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诉讼时效 OSQZ5:g|
{YC!pDG
诉讼时效是指权利人在法定期间内不行使权利,即丧失请求人民法院或仲裁机关保护其权利的权利。诉讼时效在学理上,亦称消灭时效。 &)JQ6J_|\
I|9(*tq)
诉讼时效消灭的是一种请求权,而不消灭实体权利。《民法通则》第一百三十八条规定:超过诉讼时效期间,当事人自愿履行的,不受诉讼时效限制。 7yD=~l\Bbs
Q1jU{
举例:A向B借款1万元,还款时间为2008年1月1 日,A作为债务人到期不清偿债务,B对A的诉讼时效为2年,如果超过2年将丧失诉讼请求权。但B作为债权人,其拥有的实体债权并没有消灭,A和B之问的债权债务关系继续存在,这时B打官司的话不会胜诉的,但是A自愿偿还的话,这是可以的。 b6:A-jb*I
<`k\kZM
'9c`[^
1、诉讼时效和保护时效 X1&Ug^
_*7h1[,{f
《民法通则》第一百三十七条规定:诉讼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但从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超过20年,人民法院不予保护。 .<`i!Ls
3XF.$=@
知识点提示:(1)诉讼时效(2年、1年):自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2)保护时效(20年):自权利侵害“被侵害之日”之日|起计算。 GmP)"@O](;
JQ=i{ 9iJ
g@wF2=
2、诉讼时效期间(重点掌握) 6E/>]3~!
xI}o8G KQq
(1)普通诉讼时效期间(2年) 8@]*X,umc
5LdVcXf
(2)特别诉讼时效期间 (|)`~z
|z\5Ik!fF]
适用于1年的诉讼时效期间: W t4ROj
Ko_Sx.
①身体受到伤害要求赔偿的; x=T`i-M
Rt:k4Q
②出售质量不合格产品未声明的; mR@|] T
\95qH,w)T
③延付或者拒付租金的; vQ/}E@?u
rqW[B/a{
④寄存财物被丢失或者损毁的。 HM57b
>6
A]ZCQ49
解析:寄存财物被丢失或者毁损的,寄存人的请求权只有1年的诉讼时效。保管人要求寄存人支付保管费的诉讼时效为2年。 oNQ;9&Z,^2
W&CQ87b
适用于4年的诉讼时效期间: ,Tc3koi
]x1MB|a6
①国际货物买卖合同争议 `Fa49B|`D
_Z?{
&k
②技术进出口合同争议 o|Cq#JFG
'QGacV
【例题1】(2007年)甲于2007年3月20日将小件包裹寄存乙处保管。3月22日,该包裹被盗。3月27日,甲取包裹时得知包裹被盗。甲要求乙赔偿损失的诉讼时效期间届满日是( )。 OLh`R]Sd
t\~lG
G-p
A、2009年3月27日 gw~%jD-2
Xou1X$$z
B、2009年3月22日 &7z79#1NS
JwCv(1$GM
C、2008年3月27日 L1=3_fO
KiW4>@tY
D、2008年3月22日 Ay)q %:qx
Q|QV
m,m
【答案】:C ~f=~tN)hZ
zvjVM"=G
【解析】:根据规定,寄存财物被丢失或损毁的,诉讼时效期间为1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受到侵害之日起计算。本题中,甲在2007年3月27日知道权利被侵害,因此诉讼时效期间为2007年3月27日-2008年3月27日。本题正确答案应选C。 f?8cO#GU
o&uO ]
【例题2】根据有关法律规定,下列争议中,诉讼时效期间为1年的是( )。(2006年) ,:g.B\'Q
0^'A^
A、国际技术进出口合同争议
h4rIt3`
/~3~Xc~=p
B、贷款担保合同争议 :VwU2
Y<|!)JLB2
C、因出售质最不合格的商品未声明引起的争议 =B4,H=7Spf
1=BDqSZ@9
D、因运输的商品丢失或损毁引起的争议 #vrxhMo
}L
Q9db1
【答案】C RtVy^~=G
~3byAL
【解析】本题考核点是诉讼时效期间。出售质量不合格的商品未声明的诉讼时效期间为1年,选项C正确的。国际技术进出口合同争议适用4年的特殊诉讼时效期间,选项A错误;选项BD适用2年的普通诉讼时效期间,所以也是错误的。 O@JgVdgf
,XT#V\qne
)E;+C2G
3、诉讼时效的中止。 ~RcI+jR)
1d/-SxhZ
诉讼时效的中止是指诉讼时效进行中,因发生一定的法定事由而使权利人不能行使请求权,暂时停止计算诉讼时效期间,以前经过的时效期间仍然有效,待阻碍时效进行的事由消失后,时效继续进行。 ]jbQou@
C!Cg.^;
(1)只有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6个月内发生不可抗力,才能中止诉讼时效的进行。
