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2686阅读
  • 11回复

书山有路“诗”为径 学海无涯“巧”作舟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晴天里
 

发帖
354
学分
1373
经验
71
精华
9
金币
15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0楼 发表于: 2011-04-25
  ——口诀在会计学习中的妙用 & _g TD  
  在不少会计学员看来,会计课程的学习比较单调,整天都在和会计分录以及公式计算打交道,知识点非常琐碎,一般中有特殊,特殊中还有特殊,苦于没有好的方法去记忆和理解会计核算的规律。应该说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会计学习必须依勤学苦练,没有什么终南捷径,但是会计学习自有其内在的规律,我们需要在学习中借助一些窍门,提高我们的学习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里介绍的口诀法(你还可以称其为打油诗。)应该就属于这种窍门。 OKvPL=~  
  一、最基本的口诀——读书口诀 rJ!{/3e  
  所有学科的考试学习,包括会计学习,都必须仔细阅读考试指定教材和考试大纲。如果你是参加社会助学的会计应考者,那么从你听辅导教师授课到最后准备考试,应该至少读五遍指定教材。我将其总结为自考五读口诀,具体内容如下: IW% |G  
  一读课前预习先,从师二读课堂间。 QtJg ^2@  
  温故知新读三遍,四读再把习题练。 zKsz*xv6b  
  五读复习迎考试,胜利通过笑开颜。 -M1YE  
  这主要强调课前预习、课堂听讲、课后复习、做题巩固以及总复习迎考都要把读书放在基础性地位。我每门课开课第一次,我都将这个口诀写在黑板上,要求同学作为参加会计考试的座右铭,这其实对所有科目的考试中都是有用的。如果你是纯粹的自学,那么读书的意义就更是不言自明了。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或者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都是这个道理。 !DI{:I_h(  
  二、利用口诀理解记忆账户记账规则 eU N"w,@y  
  借贷记账法下的记账规则是基础会计学习的入门规律,是需要同学们深刻记忆和理解的最基本知识点之一。我们一般把账户区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成本、损益五大类。资产、成本类账户一般都是借方登记增加,贷方登记减少;负债、所有者权益账户(二者合并称为权益)一般都是借方登记减少,贷方登记增加;损益类账户则需要区分是费用类还是收入类去分别登记,收入与费用之间的登记也是相反的。为便于初学者理解,提高其学习兴趣,我编写了以下口诀,并命名其为记账规则之歌 3:f[gV9K  
  记账规则之歌 }oKG}wgY  
  借增贷减是资产,权益和它正相反。 {|yob4N  
  成本资产总相同,细细记牢莫弄乱。 q=DN {a:  
  损益账户要分辨,费用收入不一般。 { vN}<f`  
  收入增加贷方看,减少借方来结转。 "/nNM{^  
本部分内容设定了隐藏,需要回复后才能看到
离线晴天里

发帖
354
学分
1373
经验
71
精华
9
金币
15
只看该作者 1楼 发表于: 2011-04-25
  待摊预提之歌 yj$TPe_BW  
  待摊预提都跨期,权责发生来摊提。 \^V`ds*.  
  先花货币是待摊,后掏腰包走预提。 8l"O(B'#Z  
  支付待摊借方记,贷方资金来放弃。 d|*"IFe  
  摊销需从贷方转,借走费用进损益。 wfP5@!I  
  预提费用贷方提,四费借方来对应。 3tmdi3s  
  付费借方减预提,现金存款别忘记。 'vbc#_;  
  这个口诀可以这样解释: V`-vR2(  
  第一句指出按照账户的用途和结构进行分类,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都属于跨期摊提费用,二者核算的基础都是“权责发生制”。第二句指出了二者在资金耗费时间先后的区别。第三句对应的待摊费用在付费时候的会计分录,即“借:待摊费用贷:银行存款”。第四句对应的待摊费用在分摊时候的会计分录,即“借:管理费用贷:待摊费用”。其实这个分录的借方可能是制造费用,也可能是管理费用等,主要是期间费用,所以言其“进损益”。第五句对应的预提费用在提取时候的会计分录,即“借:管理费用贷:预提费用”。其借方主要是制造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营业费用,所以是“四费”。第六句对应的预提费用在付费时候的会计分录,即“借:预提费用贷:银行存款”。当然,以上会计分录中的银行存款也可以是现金,二者都属于货币资金。
离线晴天里

