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从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你认为正确的答案,涉及计算的,如有小数,保留两位小数,两位小数后四舍五入。) 409x!d~it
#Cg}!38
1、甲公司2007年1月1日购入A公司当日发行的3年期公司债券作为持有至到期投资金融资产。购买价款为51950万元,另支付相关费用50万元,债券面值50000万元,每半年付息一次,到期还本,该债券票面利率6%,实际利率4%。采用实际利率法摊销,则甲公司2007年12月31日“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科目的余额为()万元。 +3/k/W
[V> :`?
A、1080 B、1555.94 C、2000 D、1070.8 daA47`+d
.# !'c
答案:D f!M
[awj%
;T5,T
解析:(1)2007年1月1日“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余额=51950+50-50000=2000(万元),2007年6月30日实际利息收入=期初摊余成本×实际利率=52000×4%/2=1040(万元),应收利息=债券面值×票面利率=50000×6%/2=1500(万元),“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摊销额=1500-1040=460(万元)。 I=4Xv<F
g+ >=C
(2)2007年12月31日实际利息收入=(52000-460)×4%/2=1030.8(万元),应收利息=债券面值×票面利率=50000×6%/2=1500(万元),“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摊销额=1500-1030.8=469.2(万元)。 P7'oXtW{o
!"`@sd~
(3)2007年12月31日“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的余额=2000-460-469.2=1070.8(万元)。 H-/; l54E
( Lok
2、友和公司按移动平均法对发出存货计价。9月初库存A材料400公斤,实际成本为12500元。9月份公司分别于10日和18日两次购入A材料,入库数量分别为800公斤和300公斤,实际入库材料成本分别为25900元和7800元;当月15日和22日生产车间分别领用A材料600公斤。则22日领料时应转出的实际材料成本为()元。 {[M0y*^64$
"<PoJPh
A、18000 B、19200 C、21600 D、22000 .0nn0)"
2~G,Ia
答案:A W"b&M%y|
p@?7^nIR*u
解析:10日平均单价=(12500+25900)÷(400+800)=32(元/公斤); lgkl? 0!
18日平均单价=[(400+800-600)×32+7800]÷[(400+800-600)+300]=30(元/公斤);22日应转出材料实际成本=30×600=18000(元)。 S s@u,`pr
3bbp>7V!
3、A公司于2007年1月取得B公司10%的股权,支付的款项为800万元,取得投资时B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总额为8400万元。因对被投资单位不具有重大影响且无法可靠确定该项投资的公允价值,A公司对其采用成本法核算,2007年末B公司实现净利润100万元,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增加10万元。A公司按照净利润的10%提取盈余公积。2008年1月10日,A公司又以5000万元的价格取得B公司40%的股权,对该项长期股权投资转为采用权益法核算。假定投资双方未发生内部交易和事项。则成本法转为权益法进行追溯调整时影响期初未分配利润的金额是()万元。 0On?{Bw
YVQ_tCC_!
A、36 B、45 C、54 D、27 [+g(
a,/M'^YyN
答案:B 5u2{n rc
sBP}n.#$
~-XOvKJb
解析:进行追溯调整影响期初未分配利润的金额=[(8400×10%-800)+100×10%]×(1-10%)=45(万元)。 g,t3OnxS?
