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国家税务总局近日下发了《关于印发<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的通知》(国税发[2008]101号)。与原内资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相比,新申报表在报表的结构、逻辑关系、编制原理上都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纳税人如果不深入研究,很容易受惯性思维的影响,出现申报的错误。为帮助纳税人规避风险,顺利申报,我们把新报表的主要变化和应注意的问题归纳如下,供纳税人参考。 ~$ qJw?r
?*mbce[
一、申报表的编制原理 Di"9 M(6vf
ST8/
;S#c
新的申报表在编制原理上更贴近会计实务,以利润表为起点,按照下列顺序计算应纳税额: P$
dgO
-hR\Y2?
1.会计利润总额+(-)纳税调整额+境外应税所得弥补境内亏损-弥补以前年度亏损=应纳税所得额 JTB~nd
>
4Hpu EV8Q
2.应纳税所得额×税率=应纳所得税额 >h( rd1
:E&T}RN
3.应纳所得税额-减免所得税额-抵免所得税额=应纳税额 *|#JFy?c[
x)wt.T?eL
4.应纳税额+境外所得应纳所得税额-境外所得抵免所得税额=实际应纳所得税额 ec[[OIO
?_j6})2zY
5.实际应纳所得税额-本年累计实际已预缴的所得税额=本年应补(退)的所得税额 IS4K$Ac.
m"7 R
4O
从编制原理上看,新所得税申报表思路更清晰,更容易被理解,纳税人在填报时,按照上述思路就不容易出错。 YB1DL^:
%+B-Z/1}
二、主表填报时应注意的问题 }
=m?gF%3
nzJi)A./
1.会计利润的填报 GJt9hDM$0
& c9Fw:f;
报表中1-13行为会计利润的计算,这部分内容和新企业会计准则利润表内容是一致的,实行新准则的企业其数据直接取自《利润表》即可,而实行《企业会计制度》、《小企业会计制度》等会计制度的企业,其《利润表》中项目与本表可能不一致,不一致的部分,应当按照本表要求对《利润表》中的项目进行调整后填报。例如营业收入=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 <H
@!Xw;
{ro!OuA
2.应纳税所得额的填报 Ci9wF(<k
F20-!b
报表的14-25行为应纳税所得额的填报,这里注意三个主要变化: YJvT
p~
_7"W\gn:9
(1)新申报表将不征税收入、免税、减计收入、免税项目所得、加计扣除和抵扣应纳税所得额等税收优惠项目直接列入纳税调减项目。以前申报表则将免税所得列入纳税调整后所得弥补亏损后减除,将减免所得税额列入计算企业应纳所得税额后减除,也就是说如果企业弥补亏损后,没有所得额的话将不再计算减除,不能扩大年度亏损额。新申报表将这些项目直接计入纳税调减项目,在“纳税调整后所得”之前扣除,这样无论企业是否有利润和所得,这些项目都可以在当年作为税前扣除,直接减少所得额或扩大当年度亏损。 S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