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点测试答案及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i#uc 1.【答案】C
ifA)Ppt<` 【解析】由于有了会计分期,产生了本期和其他期间的区别,产生了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的记账基准,产生了预收、预付、应收、应付等会计处理方法。
&vDK6w, 2.【答案】C
LSR{N|h+) 【解析】A选项属于企业自主采用合理的利润分配政策(比如股东大会决议就可以改变董事会利润分配预案);B选项属于法律要求变更而调整会计核算方法,符合会计政策变更的范畴;D选项属于企业正确的会计处理方法。因此,只有C选项违背了可比性原则。
IfK%i/J 3.【答案】C
PD-<D~7 【解析】购入时发生的保险费、运杂费及安装费作为固定资产成本,发生的日常修理费用记入管理费用,属于营业利润范围。
{z4v_[-2CF 4.【答案】C
yXuF<+CJ 【解析】融资租入的设备,承租方虽然不拥有设备的所有权,但设备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已经转移给承租方,根据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应作为固定资产确认。
<"93 5.【答案】A
Zn
v3h 【解析】选项A的会计分录为:
)2Ru}
-H 借:财务费用
qmWK8}F.cE 贷:应付利息或应付债券
yX^/Oc@j 可见,该业务会追加费用和负债,费用的追加自然会消减所有者权益,所以,该业务会导致负债及所有者权益同时变动。
w?r 6.【答案】C
<B
}4}-} 【解析】资产必须要能够直接或间接地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而待处理财产损失已经不能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故待处理财产损失已不符合资产要素的定义。?
!9 B` 7.【答案】C?
X9J&OQ[W 【解析】 向投资者分配现金股利会引起股东权益减少,其余选项只会引起股东权益结构变动。
cZd9A(1"^ 8.【答案】D
(
}]ae* 【解析】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损失为“-”号)+投资收益(损失为“-”号),处置固定资产净损失通过营业外支出核算,不影响其营业利润。
tAI<[M@
9.【答案】C?
[VD)DO5 【解析】以低于债务账面价值的现金清偿债务会引起资产减少,营业外收入增加,所有者权益总额增加。
d".Xp4}f 10.【答案】C?
*8ZaG]L 【解析】售后回租的会计核算体现的是实质重于形式原则,详细解释见租赁章节的讲解。
pj~Ao+ 11.【答案】A?
R-L*N$@! 【解析】企业在对会计要素进行计量时,一般应当采用历史成本,采用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公允价值计量的,应当保证所确定的会计要素金额能够取得并可靠计量。
XLog+F$` 12.【答案】A
@v#]+9F 【解析】 财务会计报告包括会计报表及其附注和其他应当在财务会计报告中披露的相关信息和资料,会计报表至少应当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报表,但小企业编制的会计报表可以不包括现金流量表。
7Fg-}lJAC 13、【答案】A
H pZD^h?L 【解析】以经济实质为会计处理的主要依据,而非拘泥于其对应的法律形式,是实质重于形式的核心观点。
_(qU%B 14、【答案】C
4RLuv?,)~ 【解析】会计要素计量属性包括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公允价值等。
BIBBp=+ 15、【答案】A
5IwQ<V 【解析】选项B体现了实质重于形式要求;选项C体现了谨慎性要求;选项D体现了重要性要求。
j>OuNeo@4 二、多项选择题
0u3"$o'R 1.【答案】 A、C?
Z=L~W,0' 【解析】在会计核算上对资产计提八项减值准备,采用加速折旧法计提折旧等都体现了会计信息谨慎性的质量要求。
6lp.0B 2.【答案】A、B、C、D?
ceW,A
`J 【解析】所有者权益的来源包括所有者投入的资本、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留存收益等。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是指不应计入当期损益、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发生增减变动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或者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利得或者损失。
&Z.zem?n 3.【答案】A、C、D?
d0b`qk @4 【解析】资产包括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
3M?vK(zG>P 4.【答案】 B、D?
zqDG#}3f^ 【解析】计提发行债券的利息能同时引起负债增加和利润减少,存货发生盘盈能同时引起资产和利润增加。
Yv!r>\#0S 5.【答案】A、B?
rZ|!y ~S| 【解析】会计要素中的“费用”,是指企业发生的各种耗费,包括两个方面内容:一是营业成本,二是期间费用。
)kBN]>&R 6.【答案】A、C、D?
vE}>PEfA 【解析】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损失为“-”号)+投资收益(损失为“-”号)。
$aY*1UVq 7.【答案】A、B、D?
@T
}p. 【解析】实质重于形式原则要求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核算,而不应当仅仅按照它们的法律形式作为会计核算的依据。
4v=NmO} 8.【答案】B、C、D?
y<Z-f. 【解析】分配现金股利会引起所有者权益减少。
=b{!p | 9.【答案】AB
w2o%{n\L 【解析】选项C适用公允价值口径,选项D适用历史成本口径,选项E适用最低租赁付款额的折现值与租入资产公允价值的孰低口径。
e=8z,.Xk 10.【答案】A、B、D
b?=>)':f 【解析】在考虑会计要素确认条件时要求与该项目有关的经济利益能够可靠地计量,并不意味着不需要进行会计估计。如企业自创的商誉,因企业在自创过程中发生的支出难以计量,因而不能作为无形资产予以确认。所以C不选。
@(~
m. p| 11.【答案】A、B、C、D
转贴于:注会之家 www.cpa-cpa.cn 7QO QG:- 【解析】会计主体是指会计工作为其服务的特定单位或组织。会计主体为日常的会计处理提供了依据。会计主体不同于法律主体。一般
q h+c}"4m 来讲,法律主体必然是一个会计主体,但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律主体。
qoifzEc`U 12.【答案】ABC
,h#U<CnP# 【解析】符合资产定义的资源,在同时满足以下条件时,确认为资产:与该资源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该资源的成本或者价值能够可靠地计量。
f&n6;N 某一项目能否作为资产、负债、收入、费用等会计要素记入资产负债表或利润表,除了要满足会计要素的定义以外,还应满足以下两项基本确认条件:与该项目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或流出企业;与该项目有关的经济利益能够可靠地计量。
+Kw&XRAd 13.【答案】A、C、D?
B!;qz[]I 【解析】收入具有四个特征:1)日常活动中产生; 2)表现为资产的增加或负债的减少,或两者兼而有之;?3)能引起所有者权益的增加; 4)收入只包括本企业经济利益的流入,而不包括为第三方或客户代收的款项。
T|/B}srm 14.【答案】B、C、D
na%DF@Rt# 【解析】 可比性原则要求企业的会计核算方法前后各期应当保持一致,不得随意变更。在符合一定条件的情况下,企业也可以变更会计核算方法,并在会计财务会计报告中作相应披露。题中选项A变更会计核算方法是为了能够更恰当的反映在物价上涨情况下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BCD选项都是企业在正常情况下粉饰会计报表而作的会计核算方法的变更,这是与可比性原则的要求不相符的。
MFHc>O
DA 15.【答案】ABDE
wva| TZ 【解析】选项A,计入“营业外支出”,属于计入当期损益的损失;选项B列入“资本公积”借方,属于影响所有者权益变动的损失;选项C列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属于营业利润范围;选项D计入“营业外支出”,属于计入当期损益的损失;选项E列入“资本公积”借方,属于影响所有者权益变动的损失。
转贴于:注会之家 www.cpa-cp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