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1842阅读
  • 4回复

[知识整理]税法教材由厚变薄  笔记九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yoyo
 

发帖
3177
学分
3722
经验
12
精华
19406
金币
5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0楼 发表于: 2009-01-14
— 本帖被 阿文哥 从 学税法 移动到本区(2012-07-04) —
 本章考试所占分值不低(≥10分,≈涉外所得税),但难度不大,比其它VAT、消费税、营业税、所得税等大税种更容易拿分,所以一定要学透它,易出综合题。 3W]gn8  
  C ocw%Yl  
一、纳税义务人 SOn)'!g  
    1、纳税义务人依据住所(习惯性居住地。指所有客观原因消除后,所要回到的地方。)和居住时间两个标准,区分为居民和非居民,分别承担不同的纳税义务。 3u&,3:  
        ①、居民纳税义务人:在中国境内有住所,或无住所但居住满一年。负有无限纳税义务。1年指一个纳税年度(01.01-12.31,不是对月的一年),不扣减临时离境天数(一次不超过30天,多次累计不超过90天)。境内、境外所得都纳税 )RT?/NW  
              例:01.02来华12.31离境、01.01来华12.30离境,都不算居住满一年 %ek0NBE7  
        ②、非居民纳税义务人:在中国境内无住所,或无住所且居住不满一年。负有限纳税义务。仅就其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 x^1d9Z  
    2、2000年1月1日起,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投资者也为个人所得税纳税义务人。 z;F HZb9t,  
二、所得来源的确定(了解) nj1o !+9>$  
    所得的来源地与所得的支付地并不是同一概念,有时两者是一致的,有时却是不相同的。 >3@3~F%xAX  
三、应税所得的项目(掌握)(核心:在中国境内支付的,一般都应纳税) tfZ@4%'  
    1、工资、薪金所得 I "O^.VC  
        任职或受雇取得的工资、薪金、奖金、年终加薪、劳动分红、津贴、补贴。(薪金:随工资发放的;补贴:国务院给予的补贴,住房补贴不征个人所得税) d~QM@<SV  
        ①、不属于工资、薪金性质的补贴,不纳个税,列举:A、B、C、D看一下。 miu?X!  
        ②、内退问题:(2003新增) `-OzjbM  
             A、内退的个人在内退后至法定退休年龄之间从原单位取得的工资、薪金,按“工资、薪金所得”项目征个税,不能按离退休工资对待。 1dw{:X=j  
             B、取得的一次性内退收入,应按内退后至法定退休年龄之间所属月份均摊,将每月分摊额与当月全部“工资、薪金所得”合并计税,自行向税务机关申报缴纳。 G"OP`OMDc  
        ③、出租车问题:(2003年新增) ! |UX4  
            A、驾驶员承包、承租出租汽车经营单位的,按按工资、薪金所得征税。 *YL86R+U  
            B、个体出租车收入,按按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税征税。 ~J&-~<%P}  
            C、个人出租车挂靠单位,并向挂靠单位交纳管理费的,按个体工商户征税。 p6K~b  
    2、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所得 elQjPvb  
        ①、可分为两类:纯生产经营所得、独立劳动所得 "lLh#W1d  
        ②、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投资者比照个体工商户纳税  BgQ/$,  
    3、承包、承租经营所得(掌握) q?dd5JzZy,  
    4、劳务报酬所得:(掌握) 指独立从事非雇佣的劳务所得。 Sk/@w[  
        ******“劳务报酬所得”与“工资、薪金所得”的区别: rq4g~e!S  
            A、非独立个人劳动:计“工资、薪金所得” u!5q)>Wt(  
            B、独立个人劳动:计“劳务报酬所得” MP)Prl>  
       e.g.会计。专职会计:计薪金所得;兼职会计:计劳务报酬所得。 vdC0tax  
          审稿。区别稿酬所得。本出版社专职:计薪金所得;外社兼职:计劳务报酬所得 IGQBTdPUa  
    5、稿酬所得 "YY<T &n  
        ①、以图书、报刊形式出版、发表  Pd\4hy  
        ②、不以图书报刊形式出版、发表的翻译、审稿、书画所得:计“劳务报酬所得” {H)hoAenA  
        ③、著作权使用权:区别于稿酬所得。 PfRA\  
    6、特许权使用费  1n +Uv*  
        指个人提供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的使用权取得的所得。著作权使用权:区别于稿酬所得。 FHw%ynC  
    7、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lnHY?y7{  
        ①、不扣除费用。 Wc2&3p9 c  
        ②、国债和国家发行的金融债券利息不缴个人所得税。 jwa6 `u  
    8、财产租赁所得(仅指有形财产) Qn.dL@W  
    9、财产转让所得(仅指有形财产) vt2. i$u  
        ①、股票转让所得不缴纳个人所得税先。 hxH6Ii]\  
        ②、量化资产股份转让 D 5n \h5  
              A、集体所有制改制为股份制的,职工个人取得的股份,暂缓征收; +pwTM]bV  
              B、转让时,按转让收入额扣减取得时支付的费用和合理转让费用,计税 tWTHyL  
        ③、个人出售自有住房:书上规定比较锁细,看看书吧,326页。 n:OXv}pv  
    10、偶然所得:不扣除任何费用。
评价一下你浏览此帖子的感受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上海财经大学高顿教育CPA培训,垂询请拨打电话021-61507067
离线yoyo

发帖
3177
学分
3722
经验
12
精华
19406
金币
5
只看该作者 1楼 发表于: 2009-01-14
四、税率 Ig}hap]G  
    ******每一年大纲都不要求掌握税率,但考试时又不给,所以要求大家记住一些 N,-C+r5}<4  