发帖
354
学分
1373
经验
71
精华
9
金币
15
只看该作者 2楼 发表于: 2011-04-25
  四、利用口诀理解记忆长期股权投资核算的成本法 o1/lZm{\~n  
  股利核算口诀 i#%a-I:M  
  当年分以前,成本来冲减。 \M"UmSB o  
  当年分当年,利益算一算。 A~dQ\M  
  以后年度分,两者比较看。 `:eViVl6e  
  股利减净利,差额细判断。 )*5G">))p  
  “当年分以前,直接冲成本”:比如96年1月1日进行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成本法进行核算,96年5月2日被投资企业宣告分派95年度股利,于是投资企业就要全部冲减投资成本。 jkF8\dR  
  “当年分当年,利益算一算”:如果假设例题中96年5月2日分派的股利,还包括本年度的,那么就计算一下属于投资前的部分和属于投资后的部分,前者冲减投资成本,后者计入投资收益。当然了,这种情况下,出题者一般都会假定各月的利润平均分配。 AC.A'|"]i  
  “以后年度分,两者比较看”:97年以后不是还要宣告分派股利吗,这时我们就可以比较两个值:其一,就是投资企业按比例从被投资企业分得的累积股利(截止本年末);其二,就是投资企业按照比例享有的被投资企业的累积净利。然后判断:
离线晴天里

发帖
354
学分
1373
经验
71
精华
9
金币
15
只看该作者 3楼 发表于: 2011-04-25
  1、前者累积股利=后者累积净利,将以前已冲减的投资成本转回。 ?QA\G6i4  
  2、前者>后者,将(前者累积股利-后者累积净利-以前已冲减投资成本)的差额冲减投资成本。将投资企业当年应收取股利计入应收股利,将应收股利和冲减成本的差额计入投资收益。 9%IlW  
  3、前者<后者,则不用冲减成本,若以前已冲减成本,就将其全部转回,注意并不是将(前者累积股利-后者累积净利-以前已冲减投资成本)的差额恢复,不管这个差额是否大于、小于以前已冲减成本数额。 ^MmC$U^n  
  整个过程都是借助于在累积股利和累积净利之间求差,以判断是否存在“过头分配”,从而确定是需要冲减投资成本,还是恢复投资成本。如果不能确定投资成本的变化,也就无法确定投资收益的大小。
离线晴天里

发帖
354
学分
1373
经验
71
精华
9
金币
15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11-04-25
  举例如下:假设以前已经冲减的投资成本是10,000,以前已经收取的累积股利是10,000. I@l>w._.  
  ①分派值30,000累积股利10,000+30,000=40,000 p[2GkP  
  累积净利润数40,000 SLhEc  
  借:应收股利30,000 g8'DoHJ*  
    长期股权投资10,000 *wV[TKaN  
    贷:投资收益40,000 #' hLb  
  ②分派值50,000累积股利10,000+50,000=60,000累积净利润数40,000差额20,000 fRm}S>Nibb  
  借:应收股利50,000 o/,NGU  
    贷:长期股权投资10,000(20,000-10,000) = c~I .  
      投资收益40,000 ;:m&#YJV  
  ③分派值250,000,已分累积股利10,000+25,000=35,000,累积净利润数40,000差额-5,000即使-5000-10000=-15000也不是按照差额恢复成本,还是恢复原来已经冲减成本的全部数额(不超过这个数额) {5%/T,  
  借:应收股利25,000 $cVi; 2$p  
    长期股权投资10,000 @gSkROCdC)  
    贷:投资收益35,000 }xFi& <  
  如果分派值150,000,已分累积股利10,000+15,000,累积净利润数40,000差额-15,000,同样即使-15000-10000=-25000也不是按照差额恢复成本,还是恢复原来已经冲减成本的全部数额10000(不超过这个数额)。若被投资单位当期未分派股利,即使“应冲减初始投资成本”为负数,也不确认当期投资权益和恢复初始投资成本。
离线晴天里

