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存货与仓储循环审计 KR63W:Z\'
'-et
:Lv7
一.存货与仓储循环的主要业务活动 jw
H)x
1.计划和安排生产(计划部门):签发预先编号的生产通知单, &7cy9Z~m
2.发出原材料(仓库部门编制领料单) 6b0#z#E
3.生产产品(生产部门) !^%b|=[
4.核算产品成本(财务部门) EJZ2V>\_-0
5.储存产成品(仓库部门): cVU[>gkg_
6.发出产成品(发运部门):产成品的发出须由独立的发运部门进行。 0<!BzG
三. 表15-1和表15-2 A-kI_&g\Og
一. 表15-1和表15-2 Lgy }Gm8u5
二. 成本核算的控制测试360-362 $Khc?v
五.存货监盘(重点掌握,教材P363-372) >:.Bn 8-
(一)概念:注册会计师现场观察被审计单位存货的盘点,并对已盘点存货进行适当的抽查。具体地说,包括两层含义:(教材P363) |1EM )zh6
(1)注册会计师亲临现场观察被审计单位盘点; SExd-=G
(2)注册会计师根据需要适当检查已盘点存货(通过顺向逆向抽查可解决高估或低估的问题)。 ZCa?uzeo]
(二).监盘的目的 D0~mu{;c$
1.存货监盘针对的是存货存在认定、完整性认定及权利义务的认定 !.!Ervi!N
2.目的是获取有关存货数量和状况的审计证据,以确证被审单位记录的所有存货确实存在,已反映了被审单位拥有的全部存货,并属于被审单位的合法财产 :%{8lanO
(三)制定存货监盘计划(教材P364) /
Bc
;)~
1. 基本要求: 9tJiIr8i
(1).注册会计师应当根据被审计单位存货的特点、盘存制度和存货内部控制的有效性等情况在评价被审计单位存货盘点计划的基础上,编制存货监盘计划,对存货监盘作出合理安排。 giv cq'L
(2).注册会计师首先应充分了解被审单位存货的特点、盘存制度、存货内部控制的有效性等情况,并考虑获取、审阅和评价其预定的盘点程序 #'8E%4
(3).存货监盘程序包括控制测试与实质性程序 8"? t6Z;5
A.如果只有少数项目构成了存货的主要部分,注册会计师以实质性程序为主的审计方式获取与存在认定相关的证据; y37@4p^@9
B.对于单位价值较高的存货项目,应实施百分之百的实质性程序 Ma$b(4dB
C.在大多数审计业务中,注册会计师会发现以控制测试为主的审计方式更加有效; +=*ZH
`qX
A. 如果注册会计师采用以控制测试为主的审计方式,并准备信赖被审计单位存货盘点的控制措施与程序,注册会计师绝大部分的审计程序将限于询问、观察以及检查。 m]85F^R0
2.制定存货监盘计划应实施的工作 $WDa}~j~^
(1).了解存货内容\性质\各项目的重要程度及存放场所,重要程度应考虑以下因素 [b`k\~N4r
A. 存货与其他资产和净利润的相对比率及内在联系 <X:7$v6T|
B. 各类存货占存货总数的比重 Wn|w~{d{
C. 各存放地存货占存货总数的比 )
Limt<S
(2).了解与存货相关内部控制 ?>e-6*.
A.购货订单:所有交易都已获得了适当的授权与批准; 6HyQm?c>a
B.验收报告单:所有收到的货物都已得到记录; 3.Y/ZWON
C.存储:确保存货的接触必须得到管理当局批准;
]cbY@U3!2
D.领用申请单:所有存货的领用均应得到批准; EBJaFz'
E.使用生产报告单:所有的生产过程做出适当的记录; hD"Tjd` P
F.装运文件:所有的装运都得到了记录; M!,WU[mP
G.存货盘存制度:使存货账实相符。 |[0|j/V%O
RszqDm
(3).评估与存货相关的重大错报风险,合理确定存货的重要性水平 cu|{cy-
(4)查阅以前年度的存货监盘工作底稿; +Oo>V~
(5)考虑实地察看存货的存放场所,特别是金额较大或性质特殊的存货; &uC7W.|
(6)考虑是否需要利用专家的工作或其他注册会计师的工作; v~j
21`
(7)复核或与管理层讨论其存货盘点计划。 ~%'M[3Rb
3.存货监盘计划的主要内容(教材P367) b}Jcj
(1)存货监盘的目标、范围及时间安排; m)&2zV/Q
(2)存货监盘的要点及关注事项; R{/nlS5
(3)参加存货监盘人员的分工;
\:Q)Ef
(4)检查存货的范围。
1aKY+4/G
(四).存货监盘程序(教材P368) iCx}v[;Ol
1.观察程序:在被审单位盘点前做 $Z
#
注册会计师应在被审计单位盘点前到达现场,确定纳入盘点的范围是否恰当,所有权不属被审单位的存货不应纳入盘点范围 x5s Yo\
2.检查程序:对已盘点的存货进行适当检查 E`BL3+k Q
①检查要求:将抽查结果与被审计单位盘点记录相核对,形成相应记录; Z{|wjZb(
②检查目的:确定被审计单位盘点计划是否得到执行(控制测试);证实被审计单位的存货实物总额(实质性程序); )jvYJ9s
③检查范围:通常包括每个盘点小组盘点的存货以及难以盘点或隐蔽性较强的存货; -B'<*
Y
④双向检查:注册会计师从存货盘点记录中选择项目追查至存货实物,以测试盘点记录的高估(即准确性:防止高估);从存货实物中选择项目追查至存货盘点记录,以测试存货盘点记录的低估(即完整性); Fq:BRgCE
⑤对检查差异的处理。 @xR=bWY
其一,可能表明盘点记录存在高估或低估的错误; nF]lSg&]X
其二,可能表明存货盘点中还存在其他错误; d(<[$3.