jVP70c
s ^NO(
(2)如果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6个月前发生不可抗力,至最后6个月时不可抗力已消失,则不能中止诉讼时效的进行。 \b{Aj,6,
we'<Y
(3)如果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6个月前发生不可抗力,至最后6个月时不可抗力仍然继存在,则应在最后6个月时中止诉讼时效的进行。 hZGoiWC
/H#- \r&r
【例题】2001年5月5日,甲拒绝向乙支付到期租金,乙忙于事务一直未向甲主张权利。2001年8月,乙因出差遇险无法行使请求权的时间为20天。根据《民法通则》的规定,乙请求人民法院保护其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是( )。(2002年) []HMUL]"
D|8vS8p
A、自2001年5月5日至2002年5月5日 gcYx-gA}
,w~0U
B、自2001年5月5日至2002年5月25日 H I/]s^aL
!sda6?&
C、自2001年5月5日至2003年5月5日 _;mN1Te
blxAy
D、自2001年5月5日至2003年5月25日 e$F]t*)Xa
n8(B%KF
【答案】A y*2R#jTA
z0J$9hEg89
【解析】拒付租金的,适用于1年的特别诉讼时效期间(2001年5月5日--2002年5月5日),乙出差遇险虽属不可抗力,但没有发生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6个月(2001年11月5日--2002年5月5日)内,不能引起诉讼时效的中止,诉讼时效期间仍为1年。 w0QN5?
3wXmX
0_yE74i
4、诉讼时效的中断 8
v NgePn
5,=Yi$x
诉讼时效的中断,是指在诉讼时效进行中,因发生一定的法定事由,致使已经经过的诉讼时效期间统归无效,待诉讼时效中断的法定事由消除后,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计算。引起诉讼时效中断的法定事由: [?3*/*V
`|K,E
(1)权利人提起诉讼; 4)D#kP
B{|g+c%
(2)当事人一方提出请求履行义务的要求; |\ Nj
gLv|Hu7
(3)当事人一方同意履行义务。
;/i"W
AH`n
【例题1】下列有关诉讼时效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2005午) QX(x6y>Q
KDwz!:ye
A、诉讼时效期间从权利人的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 d6[kY
l@`D;m
B、权利人提起诉讼是诉讼时效中止的法定事由之一
Oq"(oNG@
/x.TF'Z*
C、只有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6个月内发生诉讼时效中止的法定事由,才能中止时效的进行 $iQ>c
6
}qfr&Ffh@
D、诉讼时效中止的法定事由发生之后,已经经过的时效期间统归无效 {#q']YDe`
"sLdkd}dj
【答案】C T!$7:% D
=jD[A>3I
【解析】诉讼时效的中止只有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6个月内发生法定事由(不可抗力),才能中止诉讼时效的进行,所以选项C是正确的。诉讼时效期间自当事人“知道或应当知道”自己的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选项A错误;权利人提起诉讼是诉讼时效“中断”的法定事由,选项B错误;诉讼时效中止的法定事由发生之后,以前经过的时效期间仍然有效,待法定事由消失后,时效继续进行,选项D错误。 h"VQFqQy
)/k0*:OMyO
【例题2】甲公司与乙银行订立一份借款合同,甲公司到期未还本付息。乙银行于还本付息期限届满后1年零6个月时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对甲公司提起诉讼,要求甲公司偿还本金、支付利息并承担违约责任。乙银行的行为引起诉讼时效中断。 ( )(2001年) &{QB}r
d7N;Fa3yL
【答案】√ XfA3Ez,}
`}o4 &$
`NA[zH,w3
六、违反经济法法律责任的形式。 G%)?jg@EA
Wd4fIegk
注意区分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的具体形式的种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