    1、工资薪金所得:适用超额累进税率,税率5~45% ,"is%O.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年薪÷12)-费用(800元) H=C~h\me?  
            ----------------------------------------------------- dN3^PK  
             级数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     税率(%)   速扣 d{JI] !  
             1            X≤500                  5           0 ?.Vuet  
             2            500<X≤2000            10          25 /y{: N  
             3            2000<X≤5000           15          125 %xCL&}bY  
             4            5000<X≤20000          20          375 JCn HEH  
             5            20000<X≤40000         25          1375 _>\33V-?b  
             6            40000<X≤80000         30          3375 ,HTwEq>-G  
            ------------------------------------------------------ i@nRZ$K  
            一般来说,记住前5级,考试就足够用了。 <b,WxR`  
    2、个体经营、承包经营、独资、合伙企业,适用5~35%的超额累进税率,(独资、合伙企业交个人所得税,就不交企业所得税了) /~u^@@.  
            ----------------------------------------------------- X^N6s"2  
             级数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     税率(%)   速扣 W ,6q1  
             1            X≤5000                  5          0 Rf8Obk<  
             2            5000<X≤10000           10         250 dxAGO(  
             3            10000<X≤30000          20         1250 lf>d{zd5  
             4            30000<X≤50000          30         4250 s(3u\#P  
             5            50000≤X                 35         6750 ygnZ9ikh<-  
            ------------------------------------------------------ \ YF@r7  
        ******承包、承租人对企业经营成果不拥有所有权,仅是按合同规定取得一定所得的,其所得按工资、薪金所得征税。 S1Y,5,}  
        ******承包、承租人按合同规定只向发包、出租方交纳一定费用后,经营成果归其所有的,按5%—35%征税。 <Hr<QiAK  
  3、 稿酬所得:适用比例税率 20%,并按应纳税额减征30%。故其实际税率为14%。 @[9  
  4、劳务报酬所得:适用比例税率20%; ~ Ze!F"  
   收入畸高的,加成征收:2万~5万,加五成(30%);5万元以上的加十成。(40%) 3-hcKE  
           -------------------------------------------------------- W7WHDL^  
             级数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     税率(%)   速扣 /B?wn=][  
             1            X≤20000                20          0 z 0 /+P  
             2            20000<X≤50000         30         2000 xjbI1qCfe  
             3            50000≤X                40         7000 JseKqJ ?g  
            ------------------------------------------------------ en'[_43  
  5、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偶然  所得和其他所得,适用比例税率,20%。 lqOpADLS3  
五、应纳税所得额 xIm2t~io  
    1、费用减除标准 Db|JR  
        ①、工资薪金所得,月收入减除800元费用。 pP":,8Q{  
        ②、个体工商户: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成本、费用以及损失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 4xNW:!j  
        个人独资企业以全部生产经营所得为应纳税所得额。 b'+Wf#.]f0  
    合伙企业投资者:有协议规定的,按分配比例确定应纳税所得额;没有约定的,按人头平均计算。先分配,再征税。 Lm=EN%*#9  
        ③、承包承租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按规定分得的经营利润+工资薪金所得,每月减除800元(全年800×12=9600元)。 yg'CL/P  
        ④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财产租赁所得。每次收入不超过4000元的,减除800元;4000元以上的,减除20%费用。 vc|tp_M67  
    ⑤、财产转让所得:以收入额减除原值和合理费用后,为应纳税所得额。 "rLm)$I  
    ⑥、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偶然所得和其他所得:不减除任何费用。 k{;?>=FH!  
