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5存货跌价准备的结转方法 @4hzNi+
1.单项比较法前提下,直接对应结转。 KF
zI27r
]Cj@",/3#
经典例题-4【单选题】甲公司发出存货采用加权平均法结转成本,按单项存货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存货跌价准备在结转成本时结转。该公司2002年年初存货的账面余额中包含甲产品1200件,其实际成本为360万元,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为30万元。2002年该公司未发生任何与甲产品有关的进货,甲产品当期售出400件。2002年12月31日,该公司对甲产品进行检查时发现,库存甲产品均无不可撤销合同,其市场销售价格为每件0.26万元,预计销售每件甲产品还将发生销售费用及相关税金0.005万元。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的影响,该公司2002年年末对甲产品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为(?)万元。 o`QNZN7/}
q[_qZ
A.6 B.16 C.26 D.36 1l$2T
y+
=
sEFQ8S
【答案】B Wk\(jaL%
A+="0{P
【解析】 5]>*0#C
S
+=jS!
(1)期末存货的可变现净值=(0.26-0.005)×(1200-400)=204(万元); YZ5,K6u
#m,H1YH
M
(2)期末存货应提足的准备额=360×[(1200-400)÷1200]-204=36(万元); o>_})WM1[
+9w[/n ^,G
(3)期末存货已提准备额=30×[(1200-400)÷1200]=20(万元); (/uAn2
RqgN<&g?
(4)期末存货应计提的准备额=36-20=16(万元)。
'g!T${
Hl`OT5pNf
2.分类比较法前提下,加权计算后结转。具体计算如下: [K&%l]P7
gYD1A\
当期应结转的跌价准备=(期初总的跌价准备额÷期初总的存货账面余额)×当期转出存货的账面余额 rz@qW2
B~w$j/sWU
3.结转跌价准备的会计处理 i
qvLu{
-T,?'J0 2
(1)如果是销售出去的,应随同存货一并结转,分录如下: *{3d+j/?/
IplOXD
借:主营业务成本 =SXdO)%2
sFc \L9 4
存货跌价准备 Jqj!k*=/
f^FFn3
2u
贷:库存商品 Fp/{L
!HvA5'|:}
(2)如果是生产领用,可不同时结转相应的存货跌价准备,待期末一并调整。 8cG?p
-N8rs[c
(3)如果在债务重组和非货币性交易方式下结转存货,其对应的跌价准备应同时结转,但不冲减当期的资产减值损失,具体处理见债务重组和非货币性交易章节。 F{0\a;U@^
oT-gZedW(
经典例题-5【2007年单选题】甲公司20×7年12月31日库存配件100套,每套配件的账面成本为12万元,市场价格为10万元。该批配件可用于加工100件A产品,将每套配件加工成A产品尚需投入17万元。A产品20×7年12月31日的市场价格为每件28.7万元,估计销售过程中每件将发生销售费用及相关税费1.2万元。该配件此前未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甲公司20×7年12月31日该配件应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为( )。 m<h%BDSzr{
SLKplLO
A.0 B.30万元 C.150万元 D.200万元 kJJT`Ba&/
BM<q;;pO
【答案】C '{"
Rjv7
dymq
Z<
【解析】配件是用于生产A产品的,所以应先计算A产品是否减值。单件A产品的成本=12+17=29(万元),单件A产品的可变现净值=28.7-1.2=27.5(万元),A产品减值。所以配件应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单件配件的成本为12万元,单件配件的可变现净值=28.7-17-1.2=10.5(万元),单件配件应计提跌价准备=12-10.5=1.5(万元),所以100件配件应计提跌价准备=100×1.5=150(万元)。 x~V[}4E%>
J?9jD:x
【要点提示】存货的期末减值计提是每年的必考内容,所涉题型以单选题为主,主要从跌价准备的计提额角度进行测试。除此以外,在诸多题型中此内容也是常用的一个知识点,考生应就此内容进行全面掌握。 ~Q&J\'GQH
C(
ij_>
4.3.6存货盘盈、盘亏的会计处理 UGSZg|&6#*
CIx(SeEF
盘盈 盘亏 --WQr]U/
当时 处理时 当时 处理时 |}z)>E
借:存货 wM+1/[7
贷:待处理财产损益----待处理流动资产损益 ,AP0*Ln
借:待处理财产损益 xU.1GI%UPu
贷:管理费用 vN Bg&m
借:待处理财产损益 W:_-I4q~
贷:存货 e9o\qEm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ZIs|B4,z
借:管理费用(正常损耗) w"v!+~/9
其他应收款(保险赔款或责任人赔款) *%Rmdyn
营业外支出---非常损失 6kYluV+j
贷:待处理财产损益 L,}'ST
BpZ~6WtBq
?{ N,&d
$*ff]
>#
【要点提示】对现金、存货和固定资产的盘盈盘亏应进行对比分析掌握,侧重于盘盈盘亏的损益归属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