]&Y#)ebs
4、A公司于2006年7月1日以400万元的价格购入某专利权,该专利权预计使用年限为4年,法律规定的有效使用年限为6年,采用直线法进行摊销,2007年末该专利权的可收回金额为200万元,2008年末的可收回金额为135万元,A公司于2009年7月1日以103万元的价格对外转让该专利权,营业税税率为5%。A公司转让该专利权所获得的净收益为()万元。 ^%\)Xi
pY+.SuM
A、17.85 B、11.54 C、7.85 D、12.35 T-L|Q,-{-
(v|r'B9b
答案:A 0K=Qf69Y
(Oxz'#TX
解析:①A公司在2007年末的账面价值为250万元(400-400÷4×1.5),相比2007年末的可收回金额200万元,应计提50万元的减值准备,并在2008年摊销无形资产价值80万元(200÷2.5);②2008年末计提减值准备前的无形资产账面价值为120万元(200-80),此时的可收回金额为135万元,说明其没有发生减值,不需要计提减值准备,也不转回以前计提的减值准备;③2009年7月1日出售时的账面价值为80万元[120-(120÷1.5×0.5)];④2009年7月1日出售该专利权的净收益=103-80-103×5%=17.85(万元)。 vKcl6bVT
g
\ErJ+i
5、关于投资性房地产的转换,在公允价值模式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3Dp
q+YuVQ-fx
A、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转换为自用房地产时,应当以其转换当日的公允价值作为自用房地产的账面价值,公允价值与原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E
S#rs="
B、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转换为自用房地产时,应当以其转换当日的公允价值作为自用房地产的账面价值,公允价值与原账面价值的差额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 Ad dGB^7yl
C、自用房地产或存货转换为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该项投资性房地产应当按照转换日的公允价值计量,公允价值与原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qSFc=Wwc
D、自用房地产或存货转换为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该项投资性房地产应当按照转换日的公允价值计量,公允价值与原账面价值的差额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
Uby,Tu
a{<p'_
答案:A >;&Gz-lm
O0@w(L-
解析: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转换为自用房地产时,应当以其转换当日的公允价值作为自用房地产的账面价值,公允价值与原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自用房地产或存货转换为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该项投资性房地产应当按照转换日的公允价值计量。转换日的公允价值小于原账面价值的,其差额计入当期损益。转换日的公允价值大于原账面价值的,其差额作为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计入所有者权益。处置该项投资性房地产时,原计入所有者权益的部分应当转入处置当期损益。 a$w},=
`E
6、甲公司有A、B、C三家分公司作为3个资产组,账面价值分别为600万元、500万元、400万元,预计寿命为10年、5年、5年,总部资产300万元,2008年末甲公司所处的市场发生重大变化对企业产生不利影响进行减值测试。假设总部资产能够按照各资产组账面价值并以使用时间为权数按比例进行分摊,则分摊总部资产后各资产组账面价值为()万元。 )>(L{y|uYX
^y:FjQC:
A、720,600,480 HG2N-<$
B、840,600,360 RY9+ 9i
C、600,500,400 UH5w7M
D、771.43,571.43,457.14 Ihdu1]~R{
m! rwG(
答案:D :|Z$3q
1|o$X
解析:A分公司:600+300×(600×2)/(600×2+500+400)=771.43(万元) r8IX/ ,
U{7 3Xax
B分公司:500+300×500/(600×2+500+400)=571.43(万元) c]6V"Bo}A
S3SV.C:z>
C分公司:400+300×400/(600×2+500+400)=457.14(万元) LYp'vZ!
zL9VR;q
7、甲公司为上市公司,2008年初“资本公积”科目的贷方余额为150万元。2008年2月1日,甲公司以自用房产转为以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房产账面原价为1000万元,已计提折旧300万元,转换日公允价值为800万元,12月1日,将该房地产出售。甲公司2008年另以600万元购入某股票,并确认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2008年12月31日,该股票的公允价值为660万元,假定不考虑相关税费,2008年12月31日甲公司“资本公积”科目的贷方余额为()万元。 ;(K
Qm
$(
A、60 B、150 C、210 D、310 y)6,0K {k
ddoST``G
答案:C \M7I&~V
92!JKZe
解析:“资本公积”科目的贷方余额=150+[800-(1000-300)]-[800-(1000-300)]+(660-600)=210(万元)。注意虽然自用房产转为以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时,公允价值大于账面价值的部分计入了资本公积,但是该投资性房地产处置时又将资本公积转入当期损益,所以对资本公积没有影响。
}c}
( 5
UQ
5BH%EPb
8、某建筑公司于20×7年1月签订了一项总金额为900万元的固定造价合同,最初预计总成本为800万元。20×7年度实际发生成本700万元。20×7年12月31日,公司预计为完成合同尚需发生成本300万元。该合同的结果能够可靠估计。20×7年12月31日,该公司应确认的营业收入和资产减值损失分别为()。 }<SNO)h3
O~.U:45t
A、630万元和30万元 c\M#5+ 1j
B、700万元和30万元 GP* +
C、630万元和100万元 Y5HfN[u^7
D、700万元和100万元 +W6Hva.