    2、附加减除费用适用范围和标准 *Ci&1Mu^Z  
        ①每月工资、薪金所得在减除800元基础上,再减除3200元。 1$03:ve1  
        ②适用: jy.L/s  
            A、在中国境内的涉外企业中工作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的外籍人员; eR5q3E/;G  
            B、在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国家机关中工作取得工资、薪金的外籍专家(不是所有外籍人员); fDns r" T  
            C、在中国境内有住所而在境外任职或者受雇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的个人 ~3j +hN8<  
               e.g.—三资企业的中方雇员,月扣除800元。 ? bWc<]  
                   —国内企业的非专家外籍人员,月扣除800元。 b}Gm{;s!  
                   —外国人承包中国企业,月扣除800元。 4z5qXI/<m4  
    3、每次收入确定: =<HekiYM  
       ①、劳务报酬的每次收入确定: !`=iKe&%E  
            A、一次性收入的,以取得该项收入为一次。 153*b^iDBh  
            B、同一事项连续取得收入的,以一个月内取得的收入为一次。 _VdJFjY?zc  
       ②、稿酬所得每次收入确定: ;W5.g8  
           A、作品再版,应视为另一次稿酬所得。 + >dC  
           B、连载收入,以连载完成后的所有收入合并为一次。(比如金庸在80年代中期在报纸上连载《射雕》),连载完又出合订本的,视为另一次 V=+|] `  
           C、同一作品出版、发表后,因添加印数而追加的稿酬,应与以前出版时取得的合并为一次。(对比A) y|O3*`&m  
       ③、特许权使用费: PU.j(0  
          每一项使用权的每次转让所取得的收入为一次。分笔支付的,也要并为一次。 |+ Rx)  
      ④、财产租赁所得,以一个月内取得的收入为一次。   {ObY1Y`ea  
     ⑤、利息、股息、红利所得,以支付利息、股息、红利时取得的收入为一次。 [rc M32  
    4、其他规定 <Rw2F?S~)n  
        ①、个人所得通过社会团体、国家机关向教育和其他社会公益事业以及受灾地区、贫困地区捐赠,捐赠额未超过应纳税所得额30%的部分,可从其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 Xk%eU>d  
         通过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光华科技基金会的公益、救济性捐赠,可列入30%内 E]~ #EFc  
         个人所得通过社会团体、国家机关向农村义务教育的捐赠,可全额扣除。(义务教育指政府和社会力量举办的农村乡镇、村的小学和初中) e"^WXP.t&  
      ②、个人的所得用于资助的,可以全额以下月工资、薪金所得或下次按次计征的所得或当年按年计征的所得计征个人所得税时,从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不足抵扣的,不得结转抵扣 - i2^ eZl  
      ③、所得为非现金形式的,税务机关有权根据市场价来核定应纳税所得额
上海财经大学高顿教育CPA培训,垂询请拨打电话021-61507067
离线yoyo

发帖
3177
学分
3722
经验
12
精华
19406
金币
5
只看该作者 2楼 发表于: 2009-01-14
六、应纳税额的计算 4>d]0=x  
1、工资、薪金所得(掌握) 速算扣除数记前五级 Cd^1E]O0{  
公式: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扣 3 +'vNc  
2、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 ]lGkZyU hI  
