)获取或编制固定资产及累计折旧分类汇总表,复核加计正确,并与帐数和明细帐合计数核对相符。 ySI~{YVM
(2)审查被审计单位制定的折旧政策和方法是否符合国家有关财务会计制度的规定,确定其所采用的折旧方法能否在固定资产使用年限内合理分摊其成本,是否前后期一致。 >0Q|nCx
(3) 对累计折旧进行分析性复核: mPq$?gdp
a.对折旧计提的总体合理性进行复核,是测试折旧正确与否的一个有效办法。计算、复核的方法是用应计提折旧的固定资历产乘本期的折旧率。计算之前,注册会计师当然应对本期增加和减少固定资产、使用年限长短不一的和折旧方法不同的固定资产作适当调整。如果总的计算结果和被审计单位的折旧总额相近,且固定资产及累计折旧的内部控制较健全时,就可以适当减轻累计折旧和折旧费用的其他实质性测试工作量。 [@yV!#2
b. 计算本期计提折旧额占固定资产原值的比率,并与上期比较,分析本期折旧计提额的合理性和准确性。 bn
|zl!Pq
c. 计算累计折旧占固定资产原值的比率,评估因定资产的老化率,并估计固闲置、报废等原因可能发生的固定资产损失。 H'Yh2a`!o
(4) 审查折旧的计提和分配。 n3J53| %v
(5) 将"累计折旧"帐户贷方的本期计提折旧额与相应的成本费用中的折旧费用明细帐户的借方相比较,以查明计提折旧金额是否已全部摊入本期产品成本或费用。 3fN.bU9_
(6) 结合固定资产审计,确定其折旧的计提是否正确无误,并追查至固定资产登记卡。特别应注意有无已提足折旧的固定资产继续超提折旧的情况1和在用固定资产不提或少提折旧的情况。 `/Y{ l
(7)对于因资产评估调整累计折旧的,取得有关资产评估报告和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等的确有关资产评估报告和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等的确认文化,检查其会计处理是否正确。 JN7k 2]{
(8) 验明累计折旧的披露是否恰当。 6 uKTGc4
会计报表附注通常应分类别披露累计折旧在本期的增减变动情况。 K~ ;45Z2
第六节、其他相关帐户审计 cQ9q;r`%
第十二章 生产循环审计 l<M'=-Y
本章为重点与难点章,属于审计实务。考点主要围绕存货项目的审计目标和存货的分析性复核、监盘、计价、截止实质性测试程序等相关内容。考生要了解生产循环的特性,理解内部控制测试和交易的实质性测试,掌握主要账户的审计目标和重要的实质性测试审计程序。历年考试在本章主要出客观题、简答题和综合题5分至10分。2001年财务报表审计综合题中涉及到生产循环的内部控制测试和存货清查的审计问题。历年财务报表审计的综合考题必涉及存货项目的测试。预计2002年本章命题为客观题、简答题或综合题。要求考生要将审计理论与生产循环的审计实务联系考虑,根据审计重要性理论,考虑重要报表项目的实质性测试,以及存在的问题对审计报告意见类型的影响。理解生产循环内控测试,掌握重要账户重要的实质性测试程序。 )BRKZQN
基本内容 1sYEZO;
1. 理解生产循环的特点 )7_"wD`
z
2. 理解生产循环的内部控制及控制测试 DY[$"8Kxcp
3. 理解生产循环的交易实质性测试 Nj("|`9"
4. 理解存货成本审计 y8fsveX
5. 掌握分析性复核 sXNb }gJ
6. 掌握存货监盘 ,t1abp{A
7. 掌握存货计价审计和截止审计 ~on(3|$
8. 理解应付工资审计 g2unV[()_
9. 了解生产循环其他相关帐户审计 #r3l[bKK
生产循环的关键控制点与控制测试 QBR=0(giF
主要业务活动 关键控制点 可能的错报 可能的控制测试 #A]-ax?Qc}
1.计划和控制生产 由生产计划和控制部门批准生产单 生产可能过剩 询问有关批准生产单的程序 fxgr`nC
2.发出原材料 按已批准生产单和签字的发料单发出原材料 未经授权领用原材料 审查发料单,并将其与生产单比较 .7n\d55a
3.加工生产产品 使用计工单记录完成生产单耗用的直接人工小时 直接人工小时可能未记人生产单 观察计工单的使用和计时程序 A&>.74}p
4.转移已完工产品到产成品库 产成品仓库人员收到产品是在最后一张转移单上签字 产成品人员可能声称未从生产部门收到产品 审查最后一张转移单上的授权签名 PTj&3`v
5.储存产成品 (1)仓库加锁并限制只有经授权的人才能接近;(2)使用签字的转移单控制生产部门之间产品的转移 (1)存货可能从仓库中被盗;(2)在产品可能在生产过程中被盗 观察保安程序;审查转移单 3"F`ZJ]=
6.确定和记录制造 成本 (1)管理当局批准制造费用分配率和标准成本;及时报告和调节差异;(2)将编制分录所使用的资料与每日生产活动报告的资料相调节;(3)将编制分录所用的资料与已完工生产报告资料相调节 (1)可能使用不适当的制造费用率和标准成本;(2)可能未记录制造成本分配给在产品;(3)可能未结转已完工产品的成本到产成品 审查成本确定 ETB6f
7.保持存货余额的正确性 定期独立盘点存货并将其与账面数量比较 帐面存货数量可能与实际数量不一致 观察定期存货盘点和审查帐务处理 \W%UZs
dDnf^7q/
ngGO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