mKV'jm0
答案:A 2-~a
P
9ftN
8Svw
解析:完工百分比=700÷(700+300)=70%,应确认的营业收入=900×70%=630万元,应确认的资产减值损失=[(700+300)-900]×(1-70%)=30万元。 <D;MT96SG
B]1HS`
*7
9、甲公司的主营业务是销售商品,其他业务是提供运输劳务,当年利润表中“主营业务收入”为4500万元,销项税发生额为765万元,其他业务收入650万元。资产负债表中“应收账款”年初数为700万元,年末数为660万元,“应收票据”年初数为120万元,年末数为150万元,“预收账款”年初数为89万元,年末数为66万元。本年不带息应收票据贴现400万元,贴现息为5万元,坏账准备的年初余额为35万元,年末余额为72万元,本年收回上年的坏账4万元。根据以上资料,本期现金流量表中的“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项目填列的金额是()万元。 2A*/C7
'V&2Xvl%
A、5784 B、4790 C、5864 D、5809 !L77y^oV
u,fA!
答案:C 2
#KoN8%
DR6]-j!FK
解析: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4500+650+(120-150)+(700-660)+(35-72)+(66-89)+765-5+4=5864(万元)。 ?L=A2C\_-
CD} Ns
10、2007年11月A公司与B公司签订合同,A公司于2008年1月销售商品给B公司,合同价格为800万元,如A公司单方面撤销合同,应支付违约金为100万元。2007年12月31日市场价格大幅度的上升。A公司为了履行合同仍然于2008年1月初购入该商品并入库,购买商品成本总额为1000万元,则A公司的正确的会计处理为()。 :y\09)CJK
1 o|T
A、确认预计负债200万元 gA_krK,Z
B、确认存货跌价准备100万元 Id%_{),HX
C、确认预计负债100万元 Q!K`e )R
D、确认存货跌价准备200万元 yLW/ -%I#u
NgHpIonC
答案:C " \:ced
a"QU:<-v
解析:由于年底尚不存在该批商品,属于没有标的物,因此A公司应根据损失200万元与违约金100万元二者较低者,确认预计负债。编制会计分录: ;`kWpM;
Z v4<b
借:营业外支出 100 I_?He'=0oU
贷:预计负0债 100 ('t kZt%8
ZW*n /#GUC
11、甲股份有限公司发生的下列非关联交易中,属于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是( )。 =Ey`M#t;
Noh?^@T`Ov
A、用旧沙发换入公允价值3000元的新沙发,另外支付现金2700元 &3Tx@XhO
B、用公允价值为30万元的原材料换入设备一台,设备公允价值为38万元,另外支付现金8万元 5 [4Z=RP
C、用公允价值为100万元的准备持有至到期的债券投资换入公允价值为90万元的长期股权投资,收到补价10万元 kJk xx*:u
D、用账面价值为60万元的专利权换取公允价值为100万元机器设备,支付现金40万元 ^uW%v2
[Uli>/%JB
答案:B , H2Yp
Zk
Zn&k[?;Al
解析:选项B支付的补价8万元占整个交易总额38万元的21%,属于非货币性资产交换;选项A和D的补价比例大于25%,属于货币性资产交换;选项C虽然补价比例小于25%,但准备持有至到期的债券投资属于货币性资产,所以属于货币性资产交换。 ID4~Gn
-4flV D
12、2008年1月10日,甲公司销售一批商品给乙公司,货款为5000万元(含增值税额)。合同约定,乙公司应于2008年4月10日前支付上述货款。由于资金周转困难,乙公司到期不能偿付货款。经协商,甲公司与乙公司达成如下债务重组协议:乙公司以一批产品和一台设备偿还全部债务。乙公司用于偿债的产品成本为1200万元,公允价值和计税价格均为1500万元,未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用于偿债的设备原价为5000万元,已计提折旧2000万元,公允价值为2500万元;已计提减值准备800万元。甲公司和乙公司适用的增值税税率均为17%。假定不考虑除增值税以外的其他相关税费,甲公司无需另行支付产品的增值税。乙公司该项债务重组形成的营业外收入为()万元。 6e .v&f7(
