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2078阅读
  • 1回复

[经验分享]财务管理科目一些概念的理解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yoyo
 

发帖
3177
学分
3722
经验
12
精华
19406
金币
5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0楼 发表于: 2009-01-13
— 本帖被 阿文哥 从 财务管理 移动到本区(2012-07-03) —
1、必要报酬率、期望报酬率和实际报酬率     必要报酬率:是指准确反映期望未来现金流量风险的报酬。我们也可以将其称为人们愿意进行投资(购买资产)所必须赚得的最低报酬率。估计这一报酬率和一个重要方法是建立在机会成本的概念上:必要报酬率是同等风险的其他备选方案的报酬率。如同等风险的金融证券。 2S?7j[@%i`  
    期望报酬率:是指你若投资,估计所能赚得的报酬率。换言之,期望是使净现值为零的报酬率。当净现值为零时,预计投资能赚得与其风险水平相应的报酬率。困此,当净现值为零时,期望报酬率等到于必要报酬率。 4t, 2H"M  
    实际报酬率:是在特定时期实际赚得的报酬率。理解这是实际结果,是投资决策之真实所得很重要。你不能让时光倒流,去改变实际报酬率。你只能据此作出新的决策。 *uc/ | c  
    由于在完善资本市场中,所有投资的净现值都为零,所有价格都为公平市价。在这种情况下,人人都期望赚得与其所承担风险相应的报酬率。因而期望报酬率与必要报酬率总是相等。但由于有风险,投资结果很少与期望值相同。事实上,认识风险的方法之一就是考虑投资结果与期值如何不同。两者的差异越大,风险越大,反之亦然。 ,md_eGF  
    标准差就是方差的平方根。 , >LJpv  
    协方差衡量两个随机变量如何共同变化,即它们之间的互动性。协方差可为正值、负值或零。正的协方差表明,当一个随机变量出现大于平均值的值时,另一个随机变量的值也会大于均值。负的协方差正相反,一个出现大于均值的值,与之相反,另一个则会出现小于均值的值。协方差为零,表明把两者的结果简单配对并不能揭示出什么固定模式。 gHg=G+Q@  
    两个变量:X、Y,其: Bs"D<r&ro  
    协方差=∑(变量X-期望值)(变量Y-期望值)*相应概率 ;4nY{)bD  
    两变量XY的相关系数为: pbH!u+DF  
    相关系数=协方差/(X的标准差*Y的标准差) 'nCVjO7o  
    证券投资组合的风险,是投资组合报酬率的标准差。 fAs b:P  
    若两种证券:X,其概率为p1,证券Y,其概率为p2,相关系数为C ;b<w'A_1  
    可将X*p1设为A,将Y*p2设为B -DI >O/  
    其方差=A*A+2ABC+B*B |Y7SP]/`gB  
    其标准差是方差的平方根。 nK>CPqB^(  
    若三种证券给合:: vqm|D&HU  
    证券A的标准差*投资比例为a \V? .^/  
    证券B的标准差*投资比例为b 0<,{poMM  
    证券C的标准差*投资比例为c EXDDUqZ5\  
    设证券AB的相关系数为K1 Qg4D*r\|@  
    设证券AC的相关系数为K2 W/Dd7 G#IC  
    设证券BC的相关系数为K3 nu0pzq\6  
    组合方差=a*a+b*b+c*c+2abk1+2ack2+2bck3 "#1\uoH  
    标准差为方差的平方根 EF0v!XW  
    如果是四个证券组合的标准差,则利用: (GJtTp~2C4  
    (a+b+c+d)*(a+b+c+d)数学公式,方差既为: 9\Ii$Mp  
    =a*a+b*b+c*c+d*d+2ab+2ac+2ad+2bc+2bd+2cd rzf Lp  
    只是在2ab、2ac、2ad、2bc、2bd、2cd后面乘上相关系数。 @8L5 UT  
    方法二: TM)INo^  
    利用与市场组合中的相关性计算:(P134) [`n_> p!  
    B=COV(Kj,Km)/σm2 IMf|/a9-  
    =协方差/市场组合方差 dY 8 H2;  
    B=rjm*σj*σm/σm FM {f{2j  
    =相关系数*该证券的标准差/市场组合标准差 'S`l[L:.8  
    方法三: >?$2`I  
    用类比法进行调整(P166) w1 /QnV  
    知道一家公司的B资产或B权益调整为本公司的B资产或B权益 Q((&Q?Vi  
    B权益=B资产*(1+负债/权益) =7 l uV_5  
    B资产=B权益/(1+负债/权益)  r h*F  
    6、可持续增长率的理解(个人观点) _.5{vGyxr  
    可以概括为一个概念、两个公式、五个假设、五个等于、基期事项、四点变化。 dyQ7@K.E  
    一个概念: y;b#qUd5a  
    可持续增长率是指不增发新股并保持目前经营效率和财务政策条件下公司销售所能增长的最大比率。 Od!)MQ*,  
    经营效率:指资产周转率和销售净利率 \|PiQy*_?  
    财务政策:指资产负债率和留存收益率 yXNr[ 7  
    两个公式: Ac:`xk<  
    公式一: )z[C=  
    可持续增长率=销售增加额/基期销售额 z !K2UTX  
    =(净利润/期初股东权益)*留存收益率 S\GWMB!oF  
    =(净利润*留存收益率)/期初股东权益 p6DI7<C<H  
    =期初权益资本净利率*本期收益留存率 V:\:[KcL^  
    =销售净利率*总资产周转率*期初权益期末总资产乘数*收益留存率 PCT&d)}  
    除期初权益期末总资产乘数中的期初权益外,余皆是期末数 mskG2mA  
    公式二: 7`|'Om?'  