发帖
354
学分
1373
经验
71
精华
9
金币
15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11-04-25
  举例如下:假设以前已经冲减的投资成本是10,000,以前已经收取的累积股利是10,000. %McO6.M@  
  ①分派值30,000累积股利10,000+30,000=40,000 2@vj!U8  
  累积净利润数40,000 ;T ZGC).6  
  借:应收股利30,000 !5x Ly6=}  
    长期股权投资10,000 ^t'3rft  
    贷:投资收益40,000 8 3.E0@$  
  ②分派值50,000累积股利10,000+50,000=60,000累积净利润数40,000差额20,000 P ,K\  
  借:应收股利50,000 s>z2  k  
    贷:长期股权投资10,000(20,000-10,000) uv4 _:   
      投资收益40,000 CsSp=(  
  ③分派值250,000,已分累积股利10,000+25,000=35,000,累积净利润数40,000差额-5,000即使-5000-10000=-15000也不是按照差额恢复成本,还是恢复原来已经冲减成本的全部数额(不超过这个数额) GLKO]y  
  借:应收股利25,000 fY2wDD  
    长期股权投资10,000 sXl ??UGe  
    贷:投资收益35,000 ~_!ts{[E  
  如果分派值150,000,已分累积股利10,000+15,000,累积净利润数40,000差额-15,000,同样即使-15000-10000=-25000也不是按照差额恢复成本,还是恢复原来已经冲减成本的全部数额10000(不超过这个数额)。若被投资单位当期未分派股利,即使“应冲减初始投资成本”为负数,也不确认当期投资权益和恢复初始投资成本。
离线晴天里

发帖
354
学分
1373
经验
71
精华
9
金币
15
只看该作者 6楼 发表于: 2011-04-25
  解释:第①句话针对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因为直接法是以利润表中营业收入为起算点,所以,我们看到营业收入,就要找应收项目(应收账款,应收票据等)。未收的税金再单独作账(收到钱的增值税才作为现金流量)也就是说应收账款中包括的应收取的税金部分,若实际未收取现金则贷记应交税金,另外,有关贴现的处理,将应收票据因贴现产生的贴现息(已计入财务费用)作反调。例如:应收票据发生额10万元(假如3月发生)后5月份贴现,贴现息为1万元。但是从期初,期末的报表看,应收票据未发生变动,但你不能不作现金流量的调整,因为实际现金现流量为9万元。 gZ (O)uzv  
  第②句“看到成本找应付,存货变动莫疏忽”告诉你在进行“购买商品支付的现金”的处理时,找应付科目,同时考虑存货的期初,期末变动值,看是否与此项目有关,有关的调整。
离线晴天里

发帖
354
学分
1373
经验
71
精华
9
金币
15
只看该作者 7楼 发表于: 2011-04-25
  第③句“有关费用先全调,差异留在后面找”是指先把“管理费用”“营业费用”的数额全部调整“支付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而后面把6项内容仅调回来。这6项内容是:坏账准备,待摊费用,累计折旧,无形资产摊销,应付管理人员工资,应付管理人员的福利费(营业费用无任何调整) W._G0b4}  
  第④句“财务费用有例外,注意分出类别来”指的就是上面说的贴现息。 "@/ba!L+  
  第⑤句“所得税直接结转,营业外找固资产”所得税直接结转,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都是从固定资产盘盈,盘亏那来的,自然就要找固定资产了。 PW_` qP:  
  第⑥句是指这几个项目不影响现金流量,那么就反向抵回来就可以了。 FU@uH U5fd  
  第⑦句支付给职工,和为职工支付的现金项目较特殊,需单独核算。
离线晴天里

