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3Z/|h
曾于2009年访华的世界最大邮政和物流企业——德国邮政敦豪(Deutsche Post DHL,以下简称“DPDHL”)CEO安澎(Frank·Appel)在香港预测,实体经济将在2009年后王者再临,而这也正是德国邮政敦豪进行业务剥离的行业权重假设前提。与此同时,他指出聪明的做法是,若货运出现回升,要保证能把握住。现在看来,这位出身于麦肯锡咨询的CEO所做的判断非常准确。 (j>a?dKDS
一年之后,恰逢加入公司业已满一年的德国邮政敦豪CFO劳伦斯A.罗森(Lawrence A. Rosen)来京,这次他带来的是完全印证安澎结论的故事。在接受《首席财务官》杂志专访时罗森表示,过去的时间里他们做的最大的工作就是重组和内部调整。从发布的最新业绩来看,DPDHL这只年营业收入超过460亿欧元的“恐龙”正在迅速发生变化,他正在利用几乎所有的改进手段来让自己跑得更快、更敏捷。 3fdx&}v/
断臂重组 p h5rS<
2010年11月9日,DPDHL宣布,受益于全球边境运输业务的上涨,该公司第三季度盈利飙升,实现连续第三个季度盈利。数据显示,其第三季度净盈利为2.26亿欧元,高于此前彭博社所采集的五位分析师平均预测的2.15亿欧元。 nogdOGo
这与之前的景象形成鲜明对比,去年同期DPDHL亏损8300万欧元。而在两年之前的2008年11月,德国邮政全球网络宣布由于快递业务部门受到了宏观经济状况恶化的严重冲击,将关闭在美国的大多数国内航空和地面快递业务部门。 ^/`W0kT
罗森表示,全球经济复苏是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尤其是在西欧和北美之外的地区,经济增长迅猛。除此之外,公司内部的变革更为重要。“我们在过去的一年中进行了一系列的整合活动,包括退出银行业,重组快递业务,以及更改名称。” +c&oF,=}!P
和UPS的金融业务部门不同,德国邮政之前拥有的是一家真正的银行——德国邮政银行(德国最大的零售银行,2008年,受金融危机的影响,自上市后一直保持高额销售额和利润的“巨无霸”爆出巨亏,德国邮政由此做出断臂之举,宣布将出售德国邮政银行。此项决定于2009年2月25日完成。对此,罗森表示德国邮政出售邮政银行,退出金融领域是为了把精力集中到邮政、物流和快递等核心业务上。 a%FM)/oI|T
而在此之前,德国邮政已于2009年1月30日起停止美国国内快递服务,转为专注于国际快递服务。罗森表示,过去的两年中,邮政敦豪进行了一系列的业务重组,美国业务是其中之一,此外还包括英国、法国等地的国内快递业务,“因为这些地区的业务出现了亏损。” ^*-6PV#Z
实际上,DPDHL的盈利能力的确在明显好转。值得注意的是,业绩的向好并非由传统的快递、邮件项目促成,而是其全力推动的海运集箱运输货物。这也印证了之前安澎对海运市场的判断。在2010年第三季度中,海运集箱收入占其总营业收入的近一半,共录得9.56亿欧元,同比狂升62.5%。 d<,'9/a>
与荷兰邮政、瑞士德迅集团等物流巨头一样,德国邮政的成功也源于欧洲物流并购大潮,过去几年中进行了几十次收购行动。经过多年的扩张之后,DPDHL将重心逐步转移至挖掘集团内部潜力和寻求有机增长上来。为了更好的反映公司实际结构特征和业务状况,公司决定易名。2009年3月11日,德国邮政全球网络在波恩总部宣布德国邮政世界网正式更名为德国邮政敦豪(DPDHL)。 hv4om+
“我们现在的名称更好的反应了公司的业务——以邮政和物流两大支柱为基础,德国邮政和DHL两大品牌分别提供通信服务和独一无二的物流产品。比如说在德国,主要是邮政业务;而DHL,是全球知名的快递和物流品牌,囊括了DHL快递、DHL全球货运及DHL供应链解决方案等三个板块的业务。” B:?MMXB
罗森表示,这个新名称寓意了集团内部将有更明确的结构,更强的合作和流动性,为客户提供更全面的综合物流方案,而这些自改名以来正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 * |dz.Tr
新市场战略 VyF|d
?b
在宣布改名的同时,德国邮政敦豪发表了“2015年战略计划”,提出到2015年将实现高于市场水平1%~2%的增长率。对于这样一家网络覆盖220个国家的“巨无霸”来说,着实并非易事。不过罗森却对此显得信心满满。 A3su!I2S
“这首先得益于新兴市场的迅速崛起。”在退出美国国内快递市场后,中国成为DHL业务量最大的单一国家级别的市场,中国强劲的增长势头为DPDHL的发展做出了有力支撑。“其次在中东、非洲、拉美等地区,由于他们的增长水平也高于全球平均水平,因此我们的业务增长也会更快一些。”罗森毫不掩饰地表示,DHL一直非常关注在新兴市场进行投资和加强运营,利用其快速增长的机会,实现自身业务的快速增长,“迄今为止我们认为这是非常成功的战略决策。”
s28t'
早在国内快递和物流市场还相对封闭的上世纪90年代,罗森就已来过中国,截至目前罗森造访中国的次数已经有10多次了。相比之下,DHL在中国开展业务的时间还要早一些。1986年DHL和中外运联姻,成立中外运敦豪国际航空快件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外运敦豪”)。英国女皇伊丽莎白访问中国时,DHL接受英国的委托将一批重要的外交文件先期送达北京,从而名声大噪。 o$Jop"To
2002年底,德国邮政以超过189亿美元接手DHL之后,将其下属的所有快递、货运和供应链管理业务整合成为一个单一品牌——DHL。整合后的DHL看准中国市场的发展潜力,逐渐加大对中国市场的投资额。 sfo+B$4|
2003年,DHL开始大力投资中国市场,宣布在中国开展五年投资计划,投资2亿美元用于扩充在中国的服务能力;2006年,鉴于中国已经成为DHL全球网络中增长最快的市场,中外运敦豪隆重发布了“DHL中国优先”战略,内容包括投资约2400万美元,兴建中外运敦豪大厦等。 8(jUCD
在投资中国市场业务的同时,DPDHL也增加了对营业设施的投资。DHL于2004年和2007年,宣布分别在中国设立两个洲际转运中心——香港中亚转运中心和上海北亚转运中心。 [>MPM$9F-m
罗森承认,中国是DPDHL公司战略中的一个支柱。中国目前是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快递市场。据统计,2009年中国的国际快递市场收入达到155亿元人民币。未来几年,中国快递行业预计将保持两位位数的高速增长,增速将达到中国GDP增速的2~3倍。“DHL作为最早进入中国的国际快递公司,过去10年中在大中华区的总投资已达15.6亿美元,如今在中国的员工人数已经超过万人,服务覆盖超过401座城市。 8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