①、公式: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扣 B=W#eu <1  
②、有关规定:个体工商户或个人专营四业,已经缴纳农业税、牧业税的,不再计征个人所得税 (kX:@9Pn  
③、查账征税的计税方法(这个需要重点掌握) $ZyOBxI  
A、投资者的扣除标准按“工资、薪金所得”标准确定。投资者的工资不得在税前扣除。(但可扣除投资者费用800元/月) 6W YVHG  
B、从业人员的工资支出按标准在税前扣除,参照企业所得税计税工资标准确定。 9 AD*  
C、投资者及其家庭发生的生活费用不允许在税前扣除。生活费用与企业生产经营费用混合在一起难以划分的,全部视为生活费用,不允许税前扣除。(客观题) P*;[&Nn4  
D、投资者及其家庭共用的固定资产,难以划分的,由税务机关核定 1 Lg{l  
E、企业发生的工会、福利、教育经费可在计税工资的2%、14%、3.5%标准之内据实扣除,但不得计提!! #lMIs4i.  
F、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在年营业额的2%以内,可据实扣除,(企业:2%+5‰),超过部分,可无限向以后年度结转。 L:&'z:,<  
G、业务招待费支出范围:1500万元以下5‰,以上部分3‰(同企业) :&&s*_  
H、不准提坏账准备 Q$p3cepsK  
I、举办两个或以上的独资企业时,年终汇算清缴,汇总所有企业的所得为应税所得,以此确定适用税率,计算出应纳税额,再分摊到每个企业分别交纳。 y]R+/  
④、核定征收:包括定额征收、定率征收和其它合理方法。 +}udIi3:l  
3、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 imM# zy  
应纳税额=(年度收入总额-必要费用(每月800元))×适用税率-速扣 )xU+M{p-os  
4、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财产租赁所得(掌握) B)DuikV.D  
①、每次收入不足4000元的,应纳税额=(收入-800)×20% <6.`(isph  
②、4000元以上的,应纳税额=收入(1-20%)×20% _8PNMbv{  
③、20000元以上的,应纳税额=收入(1-20%)×税率-速扣 J=kf KQV  
④、代付税款的计算方法:(2003年新增!!) ,\+N}F^  
A、不含税收入≤3360的: mDA+ .l&)b  
应税所得=(不含税收入-800)÷(1-税率) - 8"K|ev  
税=应税所得×税率 \kI{#   
B、不含税收入>3360的 OD Ry  
应税所得=(不含税收入-速扣)(1-20%)÷(1-税率×(1-20%)) >f&L7@  
税=应税所得×税率-速扣 4yTgH0(T  
-------------------------------------------------------- G,WLca[  
级数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 税率(%) 速扣 '?I3&lYz{  
1 X≤3360 20 0 }vP(SF 6  
2 3360<X≤21000 20 0 PS!or!m  
5 21000<X≤49500 30 2000 @>ys,dy  
5 49500≤X 40 7000 ^pY8'LF6  
------------------------------------------------------ 73u97oe>1  
5、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偶然所得、其它所得 ]T5\LNyN  
******做题时特别注意:储蓄存款在1999年10月31日前孳生的利息所得,不征收个人所得税;储蓄存款在1999年11月1日后孳生的利息所得,征收个人所得税。 4k{xo~+%,  
6、财产租赁所得(2003新增!!) \TzBu?,v8  
注意按顺序扣除下列费用: q l5&&e=-  
①、税费:包括营业、城建、教育附加、房产税。 7nxH>.,Q>  
②、实际开支的修缮费用(每次800元为限,一次扣不完的,可无限期在以后扣除) k]-Q3 V  