发帖
354
学分
1373
经验
71
精华
9
金币
15
只看该作者 8楼 发表于: 2011-04-25
  总的来说,有三项需要注意的:①在进行“销售商品收到的现金”核算时,需调整2项内容。财务费用中贴现息和应交税金中收到的现金。②在进行“购买商品支付的现金”核算时,需调整5项内容。累计折旧,应付工资,应付福利费,待摊费用,应交税金(进项税额)。③在进行“支付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的核算时,需要调整6项内容。坏账准备,待摊费用,累计折旧,应付管理人员工资,应付管理人员福利费,无形资产摊销。 ;]h.m)~|  
  大家可以参考一下我为大家总结的间接法核算规律。①与损益有关的项目(9项)调整净利润。固定资产(4项):减值准备,折旧,处置损失,报废损失。无形资产(1项):无形资产摊销。财务费用:反映本期应属投资筹资的财务费用,不包括贴现息(我们上面已经谈过,贴现息是一项特殊的财务费用,实际做题时一定要留意。)投资损失、预提费用、待摊费用。②与损益无关的项目(四项):存货,递延税款,经营性应收及应付,这几项的调整可以应用平衡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当使所有者权益增加时,调减净利润;当使所有者权益减少时,调增净利润,从而实现了将权责发生制下的净利润调节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去除不影响现金流量变化的项目。例如:若固定资产折旧增加,则说明“资产”方减少、负债不变情况下“所有者权益”减少,因为折旧不影响现金流量,所以要把这部分往净利润中增加,其他各项都仿照进行处理。
离线晴天里

发帖
354
学分
1373
经验
71
精华
9
金币
15
只看该作者 9楼 发表于: 2011-04-25
  六、利用口诀来理解记忆资产负债表有关项目的填列 Q=.g1$LP  
  在编制资产负债表,填写“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应付账款”、“预收账款”这四个项目时,要区分对应明细账户的借方或者贷方余额来计算填列。我曾经总结了四个计算公式给学员,如下: 0^>E`/  
  1、资产方应收账款项目金额=“应收账款”明细账户借方余额+“预收账款”明细账户借方余额(假定不考虑坏账准备) Za\RM[Z!I  
  2、负债方预收账款项目金额=“应收账款”明细账户贷方余额+“预收账款”明细账户贷方余额 d5, FM  
  3、资产方预付账款项目金额=“预付账款”明细账户借方余额+“应付账款”明细账户借方余额 ct\<;I(H  
  4、负债方应付账款项目金额=“应付账款”明细账户贷方余额+“预付账款”明细账户贷方余额
离线晴天里

发帖
354
学分
1373
经验
71
精华
9
金币
15
只看该作者 10楼 发表于: 2011-04-25
  后来发现学员对这四个公式的理解不是十分全面,计算时还是容易出错,我就在这四个公式的基础上总结了以下的“五言”口诀,帮助同学们加深记忆: sUda   
  两收合一收,借贷分开走。 W}k[slqZA  
  两付合一付,各走各的路。 NhtEW0xCr  
  应该说第一句用来配合公式1、3,第二句可以配合公式2、4.这样学员填制有关项目的准确性就大大提高。比如某个企业只设置了“应收账款”、“应付账款”账户,而没有设置“预付账款”、“预收账款”账户。其“应收账款”账户有两个明细账户,余额分别是借方400和贷方700,“应付账款”账户也有两个明细账户,余额分别是借方500和贷方600,则根据口诀可以迅速计算出“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应付账款”、“预收账款”这四个项目的金额依次分别为400、500、600、700。
离线zjz520
发帖
41
学分
182
经验
0
精华
0
金币
10
只看该作者 11楼 发表于: 2011-06-09
fffff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温馨提示:欢迎交流讨论,请勿纯表情!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