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审计证据与审计工作底稿 I<h=Cj[[
7\/5r.
一、 7;LO2<|1
审计证据 2L\3S ukj
审计证据是指注册会计师为了得出审计结论、形成审计意见而使用的所有信息,包括财务报表依据的会计记录中含有的信息和其他信息。 Y:
x/!-
(一) 审计证据类别 H5nS%D
1、财务报表依据的会计记录中含有的信息 vz`@x45K
财务报表依据的会计记录一般包括对初始分录的记录和支持性记录,如支票、电子资金转账记录、发票、合同、总账、明细账、记账凭证和未在记账凭证中反映的对财务报表的其他调整,以及支持成本分配、计算、调节和披露的手工计算表和电子数据表。 */ OI*{Q
2、可用作审计证据的其他信息 7w58L:)B.
(1)注册会计师从被审计单位内部或外部获取的会计记录以外的信息,如被审计单位会议记录、内部控制手册、询证函的回函、分析师的报告、与竞争者的比较数据等; (:\LWJX0=
(2)通过询问、观察和检查等审计程序获取的信息,如通过检查存货获取存货存在性的证据等;
FfM nul
(3)自身编制或获取的可以通过合理推断得出结论的信息,如注册会计师编制的各种计算表、分析表等 _$/
+D:K
(二)审计证据的特征 0,FC
YTtj$
1.审计证据的充分性 ua
8m;>R
审计证据的充分性是对审计证据数量的衡量,主要与注册会计师确定的样本量有关。 aW{L7N %
2.审计证据的适当性 b>cafu
审计证据的适当性是对审计证据质量的衡量,即审计证据在支持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包括披露)的相关认定,或发现其中存在错报方面具有相关性和可靠性。其中, ilEi")b=
(1)在确定审计证据的相关性时,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 &1)xoZ'
\
①特定的审计程序可能只为某些认定提供相关的审计证据,而与其他认定无关。 }X$l\pm
②针对同一项认定可以从不同来源获取审计证据或获取不同性质的审计证据。 m/USC'U%
③只与特定认定相关的审计证据并不能替代与其他认定相关的审计证据。 -!*p*3|03|
(2)注册会计师在判断审计证据的可靠性时,通常会考虑下列原则: uhn
%lV]
①从外部独立来源获取的审计证据比从其他来源获取的审计证据更可靠。 zp=!8Av
②内部控制有效时内部生成的审计证据比内部控制薄弱时内部生成的审计证据更可靠。 C|z%P}u#p
③直接获取的审计证据比间接获取或推论得出的审计证据更可靠。 r(uP!n1+
④以文件、记录形式(无论是纸质、电子或其他介质)存在的审计证据比口头形式的审计证据更可靠。 y7zkAXhJ
⑤从原件获取的审计证据比从传真或复印件获取的审计证据更可靠。 l+
T,2sd
3.充分性与适当性的关系 ValS8V*N1
注册会计师需要获取的审计证据的数量也受审计证据质量的影响。审计证据质量越高,需要的审计证据可能越少。但如果审计证据的质量存在缺陷,注册会计师仅靠获取更多的审计证据可能无法弥补其质量上的缺陷。 oL
*n>dH
4.评价充分性和适当性时的特殊考虑 3n(*
E_n
(1)对文件记录真伪的考虑 x3p9GAd#
①审计工作通常不涉及鉴定文件记录的真伪,注册会计师也不是鉴定文件记录真伪的专家,但应当考虑用作审计证据的信息的可靠性,并考虑与这些信息生成与维护相关的控制的有效性。 izt^Wi|
②如果在审计过程中识别出的情况使其认为文件记录可能是伪造的,或文件记录中的某些条款已发生变动,注册会计师应当作出进一步调查,包括直接向第三方询证,或考虑利用专家的工作以评价文件记录的真伪。(职业谨慎态度要求)
<jd/t19DB
(2)使用被审计单位生成信息的考虑 rFXSO=P?Z
如果在实施审计程序时使用被审计单位生成的信息,注册会计师应当就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获取审计证据 dl[ob,aCK
(3)证据相互矛盾的考虑 0B3 QVbp'
如果从不同来源获取的审计证据或获取的不同性质的审计证据不一致,表明某项审计证据不可靠,注册会计师应当追加必要的审计程序 zS%
m_,t
(4)获取审计证据时对成本的考虑 b>q6:=((
注册会计师可以考虑获取审计证据的成本与所获取信息的有用性之间的关系,但不应以获取审计证据的困难和成本为由减少不可替代的审计程序。 Y">4Qx4W
(三)获取审计证据的总体程序 t.3\/
