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3034阅读
  • 22回复

CPA考生们的自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晴天里
 

发帖
354
学分
1373
经验
71
精华
9
金币
15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使用道具 0楼 发表于: 2011-04-23
  一位年轻的学子用生命里只有CPA来描述他备考的日子:那段时间每天忙忙碌碌,梦里梦外全是CPA,最大的奢侈是每个月去一次期刊阅览室,泡一个中午,浏览一个月来的杂志,暂时让头脑脱离CPA考试。杂志《散文》是他最爱的,他每期必读。在阅览室看散文,本意是想让头脑休息一下。可是即使他在阅读有关古楼兰的散文时,CPA也成了挥之不去的阴影。曾经辉煌灿烂的古楼兰文明渐渐走向消亡,沿着这条塔里木河,明明知道已没有了罗布泊大海洋,明明知道前方是尽头,它仍然拥动着激情澎湃,然后平静地流向死亡,罗布泊那是沧海沙漠的变迁,那活着不死1000年,死了不倒1000年,倒了不朽1000年的胡杨就是他们屈死的魂阿,倔强地挺立着渐渐风干的躯体,仿佛天问。这位CPA考生,在备战CPA考试的过程中,在神秘的古楼兰文明、塔里木河、罗布泊和阿拉干的胡杨中为自己寻找精神支柱。 cv#H  
  我们来看一位在工作岗位上已经堪称骨干的老考生的自述: dN\pe@#lKP  
  我已是第6年参加CPA考试了。去年仅差会计未通过,今年不得不重考了审计。连考四年的会计,分数是每况愈下:199956分,200057分,200142分,2002年的分数恐怕也不会理想。 | @di<d@  
  “1984年,我从冶金财会中专毕业,分配到一个国有大型石油企业工作。多年来,我遵纪守法,爱岗敬业,认真完成本职工作,不迟到、不早退,甚至没有休过一个年假。一直锲而不舍地认真学习,忘我工作。多年来工作岗位几经更换,从厂机关到荒远的江边泵站;从马达隆隆的生产第一线,到外县农村的加油站,我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几番挫折、几番痛苦,我始终没有放松学习。我深知学习是书生立身的本钱,也是我孤身在外拼搏奋进的砝码和优势。因此,无论是在机关人声鼎沸的科室里,还是迎着日出在松花江畔巡检;无论是在刺骨的寒风中,站在可以摸得到子夜星宿的高高的炼油塔上,还是在酷暑中,手握油枪为车辆加油;无论是在下水井里挥汗如雨,还是在暴雨中爬上七十米高的装置,扳动阀门处理事故;无论是在楼上喧哗的麻将声中,还是在妻子女儿进入甜美的梦乡时,我都时时刻刻没敢忘记学习。困了,就走出去,独自在月光下徘徊。此刻,周围的一切都早已进入梦乡而我独醒。倘若是雪夜,几乎可以听得见落雪的沙沙声,于是仰起脸来,雪花就落到脸上,漫漫融入心田。 [POy" O  
  这些年来,为了学习,我放弃了所有的业余爱好,读书已成为我唯一的嗜好。我凭着这股坚韧不拔的精神,以中专毕业为起点,边工作边参加高教自学考试,获得了会计本科学历,通过了助理会计师、助理审计师、会计师、审计师的职业资格考试。这些年来,随着中国石油体制改革,组建中石油、中石化两大集团并上市,我所在的单位也随之经过了优化组合、企业改制上市、主副业分家重组、部分人下岗等变革,而我这个长白山下三统河畔的农村孩子,从19岁孤身一人来厂,凭着农村孩子的质朴、踏实,凭着东北人的粗犷豪放,凭着骨子里山东人血统的倔强,孜孜以求,锲而不舍地努力工作,认真学习,靠自身的努力,凭着坚强信念,靠刻苦钻研和熟练的业务,直至不惑之年,才终于闯出了一片天地,逐渐成为单位会计、审计领域的业务骨干,得到了上下的认可。 1/HPcCsHb  
  “1997年我开始参加CPA考试,当年通过了审计科目,1999年、2000年、2001年又分别通过了经济法、税法、财务管理科目。然而我却始终不能通过会计科目。仅一步之遥,却又似水中月、镜中花,在水一方,可望而不可及! ;R 2(Gb  
  “2002年已是第6年,1997年通过的审计成绩已经作废,2002年不得不重考审计。为了备考会计和审计,我参加了市里的辅导班等辅导班,邮购并找到了所有能找到的资料。近一年来,我几乎投入了全部的精力和时间。早晨435,闹铃会准时响起,晚上1130后我才离开书桌。除了辅导明年中考的女儿学习,我每天反复学习会计和审计。我信心百倍,胸有成竹地跨入考场。然而,考完会计,就像是一场噩梦。CPA资格将又一次与我擦肩而过!然而,噩梦醒来,太阳还在升起,地球还在转!还要振作起来,还要面对勤劳的妻子、还要鼓励明年中考的女儿,还要上班面对同事,于是重新打起精神,继续操练。重整河山待来年! I]I5!\\&[  
  在CPA考生中,这种中年人工作家庭应考一肩挑的例子俯拾即是。有一位自认还算幸运的年轻考生,前四门是顺利过关,但是历经五个春秋,胜利的果实却没有瓜熟蒂落。他的考试历程在年轻的考生中很有代表性: m1daOeZ]P  
  今年我第五次参加经济法考试。我1997年考完中级会计师后,1998年带着试一试的心态报考了CPA的审计和经济法。考试结束之后感觉并不好,结果却出乎意料,审计60分,经济法43分。有了第一年的意外收获,第二年便满怀信心地报了一门经济法,决定一年一门爬上CPA的台阶。一个多月来,我起早贪黑,可是踏进试场拿到考卷,人就傻了,感觉比第一年难多了。我没熬到100分钟就放弃了。结果在意料之中:34分。第三年即2000年,我与几个同事一起报了名,冲动之下一下子报了剩下的四门。拿了书之后,把书往办公桌抽屉里随手一丢就没在意。直到8月初由于工作岗位的变动,整理抽屉时才想起此事,于是将书带回家,无聊时随手翻了一下会计,觉得不难,于是一路看下去,感觉还不错,便利用晚上的时间通读了一遍会计、税法和财务管理。但是再去看经济法时,却找不到一点感觉,于是决定放弃经济法。在考场上,虽然感觉不好,但还是坚持到最后。12月份成绩出来,自己都不相信,竟然侥幸过了三门:会计60分,税法60分,财务成本管理62分。 )h+JX8K)l  
本部分内容设定了隐藏,需要回复后才能看到
离线百合花香
发帖
21
学分
142
经验
0
精华
0
金币
10
只看该作者 22楼 发表于: 2011-05-25
谢谢楼主分享...... .(`u'G=  
ja 9y  
/iukiWeW  
8eLNKgc  
D ORFK  
@``!P&h  
l@Ml8+  
ryPz?Aw(4  
DtZkrj)D/  
E~N}m7kTl/  
W cqYpPv  
=Wl CE_  
z6Mf>q  
www.public-records-128.com PPP13080 PPP26205 PPP04999 PPP20764 PPP31551
离线azong2011
发帖
6
学分
107
经验
20
精华
0
金币
10
只看该作者 21楼 发表于: 2011-04-26
我是考还是不考呢。。
离线xmutwym