③、费用扣除标准:800元或20% Fku<|1}&y  
④、公式:(注意:顺序不要搞反了) NyC&j`d  
应纳税所得额=(收入-税-修缮费用)×(1-20%) VL"Cxs  
应纳税所得额=收入-税-修缮费用(800为限)-800(费用额) M;AvOk|&  
⑤、适用税率:20% keQRS+9  
2001.01.01起,个人按市场价出租居民住房,税率10%
上海财经大学高顿教育CPA培训,垂询请拨打电话021-61507067
离线yoyo

发帖
3177
学分
3722
经验
12
精华
19406
金币
5
只看该作者 3楼 发表于: 2009-01-14
七、几个特殊问题(重点掌握) KT(v'KE 1  
    1、对在中国境内有住所的个人一次取得数月奖金或年终加薪的计算征税:原则上不再减除费用,全额作为应纳税额直接按适用税率计算应纳税额。如果纳税人取得奖金当月的工资、薪金所得不足800元的,可将奖金收入减除当月工资与800元的差额后为应纳税所得额。 C*RPSk  
    2、对在中国境内无住所的个人一次取得数月奖金或年终加薪的计算征税。不再减除费用,全额作为应纳税额直接按适用税率计算应纳税额,不再按居住天数划分计算。(注意:应在次月7日内申报纳税) F4V) 0)G  
        例外:兼任外国企业在华机构职务,但不实际履行职务,对其一次取得的数月奖金中,属于全月未在华的月份奖金,可不作为来源于中国的收入。 Xyz/CZPi  
    3、特定行业职工取得的工资、薪金:按月预缴,年度终了后30日内,合计全年工资所得,再按12个月平均分摊,以每个月的收入来计算纳税,然后再*12计算全年实际应纳税款,多退少补。 p,(W?.ZDN?  
    4、公务交通、通讯补贴收入征税问题:按月发放的,并入当月“工资、薪金”所得;不按月发放的,分解到所属月份,与“工资、薪金”合并后计征所得税。 64"DT3:  
    5、失业保险:不计入工资、薪金收入,免税。 #Rs5W  
    6、企业改组中取得的量化资产问题: QAl4w)F  
        ①、职工个人以股份形式取得,仅作为分红依据,不拥有企业量化资产的,不征税 nHF~a?|FT  
        ②、职工个人以股份形式取得的,拥有企业量化资产股份,取得时暂缓征;在实际转让时,按“财产转让所得”征个人所得税。 e6 <9`Xg  
        ③、职工个人以股份形式取得的企业量化资产参与企业分配取得的股息、红利,按“利息、股息、红利”项目征税。 IY!8j$ '|  
    7、企业职工因解除劳动合同取得一次性补偿收入征税问题。 I+3=|Ve f  
        ①、职工与企业解除劳动合同取得的一次性补偿收入,在当地上年企业职工年平均工资的3倍数额内,可免征;超过部分,征。(怎么征?书上没说) 9G7Brs:  
        ②、从破产企业取得的一次性安置费收入,免征。 ZifDU@J$t  
    8、在涉外企业工作的中方人员取得的工资、薪金所得征税问题(不适用加扣3200规定) i3L2N~:V  
        ①、支付单位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 ;/ |tU o$  
        ②、派遣单位和雇佣单位分别支付的,由雇佣单位扣除费用,计算所得税,从派遣单位取得的工薪,不再扣除费用,直接套用适用税率计算代扣额。取后由纳税义务人选择并固定到一地税务机关申报每月工资薪金收入,汇算清缴(即:将两项目收入合并后重新计算应纳税额),多退少补。 ,j(E>g3  
        ④、涉外企业发放给中方工作人员员工资薪金所得,应全额征税。如有证据证明要上交派遣单位的部分,可以扣除。 # eFdu  
    9、在中国境内无住所的个人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的征税问题。(难点,但非重点) oxnI/Z  
        属于非居民纳税人,以实际在中国境内工作(居住)时间为标准,来划分工资薪金的来源地。注意来源地和支付地不同。(其他的收入项目按支付地) "8a ?K Q  
        来源于中国境内的工资所得:指实际在中国境内工作期间取得的工资。分为境内支付和境外支付。 ?-0, x|ul  
        来源于中国境外的工资所得:指实际在中国境外工作期间取得的工资。也分为境内支付和意外支付。 V`c,U7[/  
