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步 V0Z7o\-J
gc@#O#K~h^
会计利润 @sHw+to|p)
HD)HCDTX
+永久性差异(收入为减项,支出为加项) +qj*P9
K)`:v|d
a、收入。如国库券利息收入。会计计入收益,但税法规定不交所得税。-减项- !1'-'Q@f
-+rF]|Wi
b、费用和损失。+加项+ uT} TSwgp
T#n1@FgC
①超标准利息支出 K` ,d$
NceB'YG|
②超标准工资支出 %W4aKb?BT
<i'u96
③超标准的公益救济性捐赠以及非公益性捐赠 "q^#39i?
!049K!rP{
④行政性赔款、罚款(经营性赔款、罚款除外),以及各项税收滞纳金等 *fl{Y(_OO
"'!%};
⑤超标准业务招待费 q Iy^N:C2'
!
F <] T
⑥各种赞助支出。 W/r mm*
>_`D3@Rz
c、特殊差异 -减项-。 2]} U
ov
em1cc,
权益法下被投资公司实现净利润引起投资公司账面上的投资收益变化的部分。投资收益属于永久性差异,应进行纳税调减。确认的投资损失不允许税前扣除,应进行纳税调增。 zZ9<4"CIk
VL7S7pb_
+时间性差异 (借方为加项,贷方为减项) -#wVtXaSc
6"i{P
时间性差异包括可抵减的时间性差异和应纳税时间性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lP*
)4~sQ^}
a 、费用和损失。如产品保修费用、固定资产折旧等,其既可能造成可抵减时间性差异,也可能造成应纳税时间性差异。 r)p2'+}pV
x$n~f:1Y
+加项+ 会计折旧—税法折旧(正数),造成可抵减时间性差异 借:递延税款, rj,K`HD
}@14E-N
=
—减项- 会计折旧—税法折旧(负数),造成应纳税时间性差异 贷:递延税款 &'(a$S>v
GwQZf|
b 、投资公司实际收到现金股利所形成的由原已计入递延税款贷方,但由本期借方转回的时间性差异。+加项+ $%
Ci8p
:4ja@~
c、计提坏帐准备、八项资产减值准备等形成的可抵减时间性性差异 @fqV0l!GR
?+n&hHRg
+加项+ -XVEV
3qiJwo>
d、转回以前年度的时间性差异,借方为加,贷方为减 G#w^:UL
LZr0]g{Pu/
会计利润+永久性差异+时间性差异=应税所得 "Ap$Jl B
1l+kO,X]
应交所得税=应税所得*税率 {}_ Nep/;
*BLe3dok(
****第二步 ]$~Fzs
rFmKmV
计算递延税款的本期发生额,并确定其借贷方向。 StU 4{
;8*XOC;[
a、投资企业的所得税率大于被投资企业的所得税率形成应纳税时间性差异造成的递延税款 贷:递延税款。 2W3NL|P
@S}/g/+2
计算公式: 递延税款=被投资公司净利润*投资公司所占份额/(1-投资公司所得税率)*两公司所得税率之差(贷方) o_Jn_3=
P+dA~2k
b、所得税率调整所形成的递延税款。 U*3AM_w
c62dorDqy
计算公式: 递延税款=税率发生变动前累积形成时间性差异*调整前后所得税率之差 v2hZq-q
-)1-~7
r
注意:递延税款期初余额为贷方(或借方),税率增长时,所得税率调整所形成的递延税款同方向变动。调增递延税款期初余额为贷方(或借方),税率降低时,所得税率调整所形成的递延税款反方向变动。调减递延税款的本期发生额=时间性差异*税率-a+b
qH#r-
fJN*s
正数为借方,负数为贷方 >4n+PXRXX
L*g.
6+2
****第三步 PiMKu|,3
? YF${
本期所得税费用=本期应交所得税±递延税款本期发生额 kSbO[)p
4_PCqEp)
(借方为—,贷方为+) {=UFk-$=
f
dlvn*H
本期净利润=本期会计利润-本期所得税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