发帖
9
学分
118
经验
0
精华
0
金币
10
只看该作者 20楼 发表于: 2011-04-25
回 楼主(晴天里) 的帖子
非常好哈
离线kuduiji
发帖
7
学分
114
经验
0
精华
0
金币
10
只看该作者 19楼 发表于: 2011-04-24
     看了各位考友的心得,既羞愧又振奋。羞愧的是自己太懒惰,振奋的是天下有这么多自强不息的志士仁人。考CPA,哪怕没有结果,但能够拥有这份体验就已经让人感到幸福了。我考故我在!
离线晴天里

发帖
354
学分
1373
经验
71
精华
9
金币
15
只看该作者 18楼 发表于: 2011-04-23
  但是在北京的学院路,除了漂在北京要考托福、雅思、考研的外地学生外,每年还有大量的外地CPA考生涌进北京,在北京租房子,上辅导班。来自外地的考生认为,相对而言,北京的辅导老师水平高一些,而且北京信息多,希望考前串讲时能得到一些内幕消息。事实上CPA的考试管理非常严格,十多年来没有出现泄漏.题的现象,而且出题老师也不允许开辅导班。但是由于历年来北京的通过率相对高一点,只有2002年低于上海,所以很多外地考生抛家别子,来到北京,在辅导班附近租房住,平时到附近大学的教室里“蹭”着自习。 ]\*g/QV  
  这些外地考生,来自不同的地方,有着不同的背景,操着不同的乡音。他们的共同点就是学习格外刻苦。上辅导课时,凡是坐在前几排听课的考生,往往是来自外地的考生。他们特别珍惜在北京的学习机会,每天带着录音机,早早来到教室占前排座位,以期听课和录音的效果好一些。他们同窗共读几个月,忙得彼此叫不上名字,也无心深交。时间长了,在匆匆擦肩而过时,彼此交换一个疲倦而会心的微笑或点点头。 mu|#(u  
离线晴天里