    ****以实际支付地来判断是否应纳税。 s`v$r,N0  
        ①、无住所,在一个纳税年度内,在中国境内连续或累计工作不超过90天,或按税收协定不超过183天,实际在中国境内工作期间取得的工资薪金 33~8@]b  
            A、由境内雇主支付或由境外支付但由境内负担的所得(实际还是境内支付),纳税 /&czaAR-  
            B、由境外雇主支付并且不由境内负担的所得,免税 ?y  "M>#  
            C、特殊:境内机构采取核定征收或没有收入不征企业所得税的,只要是实际在中国境内工作期间取得的工薪(指A、B两项),均应纳税。 Azr|cKu]  
        ②、无住所,在一个纳税年度内,在中国境内连续或累计工作超过90天,或按税收协定超过183天,但不满1年。实际在中国境内工作期间取得的工资薪金 '<e$ c  
            A、应对来源于中国的所得,(不分境内和境外支付)均应纳税 MlS5/9m@^  
            B、应按月申报缴纳。可预知要超过90天的,按月;不可预知的,待达到90日或183天后的次月7日内就期以前月份的应纳税额一并申报纳税 UbIUc}ge  
        ③、无住所,住满1年但不满5年的, L0{ [L  
            A、在境内工作期间的,就对来源于境内的所得和来源于境外所得但由境内支付的部分所得,均应纳税。 (?GW/pLK]  
            B、临时离境期间,仅就境内所得支付部分纳税(这是一项优惠)  VS7  
            C、如境内企业采用核定征收,同上。 NP4u/C<  
            优惠:经税务机关批准,可只就境内支付的部分纳税,境外支付的免税。 #_IuB) qy  
            ****满1年,指居住365日,对临时离境(一次不超过30日,累计不超过90日),不扣减在华居住天数,视同在华居住。 DV>;sCMJ %  
            ****满5年:指5年间每1年均居住满1年。 J5<1 6}*  
            ****满5年以上,从第6年起,在境内居住满1年的,应就内外工资所得纳税,不满1年的,只就境内收入纳税。 xwwL  
        ④、境内企业的董事、高管人员,(不以在华居住时间为标准,而以任职期间为标准) PAC=LQn&  
            A、取得境内支付的工资,在任职期间(不按实际在中国境内时间),均应申报 1TGE>HG  
            B、取得境外支付的工资,如果双方签订有税收协定,在中国境内时间不超过183天的,可免税,超过的要纳税,如果双方未签订有税收协定,则在中国境内期间取得的境外支付工资应合并计算纳税。 JIYzk]Tj  
        ⑤、不满一个月的工资薪金所得的应纳税款的计算 xDS]k]/(T  
                 应纳税额=足月的应纳税款×天数比例 ,S`F xJcE  
    10、两个以上纳税人共同取得同一项所得的:先分、后扣,再缴。 DH i@ujr  
    11、退职费收入(了解) U1 rr=h g  
        ①、符合《国务院……》的退职条件并按该办法规定的退职费标准所领取的退职费,免征个人所得税。(指正常退休,内退不算) RHbbj}B  
        ②、不符合以上条件的:对退职人员一次取得较高退职费收入的,可视为其一次取得数月的工资、薪金收入,并以原工资标准划分月份,最高不超过6个月的。 /Ah'KN|EN  
    12、年薪制(了解)
上海财经大学高顿教育CPA培训,垂询请拨打电话021-61507067
离线yoyo

发帖
3177
学分
3722
经验
12
精华
19406
金币
5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09-01-14
八、税收优惠(掌握) ,I]]52+?4  
    1、免征以下掌握: 7A$mZPKh  
        ①、省级政府、国务院部委等,及外国组织颁发的科教文卫等奖金。(级别、用途) \F+".X#jh  
        ②、国债和国家发行的金融债券利息。 X(8LhsP  
        ③、按国家统一规定发给的补贴、津贴。(两院院士的特殊津贴每人每年1万元) nKEw$~F  
