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所得税一章中的问题:关于资产和负债的账面价值和计税基础问题的确认和计算问题,递延所得税的确认和转回的问题;首次执行会计准则,应付税款法改为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对于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和计税基础差额同一确认递延所得税问题,调整期初留存收益;企业合并中的递延所得税问题:免税非同一控制下吸收合并,资产负债公允价值和账面价值的差额税法不记入应纳税所得额,税前不允许扣除,形成递延所得税,在资产处置的时候转回,在资产、负债在递延所得税调整后的公允价值为基础确认商誉问题;长期股权投资中的递延所得税问题:权益法下确认投资收益形成递延所得税负债,收到股利和确认减值视为递延所得税负债转回,资产处置最终转回所有差异问题;关于商誉不确认递延所得税的问题。 hKVb#|$
_xsHU`(J#
分析和原理:对于递延所得税的确认应该在暂时性差异发生的时候确认,这里需要注意就是是不是影响了当期的损益问题,而且什么时候影响当期损益。 zK_Q^M`
r\A|fiL
是否影响了当期的损益的问题。比如当期会计折旧为100,税法折旧为80,差异部分20在当期没有税前扣除,在以后才能够扣除,那么这里就形成了一个可抵扣暂时性差异,需要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20×33%=6.6;如果当期税法折旧是100,会计折旧是80,那么差额部分20已经在税前扣除了,但是会计上没有扣除,以后的会计上扣除的时候税法将不允许扣除,所以形成的是应纳税暂时性差异,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6.6.这里需要明确的是,暂时性差异是影响了当期的损益的,也就是差额20的部分是否全部形成了差异了。如果说当期的折旧会计折旧100全部记入到了产品A中,产品A当期出售了50%,那么影响当期损益的折旧差额=20×50%,所以确认递延所得税的时候也应该是按照10×33%确认递延所得税。 KzZfpdI92
!L[$t~z
关于递延所得税应该记入所得税费用还是其他科目的问题。这个需要考虑时间性差异的性质问题。比如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记入到资本公积,那么确认的递延所得税也是应该记入到资本公积中的,不影响所得税费用;比如投资性房地产成本模式变为公允价值模式的,公允价值和账面价值的差额部分调整的是留存收益,比如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那么递延所得税也应该调整相应的科目。还比如非同一控制下的吸收合并中,确认商誉的同时会涉及到递延所得税的问题,要调整商誉的金额。 GvzaLEo
o,rK8x
应交所得税是企业实际需要缴纳给国家的税收,是按照税法的规定计算出来的税款,因此一般是需要对会计上确认的会计利润进行纳税调整后计算的。也就是说不管是其他纳税调整事项还是时间性差异,在税法面前都需要纳税调整,严格按照税法的要求计算所得税,比如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会计上做了抵扣的处理,但税法不允许抵扣,所以要做纳税调增处理。那么时间性差异不影响企业的应交所得税。事实上递延所得税是调整所得税费用的,并不对所得税产生影响。 y_``-F&Z
?%cZO"
所得税费用是会计上确人的所得税费用,如果不存在时间性差异的,那么会计上确认的所得税费用是和缴纳的所得税是相等的。但是会计和税法在费用扣除和收入确认上是存在差异的,这里主要是指时间性差异,对于其他的纳税调整事项不影响所得税费用的确认。那么时间性差异影响了所得税费用的确认,比如本期会计上准予扣除为100折旧,但是税法只允许扣除80,因此产生了20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因此要纳税调增处理,因此实际缴纳的所得税是增加了20×33%的,也就是会计上对这部分差异是不确认为所得税费用的,因为会计上已经扣除了这部分差异。所以应交所得税的金额高出了所得税费用金额20×33%,对于这部分会计上不确认的所得税费用怎么办呢?所以我们涉及了一个递延所得税资产的科目,把这部分所得税费用计入到递延所得税资产: &8;Fi2}(L
uS<og P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7<^x>D|
贷:所得税费用 !_q=r[D\
:jy}V'bn$
递延所得税确认和调整是因为会计和税法的处理不一致的时候,往往会涉及到递延所得税的问题,前提的差异是能够转回的,如果是不能够转回的,不能确认递延所得税:比如对于国债利息收入,税法是免税的,本期免税以后也不会征税,所以形成的是永久性差异或者非暂时性差异。关于暂时性差异的问题,就是税法和会计处理不一致的问题:比如对于资产减值损失的问题,税法当期不能扣除,但是会计当期做了扣除处理,所以形成了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本期的差异要纳税调增处理。 (%j V[Q
v65]$%F?
调整以前年度损益的时候,如果会计和税法的规定是一致的时候,调整所得税:比如对于销售退回的处理,会计和税法都是一致的,调减收入和成本,调减应纳税所得额,所以应该调减所得税。如果是会计和税法规定不一致的调整递延所得税:比如对于计提或者补提坏帐准备的时候,会计上允许扣除,但是税法不允许扣除,也就是坏帐准备是不影响应纳税所得额的,也就是对当期所得税没有影响,应该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在税法允许扣除的时候转回。 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