发帖
354
学分
1373
经验
71
精华
9
金币
15
只看该作者 17楼 发表于: 2011-04-23
  为什么要考CPA f; >DM  
  我曾经把电视剧《北京人在纽约》中的两句话改成:如果你爱一个人,让他考CPA,那是天堂;如果你恨一个人,让他考CPA,那是地狱。可是考生们都反对,什么天堂,这么苦,只能算炼狱。可是,我说,既然不是天堂,为什么无数人往里面挤,几年都不舍得放弃呢?是啊,为什么这么多的人要考CPA,而且乐此不疲,长达数年呢?难道说都有“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的豪情? j$Gb> Ex>  
  相对来说,CPA考试是比较公平的。虽然边远省市的考生受辅导机会少一些,但是由于CPA网络教学辅导越来越普遍,北京注册会计师协会、人民大学老师辅导的光盘随处可见。各省的注册会计师协会均办辅导班。因此只要考生具备大专资格,无论贫富、无论是边远山区还是身处闹市,在分数面前人人平等。高考的录取分数线各省不同,但是,CPA考试的分数是全国统一的,应该说比高考还公平。
离线晴天里

发帖
354
学分
1373
经验
71
精华
9
金币
15
只看该作者 16楼 发表于: 2011-04-23
  北京,考试期间秋高气爽,天高云淡。一位在校的考生这样描述他考后的感受:“上午考完,我迎着灿烂的阳光回来,进了校门不想回寝室,一头扎进了期刊阅览室,本想好好的奢侈一下,却发现脑袋里一直萦绕的是财务管理的那道考题,总觉得自己做题时忘了考虑一个条件———残值抵税,心里一直忐忑不安。等天全部黑下来的时候,突然想起来,残值跟税法规定的是一致的,根本无须考虑。于是安下心来,回到寝室,打电话回家,正好母亲也正准备打过来,一听到母亲的声音,我的泪就下来了,毫无防备的……说实话,我不是爱哭的人。” fg+Q7'*Vq  
  都说男儿有泪不轻弹,可是CPA考试却“长使英雄泪满襟”。经历了生死较量之后,CPA考生在苦中作乐,他们笑里含泪。
离线晴天里

发帖
354
学分
1373
经验
71
精华
9
金币
15
只看该作者 15楼 发表于: 2011-04-23
  “当我再一次下地时,脚一接触地面,就钻心地痛,脚背和脚趾肿得越来越大。在医院等待片子的结果时,我坐在医院的走廊上,无助的泪水静静地滴落在地板上,‘还有几天我就要考试了,我的腿怎么办?我为什么会这么不小心?’我懊恼地责怪自己。X报告出来了,脚拐和肱骨均裂开。每晚,钻心的疼痛几乎让我彻夜无眠,日子是在泪水中一天天度过的。考试的日子来临了,母亲劝我别去考了。可是一年的努力难道就前功尽弃了吗?我咬咬牙,心一横,非去不可。由于脚胀得实在厉害,已经穿不上自己的鞋了。我穿上了父亲特大号的球鞋去了。我一瘸一拐地进了考场的大门,此时此刻,我只觉得这是一次多么悲壮的考试。我低着头,慢慢地挪动我那疼痛的脚。平日里只需要一蹴而就的事,现在花了我近半个小时,好不容易找到我的座位,还痛得满头大汗。由于走路的时间过长,我的腿又肿了。我小心翼翼地将腿平放在另一只板凳上,答了三个小时的题。我放下笔的时候,腿已经麻木了,几乎不会行走。我吃力地站了起来,咬咬牙,慢慢地走出来,路毕竟还得靠自己慢慢地走出来。 97NF*-)N  
  “我想,要获得成功,总会经历磨炼与挫折,而这本身就是生命的意义所在。人生是不断地向前看,当我们终于面带微笑地回首曾走过的路的时候,会觉得有苦有乐的人生更有意义,就犹如一顿美味佳肴总是酸甜苦辣糅合在一起。”
离线晴天里