        ④、福利费、抚恤金、救济金。(救济金only个人生活困难补助!) OJM2t`}_t  
        ⑤、保险赔款。 _)YB*z5  
        ⑥、见义勇为奖金。 @LS%uqs  
        ⑦、按规定提取并缴付的住房公积金、医疗保险金、基本养老保险金、失业保险金,不计入个人当期的工资、薪金收入,免征。超过规定的部分,计征个人所得税。 B T {cTj0W  
        ⑧、个人取得的教育储蓄存款利息所得。 S+^hK1jL  
        ******其它没有列出来的,看看,有点印象就行了 L`9.Gf  
    2、暂免征 :2wT)wz  
        ①、外籍个人以非现金形式或实报实销形式取得的住房补贴、伙食补贴、搬迁费、洗衣费。 9JILK9mVO  
        ②、外籍个人按合理标准取得的境内、外出差补贴。 4/ q BD  
        ③、外籍个人取得的探亲费、语言训练费、子女教育费等,经当地税务机关审核批准为合理的部分。 S&'s/jB  
        ④、个人举报、协查违法犯罪行为而获得的奖金。 Es\J%*\u  
      ⑤、个人办理代扣代缴税款的手续费。 )Q}Q -Zt  
      ⑥、个人转让自用达5年以上、并且是唯一的家庭居住用房取得的所得。(考过) bB*cd!7y  
      ⑦、别看了,肯定不考 ^R(=4%8%"  
      ⑧、外籍个人从外商投资企业取得的股息,红得所得 nT}i&t!q8@  
      ⑨、符合以下7个条件之一的取得的工资、薪金免税:352页,出声读上3遍,以后就不用再管它了。 &arJe!K  
    3、减征的:①残疾、孤老、烈属的所得。②严重自然灾害造成重大损失的。③其它 8A-*MU`+  
九、境外所得的税额扣除(熟悉计算) VuK>lY &  
    1、分国分项算,分国不分项扣除; uI9+@oV  
    2、按我国个人所得税法的规定计算扣除限额; *o(bB!q"c  
    3、扣除限额不得交叉使用。 7,uD7R_  
十、纳税申报及缴纳 \~U:k4  
    1、自行申报纳税义务人(选择题) :RBeq,QaO  
        ①、从两处或两处以上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的; 43rV> W,  
        ②、没有扣缴义务人的; ]ZI@?H? O  
        ③、分笔取得一次劳务报酬、稿酬所得、特许取使用费所得、财产租赁所得的; ^bdXzjf  
        ④、扣缴义务人未按规定扣缴税款的; -0NkAQrg  
        ⑤、规定必须自行申报纳税的。 d+0= a]  
    2、自行申报的纳税期限 K &" X7fQ  
        ①、账薄健全的,取得所得的次月7日内申报并缴纳税款。 ?T|0"|\"'  
        ②、账薄不健全的,由税务机关确定。 OekE]`~w  
        ③、年终一次性取得承包、承租所得的,30日内申报;分次取得的,每次取得后7日内申报,年终3个月内汇算清缴,多退少补。 |X6R 2I  
        ④、独资和合伙企业:按年计算,分月或分委预缴,7日内申报,年终3个月内汇算清缴,多退少补。 ,WW=,P  
        ⑤、独资和合伙企业:终止经营的,在终止后60天内汇算清缴 D C_k0V Bn  
    3、自行申报纳税的申报地点 s8' ;4z  
        从两处或两处以上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的,可选择并固定在其中一地税务机关申报纳税;从境外取得所得的,应向境内户籍所在地或经常居住地税务机关申报纳税。 {QOy ' 8 /  
    4、代扣代缴的范围(选择题)----其中没有个体工商户 34_ V&8  
    5、扣缴义务人的责任:354页,出声细读3遍,以后就不用再看了。
上海财经大学高顿教育CPA培训,垂询请拨打电话021-61507067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温馨提示:欢迎交流讨论,请勿纯表情!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