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对典型的会计政策变更的归纳 比较典型的政策变更包括: 8f8+3
(1)长期股权投资由成本法改为权益法、长期投资期末计价由成本计价变更为账面价值与可收回金额孰低计价。 AuO%F
Y
KY
(2)企业因执行《固定资产》准则,对未使用、不需用固定资产由原来不计提折旧改为计提折旧、固定资产期末计价由成本计价变更为按固定资产账面价值与可收回金额孰低计价,应作为会计政策变更。 |7|mnOBdDf
企业首次执行《企业会计制度》而对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预计净残值等所做的变更,应在首次执行的当期作为会计政策变更,采用追溯调整法处理,其后,企业再对固定资产折旧年限、预计净残值等进行的调整,应作为会计估计变更进行处理。 o<V-gS
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由直线法变更为年数总和法,应作为会计估计变更。 _NA]=
#J
(3)坏账的核算由直接转销法改为备抵法应作为会计政策变更处理;在坏账准备采用备抵法核算的情况下,由原按应收账款期末余额的千分之三至千分之五计提坏账准备改按根据实际情况由企业自行确定应作为会计政策变更处理,除此之外,企业由按应收款项余额百分比法改按账龄分析法或其他合理的方法计提坏账准备,或由账龄分析法改按应收款项余额百分比法或其他合理的方法计提坏账准备的,均作为会计估计变更,采用未来适用法进行会计处理。 ,wRrx&
(4)存货核算由后进先出法改为先进先出法、期末计价由成本计价改为成本与可变现净值计价。但这个采用未来适用法 <9@VY
(5)无形资产的计价由成本计价改为账面价值与可收回金额孰低计价。 @o;m!CYB
(6)建造合同收入由完成合同法改为完工百分比法。 ;R2(Gb
(7)所得税的核算由应付税款法改为递延法或债务法。 p,kJ# I
13、日后事项 X 8[T*L.
1.资产负债表日后发生的非调整事项,是资产负债表日以后才发生或存在的事项,不需要对资产负债表日编制的报表进行调整,但由于事项重大,如不加以说明,将会影响财务报告使用者作出正确估计和决策,因此,应在会计报表附注中加以披露。 xl# j_d,
2.非调整事项的主要例子有: Rw$ @%o%
(1)发行股票和债券; ?KS9Dh
(2)资本公积转增资本;
9]AKNQq m
(3)对外巨额投资; zQ)[re)
(4)发生巨额亏损; ORfA]
I-u
(5)自然灾害导致资产发生重大损失; _fMooI)U1
(6)外汇汇率发生重大变动; XZKOBq B]
(7)税收政策发生重大变化; G1|
Tu"
(8)分配股利的决议(包括现金股利和股票股利); >"`:w
(9)发生重大企业合并或处置子公司; 5O*+5n
(10)对外提供重大担保、重大抵押; <JKPtF2b
(11)发生重大诉讼、仲裁或承诺事项; i"_f46rP
(12)发生重大会计政策变更; q!O~*
(13)日后期间董事会作出的债务重组的决定; @XmMD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