发帖
354
学分
1373
经验
71
精华
9
金币
15
只看该作者 14楼 发表于: 2011-04-23
  由于CPA通过率低,很多考生在刚刚考完试,就马上着手准备第二年的CPA考试了。9月中旬考试结束后,很多考生给自己的放松和休息时间是到9月底,10月份马上开始学习。所谓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CPA考生没有晨,没有春,多少个三百六十天,都是从手捧CPA教材开始。天天早起晚睡,看书做题,往脑子里填、塞,看书不下十几遍,做题大大小小上万道。 e*Sv}4e=.  
  回首审视考CPA的崎岖之路,艰难、寂寞同时也有欢乐的岁月,表现得清晰明朗。有一位考生,在考试的前夕扭伤了脚,都说伤筋动骨100天,可是她还是一瘸一瘸地走进了考场,于是这次考试在她记忆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h 5t,5e}  
  “一年一度的CPA考试又要开始了,随着时间的流逝,2000年的那次考试越来越清晰地浮现在我面前,我会永远记住这次考试。2000年9月2日,雨后的秋日里有着丝丝的凉意,我飞快地骑着自行车,一溜烟来到家门前的台阶上,习惯地单脚支车,准备进家门。被雨淋过的水泥地面滑溜溜的,当我的高跟泡沫凉鞋踩上去的时候,我还没有反应过来,一下子就从自行车上坐到地上。旋即,我的左脚脚腕处起了一个碗口大的包,痛得我眼前一阵阵发黑。‘也许不要紧吧,’我暗暗地安慰自己,‘只是扭了一下而已,很快就会好的。’进了家门,只见我的脚背慢慢地肿起来了,脚趾也慢慢变成了青色。
离线晴天里

发帖
354
学分
1373
经验
71
精华
9
金币
15
只看该作者 13楼 发表于: 2011-04-23
  “对我来讲,那个夏天可谓不堪回首的噩梦之旅,一切为CPA让路。炎炎夏日,我闷坐在密室,蒸发汗水,升腾希望。那时候连洗头和洗澡都是奢侈,因为我只要一沾到水就会特别的困。我几乎忍到了生理和心理的极限。有一次我病了,也许是疲劳导致了病情的加重,仅仅一天时间,我就发烧得脱水了,于是输液补钾。输液补钾很费时间,我从下午七点开始输液,到第二天凌晨两点才打完了这一针。即使在这种情况下,我也没有怜惜自己的身体,而是在懊恼时间的流逝。 Q!z g=_z-  
  “那段日子我是在用纳米计量时间。有一首名叫‘找一个字代替’的老歌,歌中是讲想找一个字代替爱意。不知为什么,那阵子我老想到这首歌,想到如果找一个字代替我的感觉,那个字就是‘累’;如果找两个字代替就是‘真累’;如果找三个字代替就是‘累死了’,不是没有别的词而是其他词都显得多余,就是考CPA累的。大家都知道头悬梁,锥刺股,映雪读书,闻鸡起舞等故事,我想我们与他们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
离线晴天里

发帖
354
学分
1373
经验
71
精华
9
金币
15
只看该作者 12楼 发表于: 2011-04-23
  有一位考生,看书看到虚脱,打点滴时还在痛惜时间的流逝。她这样形容她的备战实况:“我是2001年开始考的,当时报了五门。六月份辞职开始全天候地备考CPA.当时距离第一门审计开考只有107天了。在这之前我对手里的旧书已经粗粗地温习过了。拿到新书后,我从早五点到晚十二点,每天看书在百页以上,学习时间在十五个小时左右,一刻也不敢怠慢。每读一章节就做这一章节的练习题。做了很多习题集,每一门课的反复在四次以上。记得那时候我做题时用的是铅笔,一本书做完了之后就交给母亲,由她负责把所有的笔迹擦掉。那一个夏季,我们家用了十几块橡皮。一次又一次地擦掉笔迹,书都破了,不停地反复。我针对自己的情况不停地调整复习进度和计划,增加了审计的复习次数。连旧书带新书,我把审计看了八遍,把习题集做了整整五遍,前几次落笔做,后几次看到题目回顾一下。因为税法还有些基础,用的时间少些。会计因为历年考题都很灵活而且离课本知识也较远,我在理解教材的基础上着重做题。经济法这门,我是在理解的基础上重复记忆,无论多么枯燥,一遍又一遍。对财务成本管理,我不遗余力地按部就班学习。
离线晴天里