其三,注册会计师应当查明原因,及时提请被审计单位更正; n"*A.
其四,注册会计师可能考虑增加抽查范围以减少错误的存在,甚至要求重新盘点。 |-bAzt
3.需特别关注的问题 Y'wQ(6ok
①存货移动情况,防止遗漏或重复盘点; ~
'n3],o?
②存货状况(毁损、陈旧、过时及残次等存货的处置及存货跌价准备); re:=fC:t5A
③存货截止测试;测试时应适当关注以下情况: qh{hpX)\D
A. 所有截止日前入库的存货项目是否均已包括在盘点范围内并反映在会计记录中,截止日后则反之 2+50ezsId
B. 所有截止日前装运出库的存货项目是否均未包括在盘点范围内且未包括在截止日前的账面余额中,截止日后则反之 UH2fP G
C. 所有已确认为销售但尚未发货的商品是否均未包括在盘点范围内,且未包括在截止日前的账面余额中,截止日后则反之 +TL5yuA
D. 所有已记录为购货但尚未入库的存货是否已包括在盘点范围内,并已反映在会计记录中 ~0eJ6i
E. 在途存货和被审计单位直接向顾客发运的存货是否均已得到适当的会计处理 N"Q-xK
④特殊类型存货的监盘(P370表15-3) JHBX'1GQa
4.存货监盘结束时的工作 ,5.ve)/dE
①再次回到现场,观察现场,确定有无漏盘存货(被审计单位所有应纳入盘点的存货是否都应纳入盘点); p{gJVP#l'Z
②检查盘点单是否连续编号并全部收回(包括作废和未使用的); "{Lp'+wNw
③如果盘点日不是12月31日,注册会计师确定盘点日与12月31日之间存货变动是否已作出了正确记录; 4vC
{ G.
④被审计单位永续盘存记录与盘点结果有无重大差异,如果有重大差异,注册会计师应通过追加审计程序查明原因。 bejvw?)S.
5.特殊情况下无法实施存货监盘的处理 w,n&K6<
(1)如果由于存货的性质或位置等原因导致无法实施存货监盘,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能否实施替代审计程序,获取有关期末存货数量和状况的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常用的替代程序如下: @uXF(KDX
①检查进货交易凭证或生产记录以及其他相关资料; w*n@_n={
②检查12月31日后发生的销货交易凭证; rZEL7{
③向顾客或供应商函证。 qXcHf6
④对性质特殊的存货(如涉及保密及危害物质), \b6H4aQii
A. 注会通常要依赖内部控制 8tJB/Pw`S
B. 复核采购\生产\销售记录,以获取充分适当的证据 RG4T9eZq
C. 必要时向能够接触相关存货项目的第三方进行询证 `Zh
DoLpH<
⑤位置特殊的存货(如在途物资),若比重较小,审查相关凭证;对于存放在公共仓库的,可通过函证方式查验 j&~`H:=E
(2).因不可预见因素导致无法在预定日期实施存货监盘 (hr*.NS#
对策:A.若被审单位有良好的内部控制,可以考虑改变存货监盘日期,并对预定盘点日与改变后的存货监盘日之间发生的交易进行测试 $DBJ"8n2
B.对无法亲临现场的情况,可考虑委托适当人员实施监盘 s|FfBG
(3).接受委托时被审计单位的期末存货盘点已完成; }f45>@uMW
对策:应当评估与存货相关的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并据评估结果对进行适当的检查或提请被审单位另择日期重新盘点;同时测试检查日或重新盘点日与资产负债表之间发生的存货交易 j#6@cO'`
(4).委托其他单位保管或已作质押的存货 3@7IY4>o
对策:A.应当向保管人获取委托代管存货的书面确认函 j\@Ht~G
B.已被质押时,应向债权人询证与被质押相关的内容 p,0J $L
C.若此类存货占资产的比例较大,还应该当考虑实施存货监盘或利用其他注会的工作 [M?'Nw/[S
D.还应检查被审单位的相关会计记录和可能设置的备查记录 -*HR0:H
(5).首次接受委托:若已获取期末余额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还应实施下列程序,以获取期初余额充分适当的证据: }&!fT\4
A. 查阅前任工作底稿 3
vr T`
B. 复核上期存货盘点记录和文件 6ZKSet8
C. 检查上期存货交易记录 ?QR13l(
D. 运用毛利百分比法等进行分析 kzozjh%`9h
六.存货计价测试(教材P372) <u`m4w
(一).计价测试的目的:为了验证报表上存货余额的真实性 f_'#wc6
(二).计价测试的重点:所使用的存货单位成本是否正确 re[v}cB
(三).计价测试方法373审计表15-4 TuR.
'kE@
1.样本选择:从已盘点的存货汇总表中选结存余额较大且价格变化较频繁的项目 <l>o6K
2.计价方法的确认:应保持合理性和一贯性 0q}k"(9
3.计价测试:先对存货价格的组成内容审核,然后按以上方法进行测试 ?Pbh&!
(四).期末计价测试;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看会计知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