1.风险评估程序 V;*pL1
注册会计师应当实施风险评估程序,以此作为评估财务报表层次和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的基础。 2uu[52H8d%
2.控制测试 kMe@+ysL
注册会计师在下列情况下应当进行控制测试: SWoEt1w
(1)在评估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时,预期控制的运行是有效的,注册会计师应当实施控制测试以支持结果 d 7i#w
#
(2)仅实施实质性程序不足以提供有关认定层次的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注册会计师应当实施控制测试,以获取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审计证据 sX'U|)/pD
3.实质性程序 _:,.yRez
(1)注册会计师应当针对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设计和实施实质性程序,以发现认定层次的重大错报。 U6i~A9;
(2)注册会计师对重大错报是一种判断,可能无法充分识别所有重大错报风险,并且由于内部控制存在固有局限性,无论对重大错报风险评估结果如何,注册会计师都应当针对所有重大的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实施实质性程序。 \JU ~k5j
(四)获取审计证据的具体程序 _'*DT=H'U
1、检查记录或文件:是指注册会计师对被审计单位内部或外部生成的,以纸质、电子或者其他介质形式存在的记录或者文件进行审查。 Ff/Ig]Lb
2、检查有形资产:指注册会计师对资产实物进行的审查。 Pe,;MP\2
3、观察:指注册会计师查相关人员正在从事的活动或执行的程序。 z<QIuq
4、询问:指注册会计师以书面的形或口头的方式向被审计单位内部或者外部的知情人员获取财务信息和非财务信息,并对答复进行评价的过程。 Z% Z"VoxH
5、函证:注册会计师为了获取影响财务报表或相关披露认定的额项目的信息,通过直接来自第三方的对有关信息和现存状况的声明,获取和评价审计证据的过程。 5!:._TcO
6、重新计算:注册会计师以人工方式或者使用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对记录或文件的数据计算准确性进行核对。 cqg=8$ RB
7、重新执行:注册会计师以人工方式或者使用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重新独立执行作为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组成部分的程序或控制。 lS{4dvr?w
8、分析程序:指注册会计师通过研究不同财务数据之间以及财务数据和非财务数据之间的内在关系,对财务信息做出评价。 j:?N!*r=
(五)分析程序 XqFu(Lm8=
1.分析程序的概念 7&t~R}&|
分析程序是指注册会计师通过研究不同财务数据之间以及财务数据与非财务数据之间的内在关系,对财务信息作出评价。 j7sU0"7^
2.注册会计师实施分析程序的目的 U(A4v0T
(1)用作风险评估程序,以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 F^
TAd
(2)当使用分析程序比细节测试能更有效地将认定层次的检查风险降至可接受的水平时,分析程序可以用作实质性程序 ~|=rwDBZ8l
(3)在审计结束或临近结束时对财务报表进行总体复核 tMG@K
用作风险评估程序的分析程序 Rkr^Z?/GH
1.注册会计师在实施风险评估程序时,应当运用分析程序,以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 s*{mT6s+T
2.在风险评估程序中的具体运用 x[}06k'
(1)注册会计师可以将分析程序与询问、检查和观察程序结合运用,以获取对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的了解,识别和评估财务报表层次及具体认定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 -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