5lTD]d
A、1345 B、745 C、1045 D、330 Q2/.6O8
%9o+zg? RJ
答案:C m_*R.a
%jEY3q
解析:乙公司债务重组利得=5000-(1500+1500×17%)-2500=745(万元)(营业外收入),设备处置收益=2500-(5000-2000-800)=300(营业外收入),产品转让损益通过主营业务收入和主营业务成本来核算,不形成营业外收入,故营业外收入=745+300=1045(万元)。 xhw-2dl*H
wGJjA=C
13、下列关于政府补助的说法,错误的是( )。 O"*`'D|hK
2yKz-"E
A、企业取得的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用于补偿以后期间费用或损失的,通过“递延收益”科目来核算 $
[7 Vgs
B、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在相关资产使用寿命结束或结束前被处置时,尚未分摊的递延收益余额应一次性转入当期营业外收入 u,7zFg)H
C、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应在其取得时直接计入当期营业外收入 @Z;1 g
D、企业取得的针对综合性项目的政府补助,需将其分解为与资产相关的部分和与收益相关的部分分别进行处理
s&'BM~WI
\iU] s\{).
答案:C Ue$zH"w
)ofm_R'q*
解析: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如果是用于补偿企业以后期间费用或损失的,在取得时应先确认为递延收益,然后在确认相关费用的期间计入当期营业外收入;用于补偿企业已经发生的费用或损失的,取得时直接计入当期营业外收入。 KrKu7]If6#
9vI]LfP
14、甲公司为购买一台设备于2008年3月31日向银行借入一笔期限为5年,年利率为5.4%的借款1000万元,于4月1日向另一银行借入一般借款500万元,借款期限3年,年利率5%。公司于4月1日购买一台设备,当日设备运抵公司并开始安装,4月1日支付货款600万元和安装费40万元;6月1日支付货款500万元和安装费100万元;到年底该工程尚未完工,预计尚需半年时间才能安装完毕,当年无闲置资金利息收入。2008年该项目应予资本化的利息为()万元。 +a|/l
6;oe=Q:Q
A、40.6 B、47.5 C、49.5 D、60.3 W
f@t4(i
PuXUuJx(
答案:B Pxhz@":[
[B^ G-
解析:专门借款应予资本化的金额=1000×5.4%×9/12=40.5(万元)。累计支出加权平均数=(600+40+500+100-1000)×7/12=140(万元),一般借款资本化率=5%,一般借款资本化金额=140×5%=7(万元)。应予资本化的利息=40.5+7=47.5(万元)。 ;/LD)$_
O8|
*M "
15、甲公司拥有乙公司60%的表决权股份,能够控制乙公司的生产经营决策。2007年1月甲公司以1000万元将自产产品一批销售给乙公司,该批产品成本为500万元,至2007年末尚未对外销售。假设甲、乙公司的所得税税率为25%。税法规定,企业的存货以历史成本作为计税基础。则在编制合并报表时,应确认()。 q0O&UE)6Y
[pgZbOIN37
A、递延所得税资产125 ?4[H]BK
B、递延所得税负债125 EO)%UrWnC
C、递延所得税资产75 ~rv})4h
D、递延所得税负债50 7=P^_LcU
"tu*YNP\Q
答案:A nl1-kB)$e|
Cca0](R*&
解析:甲公司在编制合并报表时,对于与乙公司发生的内部交易抵销如下:
Veji^-0E
E\{< ;S
借:营业收入 1000 ~xyw>m+o.
