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J\&t4q
按照正常的教育年限推算,1991年、1992年应该是第一批“70后”CFO大学毕业的时间,而他们的职场起点恰好与中国资本市场的诞生时间高度重合。这使得他们第一次看到了看似琐碎的财务工作更具价值的延伸方向。 iu'r c/=V
比如,金磊最终成为中国最早的外资投资银行财务总监的原动力就来自于其与资本市场的第一次亲密接触。 7=4V1FS6i
说来有趣,1992年即将从厦门大学会计专业毕业的金磊得到一个买认购证的机会。当时中国资本市场刚刚兴起,南方出现一股买认购证的热潮。金磊与同学一起排队买认购证,“小赚了一把”,挣了2000多块钱。这是金磊从资本市场掘得的第一桶金,并由此对整个职业生涯造成了影响,成为促使他1994年从浙江粮油储运公司辞职来到上海并最终进入中创的原动力。 m6
a@Y<
“我当时的目标很清晰,从国企到私企到四大再到外企,最终能够更深层次的接触资本市场的神经系统。从国企辞职来到上海和后来从私企进入安永是我实现目标的两个重要转折点。”安永工作期间,由于大量接触各种行业的跨国公司,熟悉其财务系统和管理方式,使得金磊建立起了对整个财务管理的概念,这也为金磊进入目前的公司奠定了一个必不可少的基础。在目前的工作中,金磊的工作集中在财务管理和帮助公司及客户资本运作两个方面。中创是最早进入中国的外资投行,也是比较少的几个将总部从美国迁到中国的外资投行之一,而金磊作为外资总公司的财务负责人更是凤毛麟角。这可能离金磊接触资本市场神经系统的最终目标相差不是甚远了。“如果遇到比较好的投资机会,我们自己也做直接投资。我曾经比较深入地介入到一起并购交易中。”在金磊任职的三年中,中创无论是业务还是财务系统都有了很大的发展。目前中创的客户中有很多著名的跨国公司,如霍尼威尔,三菱,达能等。 LYS[qLpf
与资本市场共同成长的独特经历,使得很多“70后”CFO更愿意扮演上市操盘手的角色。 O:X|/g0Y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