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金流量表的编制方法有两种:一是直接法,以销售(营业)收入的收现数为起算点,然后将其他收入与费用项目的收现数、付现数分别列出,以直接反映最终的现金净流量。二是间接法,以本年净利润为起算点,调整不涉及现金收付的各种会计事项,最后也得出现金净流量。 +v:]#1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现金流量表》规定:企业应采用直接法报告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常见的直接法有工作底稿法和“T”形账户法,这两种方法都是以企业年度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有关项目本年度的发生额为依据,通过编制调整分录,将企业全年的收入、费用各支出以及资产负债表项目的变化重新调整为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的现金流量,以确定企业全年业务活动对现金流量产生的影响,为报表使用者提供决策所需的信息。 |v5
ge3-
%<[{zd1C-
(1)工作底稿法。 9F?-zn;2s
[{Q
$$aV1
采用工作底稿法编制现金流量表,就是以工作底稿为手段,以损益表和资产负债表的数据为基础,对每一项目进行分析并编制调整分录,从而编制出现金流量表。 0a#v}w^*
M X7Ix{
在直接法下,整个工作底稿纵向分成三段:第一段是资产负债表项目,其中又分为借方项目和贷方项目两部分;第二段是损益表项目;第三段是现金流量表项目。 yWE\)]9
p]
/[ji
工作底稿横向分成五栏,在资产负债表部分,第一栏是项目栏,填列资产负债表各项目;第二栏是期初栏,用来填列资产负债表的期初数;第三栏是调整分录的借方;第四栏是调整分录的贷方;第五栏是期末数,用来填列资产负债表的期末数。在损益表和现金流量表部分,第一栏也是项目栏,用来填列损益表和现金流量表项目部分;第二栏空置不填;第三栏、第四栏分别是调整分录的借方和贷方;第五栏是本期数,损益表部分这一栏数字应和本期损益表数字核对相符,现金流量表部分这一栏的数字可直接用来编制正式的现金流量表。采用工作底稿法编制现金流量表的程序是: ~K99DK.
yFQaNuZPC
第一步:将资产负债表的期初数和期末数过入工作底稿的期初数栏和期末数栏。 H$ g*
a?8)47)
第二步:对当前业务进行分析并编制调整分录。 +R HiX!PG
\=mLL|a
第三步:将调整分录过入工作底稿中的相应部分。 yjH'<
\_6
第四步:核对调整分录,借贷合计应当相等,资产负债表期初数加减调整分录中的借贷金额后应当等于期末数。 |yzv o"3
%#eQN
~
第五步:根据工作底稿中现金流量表项目部分编制正式的现金流量表。 =Y6W
Qf
&=$f\O1Ty
(2)“T”形账户法。 N:k>V4oE
,|>>z#Rr(n
采用“T”形账户法,就是以“T”形账户为手段,以损益表和资产负债表数据为基础,对每一项目进行分析并编制调整分录,从而编制出现金流量表,采用“T”形账户法编制出现金流量表的程序如下: SK^(7Ws~0
VBF:MAA
第一步:为所有的非现金项目(包括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项目)分别开设“T”形账户,并将各自的期末期初变动数过入该账户。 )T^wc:
rqdN%=C
第二步:开设一个大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T”形账户,每边分为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三个部分,左边记现金收入,右边记现金支出,其他账户一样,过入期末期初变动数。 y
5=rr3%v
SE@TY32T
第三步:以损益表项目为基础,结合资产负债表分析每一个非现金项目的增减变动,并据以编制调整分录。 wVnmT94
B)1(
第四步:将调整分录过入“T”形账户,并进行核对,该账户借贷相抵后的余额与原过入的期末期初变动数应当一致。 Q
^nfD
z=g!mVK5
第五步:根据大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T”形账户编制正式的现金流量表。 vM5/KrW
S.1>bs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