贷:营业成本 500 cxP6-tV%
存货 500 . L;@=Yg)
经过上述抵销处理后,该项内部交易中涉及的存货在合并资产负债表中体现的价值为500万元,其计税基础为1000万元,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500万元,在编制合并报表时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 h`5)2n+ P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125(500×25%) o a<q /
贷:所得税费用 125 A0xC,V~z
N.j
"S'(i
16、2007年1月1日,某公司以融资租赁方式租入固定资产,租赁期为3年,租金总额8300万元,其中2007年年末应付租金3000万元。假定在租赁期开始日(2007年1月1日)最低租赁付款额的现值为7000万元,租赁资产公允价值为8000万元,租赁内含利率为10%。2007年12月31日,该公司在资产负债表中因该项租赁而确认的长期应付款余额为()。 fgF;&(b
kzO
&24
A、4700万元 B、4000万元 C、5700万元 D、5300万元 onte&Ed\
"5!BU&
答案:A mBk5+KyT
|L:Cn J
解析:资产负债表中的“长期应付款”项目是根据“长期应付款”总账科目的余额,减去“未确认融资费用”总账科目的余额,再减去所属相关明细科目中将于一年内到期的部分填列。比较最低租赁付款额的现值7000万元与租赁资产公允价值8000万元,根据孰低原则,租赁资产的入账价值应为其折现值7000万元,未确认融资费用=8300-7000=1300(万元),2007年分摊的未确认融资费用为7000×10%=700(万元),该公司在资产负债表中因该项租赁而确认的长期应付款余额为8300-未确认融资费用的余额(1300-700)-2007年年末支付租金3000=4700(万元)。 nr
\q7
!.Zt[ g}
17、对下列前期差错更正的会计处理,不正确的说法是( )。 \#dl6:"
=AOWeLk*G
A、对于不重要的前期差错,采用未来适用法更正 4]&<?"LSK
B、确定前期差错影响数不切实可行的,必须采用未来适用法 q'S
=Eav8
C、企业应当在重要的前期差错发现当期的财务报表中,调整前期比较数据 u oVNK
D、追溯重述法的会计处理与追溯调整法相同 H+ZSPHs
>q7
%UK]&
答案:B HJhH-\{@
:w-`PYJ%G
解析:确定前期差错影响数不切实可行的,可以从可追溯重述的最早期间开始调整留存收益的期初余额,财务报表其他相关项目的期初余额也应当一并调整,也可以采用未来适用法。 y' x F0
6
)*xU|fU
18、甲公司于20×7年6月30日取得乙公司100%股权,同时注销乙公司法人资格,对其进行吸收合并。该项合并中,按照合并合同规定,甲公司需向乙公司原母公司支付账面价值为3200万元、公允价值为4600万元的非货币性资产,合并中发生法律咨询等相关费用100万元。购买日,乙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总额为4900万元。参与合并各方在合并前不存在关联方关系。假定不考虑所得税及其他因素。该项合并对甲公司20×7年利润总额的影响为()万元。 >a>fb|r
\pY^^ l*
A、1400 B、1500 C、1600 D、1700 #DI$Oc
:tGYs8UK
答案:C OX hAha`R
cF+ X,]=6
解析:非同一控制下的吸收合并,购买方在购买日应将合并中取得的符合确认条件的各项资产、负债,按其公允价值确认为本企业的资产和负债;作为合并对价的有关非货币性资产在购买日的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作为资产的处置损益计入合并当期的利润表。本题中应是4600-3200=1400(万元)。另外,确定的合并成本与所取得的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差额,应视情况确认为商誉或作为合并当期的损益计入利润表。本题中是4900-4700=200(万元),应计入营业外收入。所以,本题中该项合并对甲公司20×7年利润总额的影响=1400+200=1600(万元)。 ?m"|QS!!K
Q9>U1]\
19、2008年3月,母公司以1000万元的价格(不含增值税额)将其生产的设备销售给其全资子公司作为管理用固定资产。该设备的生产成本为800万元。子公司采用年限平均法对该设备计提折旧,该设备预计使用年限为10年,预计净残值为零。编制2008年合并报表时,因该设备相关的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的抵销而影响合并净利润的金额为()。 g+[kde;(^
fA^Em)cs2
A、180万元 B、185万元 C、200万元 D、215万元 ]=&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