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m=+lgi
作为中国互联网CDN服务的第一提供商,蓝汛(ChinaCache)一直较为低调地深耕细作。实际上,从2000年就开始提供CDN服务的蓝汛,长期处于业界老大的地位,2009年营业收入占整个中国市场总收入一半以上(53%)。 n6/f an;
CDN的全称是Content Delivery Network,即内容分发网络。其目的是通过在现有的Internet中增加一层新的网络架构,将网站的内容发布到最接近用户的网络“边缘”,使用户可以就近取得所需的内容,解决Internet网络拥挤的状况,提高用户访问网站的响应速度。随着大流量的视频和音频内容在网上呈爆发式增长,以及互联网应用的蓬勃发展,各类网站对CDN服务的需求也越来越大。我们也许很难对CDN这样略显生硬的专业技术名字有感性的认识,但如果将蓝汛比喻为“虚拟世界里的高速公路建设者”,也就不难理解其一直秉承的“互联网改变生活,我们改变互联网”的信念。 bTiBmS
2010年10月1日,蓝汛(NASDAQ:CCIH)成功登陆纳斯达克,发行价每股13.9美元,首日开盘价每股27美元,并在上市当天股价涨幅高达95.3%,创下了2007年以来企业在美上市当天最大涨幅纪录,无一不昭示着其在资本市场上备受追捧的事实。蓝汛CFO兼副总裁沙涌向《首席财务官》杂志分享了其赴美IPO的经验和感触,在他看来,资本市场对蓝汛的认可是一种理性的追捧。 OMvT;Vgg
理性追捧 .wD>Gs{sH[
“最兴奋的时刻是在集合竞价敲钟环节,当开盘价定在每股27美元的那一刻,内心的激动很难用语言表达出来。”加入蓝汛已经将近六年的沙涌,见证了公司从30多人发展到300多人,营业收入在过去五年里增长了近9倍,并且蓝汛是其在CFO职业生涯中的第一个IPO,感触自然很深。 l:)S 3
过去几年,中国赴美上市的公司还没有一家是互联网的技术公司,像蓝汛这样的网络后台服务商登陆美国资本市场,也是得到了行业和客户的认可,从业绩上保证了上市的可能性;另外从产业链的角度看,作为上游公司,蓝汛能给下游公司提供可靠的服务,相信也会扩大行业的影响力,会吸引更多的资金流向这个行业。美国相同产业在过去的几年的发展经历也是如此,比如美国Akamai公司的上市带动了整个美国CDN产业经历了过去10年的高速增长,沙涌自然也希望蓝汛能在国内起到这样的标杆作用,引领行业进入更成熟的阶段。
w]F!2b!
据沙涌回忆道,路演期间他们一共见了200多个投资人,其中一对一的投资会议超过80多场,一对多的午餐会也超过五场。对于2007年以来第一家重返资本市场的互联网公司,投资者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了兴奋。“蓝汛以40%的增长率俘获了投资者,当然也得益于投资者对整个中国未来宏观经济的长期看好和对中国互联网行业高速增长的预期。另外,蓝汛高管团队的执行力以及与投资者沟通的能力也是获得资本市场认可的重要因素。”沙涌向记者道出了蓝汛在资本市场受到欢迎的几大因素。 .D!WO
在路演时,投资者最为关心的是中国互联网市场增长的驱动力和蓝汛未来的成长空间以及用什么来保证与核心对手的竞争优势。沙涌坦言,中国现在的CDN产业,从发展阶段来看,还处于相对早期的阶段,这和整个中国互联网的发展阶段相关,各种应用的创新比美国偏晚。但是专业的人会做更高效的事,现在中国CDN的业务渗透率只有5%,也意味着未来成长的空间很大。对于国内的同行来说,蓝汛最难逾越的优势是专业经验。公司建立十多年来,就坚持只做CDN服务。在过去三年中,ChinaCache客户数稳定增长,客户覆盖面广泛,涵盖了包括媒体、移动互联网、游戏、电子商务、互联网及软件、企业、金融以及政府等多个行业;此外,ChinaCache网络覆盖地域广泛,在中国、北美、欧洲以及亚太地区均有覆盖。“中国互联网有个特点是东边不亮西边亮,甚至抓住一个热点就能保持足够的增长。” (V!0'9c
在已经公布的财务数据中,2010年1到9月,蓝汛的营业收入是2.8亿元,毛利率为30%,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7%。在美国成功上市后,蓝汛还将一如既往的把研发与创新作为公司的主要策略,把握高速增长的互联网发展以及三网融合带来的机遇,在视频、移动互联网、电子商务以及社区应用等领域加大投入,将研发与产品更高效的结合,以保持在知识产权上的领先地位。沙涌透露,公司会扩建研发中心和研发团队的组织架构,预计2012年之前研发投入将增加到收入的8%。 JDKLKHOMZ
在对未来发展前景充满信心的同时,沙涌也很客观的分析了公司在前行中面临的两个最大的风险,即未来如何有效地管理增长和团队建设。“互联网领域增长很迅速,面对日新月异的网络应用变化和客户需求,怎样敏感的探触这些新热点并抓住机遇,能否根据客户的新需求来开发我们的产品、提供解决方案,这是最大的挑战。最终,成功与否,还是看人。”让沙涌感到颇为自信的是,无论是公司的研发队伍还是管理层,都是由经验丰富的团队组成,例如CEO王松在这个行业有至少超过20年的经验,其他高管也都是在蓝汛做了至少四五年,磨合得很好。“虽然年纪都不小了(高管平均年龄超过38岁),但我们还是充满活力的。”沙涌笑谈。 Wa<-AZnh
瞄准时间窗口 gX_SKy
在经历了金融风暴之后,华尔街的投资者更积极寻找新的投资点,很多这两年因金融风暴暂缓上市的中国企业也开始纷纷摩拳擦掌,准备赴美上市。 u3ST
;
从2010年3月底准备上市到同年10月1日正式IPO,蓝汛的筹备过程经历了整整六个月。由于整个过程中不可控的因素很多,所以六个月是一个比较正常的IPO时间。对于上市时机的选择,沙涌的观点是,从公司业务发展的需要来决定上市进程,打开资本市场的大门,为蓝汛在未来三到五年的快速成长建立一个很好的融资渠道。 a5)JkC
但是上市的时间窗口也是很有讲究的。沙涌介绍,从宏观层面,当时他们对资本市场的走向做了一个基本的评估,认为宏观经济的基本面还是向好的;从具体操作的细节层面,拟定于9月23日-30日那个时间窗口,因为每年的七八月份一般是美国投资者休假的时间,此外美国的“Labor Day(劳动日)”之前会有很多重要的经济数据公布,投资人一般要等数据公布后做出判断和投资策略;另一个需要考虑的因素是,公司准备上市所采用的财务数据是截止到6月30日的,有效期是季度后的135天,所以必须在11月中旬之前上市,否则以后就要用9月30日的财务数据,外部市场的不确定性因素将对上市产生影响。 #hy+ L
最终,蓝汛的IPO时间基本上与最先预想的保持一致,而这得益于所有的步骤都是很精准地按照时间表推进、完成。“IPO最重要的一点是有精细的实施计划,每个时间点要做到哪一步都必须严格执行,这样才能保证在目标时间窗口实现最终目标。任何一个关键点有延误的话,整个过程都会往后推,有时甚至耽误了时间窗口,连IPO的机会都没有了。”沙涌还用了一句感谢命运似的口吻强调,“我们的运气比较好,谁也没有能力去精准的预测未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