发帖
354
学分
1373
经验
71
精华
9
金币
15
只看该作者 11楼 发表于: 2011-04-23
  不能请假的考生好生羡慕有时间看书的人。从事会计和财务工作的考生,工作繁重,月底和年底的加班是常事。一位考生刚毕业,本来想在一年内考完剩下的三门。班上有做不完的事情,根本就不可能看书。每天下班头昏沉沉的,只有每天早上早早到公司里看书,同事们都来了就不能再看了。收集到足够的资料却没有时间看,最后他不得不放弃审计了。考前感觉经济法和税法都是一团糟,书没有看够、看透,题没有做完,最后仓促上阵,结果可想而知。在著名的四大会计事务所工作的考生,加班更是家常便饭。上班的时候忙得头晕脑涨,下班已经筋疲力尽。很多考生每天工作10个多小时,若要学习,只能从睡眠时间中挤,睡眠不足6个小时。许多考生除了做完一本本习题集之外,还做了不下二十套模拟试题。有些考生做完了所有能找得到的习题。有一些考生,班上工作不是十分繁忙,但是单位学习风气不是很浓,如果与大家一起聊家长里短,大家相安无事。如果脱离群众埋头学习,难免会招来一些冷嘲热讽。因此各种对策也应运而生,有的把书包上书皮作掩护,有的在上班时间在电脑上看CPA资料,下班再看书。
离线晴天里

发帖
354
学分
1373
经验
71
精华
9
金币
15
只看该作者 10楼 发表于: 2011-04-23
  即使那些一次成功通过五门的佼佼者,在他们的某一段生命的历程中,也只有CPA,只不过这个历程远比他人短。曾经有这样一个统计数字,即CPA考试影响每一个考生的生活平均达三年之久!生命里只有CPA的日子,不再有快乐、轻松、甚至健康,没有与家人团聚的好时光,没有享受生活的好日子。有些考生家里几年不开电视,从不叫亲戚朋友来家玩。甚至有考生买了秒表,做题看书都分秒必争,掐表做练习。每天下班后,拖着疲惫的身体伏案挑灯夜战,哪个CPA考生不是在忍受着痛苦的煎熬,又何尝不是在追逐着自己的梦想。在考CPA过程里,在明知考CPA的付出不一定有收获,但却一次次充满激情地去奋斗。 C6Ap  4  
  备考期间,无数的考生在上班工作和考CPA中间两点一线。不用工作的、可以休假的考生甚至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当然,那些学习和家务一肩挑的妈妈考生、爸爸考生除外。有一位在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工作的考生,6月份回安徽老家复习至9月份回京参加考试,整整3个月,没有迈出她家的大门,全心全意备战。最后一举攻下了两座山头———财务管理和经济法都在当年过了。她找到了好工作,进了著名的四大会计事务所之一。
离线晴天里

发帖
354
学分
1373
经验
71
精华
9
金币
15
只看该作者 9楼 发表于: 2011-04-23
  在考CPA的漫漫之路上,最为悲壮的要数一些多年未能过一门的考生,所谓为伊消得人憔悴,衣带渐宽终不悔。这些考生始终在CPA及格线的门槛前徘徊。有一位考生的经历令人扼腕:他从1999年第一次参加考试,到现在一门未过。1999年,他报了5门,考试结果有4门都是几分之差。后来听说会计最难考,于是2000年就集中考会计一科,结果成绩仍然是58分。为了给年幼的儿子树立一个榜样,也为了心中的理想,他打起精神,参加了2001年的会计考试,结果成绩却只有59分。一分之差,天壤之别。他默默地擦干眼泪,又上路了。2002年5月,他参加了会计中级考试,以优异的成绩过了关,尤其是会计得了95分,是他所在城市的第一名。因为上班很辛苦,下班以后还要照管儿子,所以他想集中精力把最有把握的一门会计先攻克下来,以后再考其他课。有了多年的会计学习基础,合上书能把书上的内容讲出来,看目录也能把相关的分录说出来,他以为稳操胜券,稳能过会计这一关。可是,考完会计,他就觉得大事不妙,失败的感觉一直萦绕在他的脑海。综合题第一题没做,第二题没有时间做完。他扪心自问:“我该如何办?我这样继续下去可能最终会以失败告终的,但我心不甘呀。不,我不会放弃的,至少现在不会。我还要努力拼5年,考到35岁,若依然没有结果,我认输。”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温馨提示:欢迎交流讨论,请勿纯表情!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