    可持续增长率=权益净利率*留存收益率/(1-权益净利率*留存收益率) )N.3Q1g-  
    =销售净利率*总资产周转率*期末权益乘数*留存收益率/(1-销售净利率*总资产周转率*期末权益乘数*留存收益率) 25X|N=}   
    五个假设: Zbczbnj  
    (1)公司目前的资本结构是一个目标结构,并且打算继续维持下去; UmR)L!QT8  
    (2)公司目前的股利支付率一个目标支付率,并且打算继续维持下去; vk7IqlEQ  
    (3)不愿意或者不打算发售新股,增加债务是其唯一的外部筹资来源; &~:EmLgv  
    (4)公司的销售净利率将维持当前水平,并且可以涵盖负债的利息; Ip t;NlR  
    (5)公司的资产周转率将维持当前的水平。 R" cQyG 4  
    在五个假设条件成立时,销售的实际增长率等于可持续增长率。 &^`Wtd~g  
    五个等于: \BHZRytQF  
    在可持续增长率条件下,五个假设成立,则有五个等于: 6 H|SiO9  
    销售增长率=资产增长率=负债增长率=所有者权益增长率=股利增长率(或留存收益增长率) 2yfU]`qN  
    (见教材P78页图3-2) Fb,*;M1'  
    基期事项: }B0[S_mw  
    可持续增长率,是基于基期的水平,预测下年度的销售增长率,所以,无论是采用哪个公式,公式中的有关数据均指基期数。即站在基期的角度预测报告期的销售增长率。 $kUB%\`  
    四点变化: q{w|`vIb  
    第一、在保持基期经营效率(资产周转率、销售净利率)和资产负债率不变,并且不从外部进行股权融资的前提下,可以根据公式二在已知可持续增长率的情况下,计算股利支付率即留存收益率。 RY;V@\pRY+  
    第二、在保持基期的总资产周转率和财务政策(资产负债率、留存收益率)不变,并且不从外部进行股权融资的前提下,可以根据公式二在已知可持续增长率的情况下,计算销售净利率。 5226 &N  
    第三、外部筹集债务资金,即资产负债率发生变化,根据公式二计算出的权益乘数(进而可计算出资产负债率)仅为新增销售额部分的资产负债率而非全部资产的资产负债率,因此,还要根据: - Jaee,P  
    资产负债率=(负债+新增负债)/(资产+新增资产) f^p BXz9&=  
    将其换算为全部资产的资产负债率。 F_@B ` ,  
    第四、外部筹集股权资金,不符合可持续增长率第(3)个假设条件,即不能用可持续增长率的公式计算。只能根据: E@ea ?Sx  
    外部融资需求=资产增加-负债增加-留存收益增加 oCT,v0+4O  
    计算外部股权融资额 KI9Pw]]{-  
    7、现金营运指数中营运资本净变动: Oo|JIr7i  
    资产类:  Xu-~j!  
    存货、坏账准备、待摊费用、经营性应收 ka_m Q<{9  
    上述项目与现金反方向增减,即上述项目增加,现金减少,上述项目减少,现金增加。 ^G!cv  
    因为现金也是资产类科目,同类科目有增必有减。 -Q? i16pM  
    负债类: SdnnXEB7  
    经营性应付项目、递延税款贷项、预提费用、增值税 P'KA-4!  
    上述项目与现金同方向增减,即上述项目增加现金增加,上述项目减少现金减少。 A@?0(  
    因为现金是资产类科目,不同类科目同增同减。 By1T um+I1  
    根据资产类和负债类各项计算出现金的具体增减情况。如果现金增加,则营运资本减少,如果现金减少则营运资本增加。 1>*oN  
    如:经营性应收项目减少80万元,存货减少165万元,经营性应付项目减少20万元,计算营运资本变动。 h0F=5| B  
    经营性应收项目与存货同属资产类科目,他们减少则现金增加,经营性应付项目属负债类科目,负债减少,现金也减少 v!I z&M:z  
    营运资本变动=80+165-20=225万元(现金增加225万元)即营运资本减少225万元。 aE0R{yupZ  
    在计算经营现金净流量时要将减少的营运资本加回, \GEz.Vb  
    即:经营现金净流量=经营现金毛流量+225 ip?]&5s  
    其实,简单记忆就是现金增加了就加上,现金减少了就减去。 h,\{s_b  
    8、债券定价的基本原则: 6FDj:~  
    必要报酬率等于债券利率时,债券价值就是其面值。如果必要报酬率高于债券利率,债券价值就低于面值,如果必要报酬率低于债券利率,债券的价值就高于面值。对于所有类型的债券估价,都必须遵循这一原理。 d9 [j4q_  
    9、债券价值与到期时间: U$2Em0HO}  
    债券价值不仅受必要报酬率的影响,而且受债券到期时间的影响。债券的到期时间,是指当前日到债券到期日之间的时间间隔,随着时间的延续,债券到期时间逐渐缩短,至到期日时该间隔为零。 5( <O?#P  
    假设债券每年支付一次利息:P108 f0P,j~]  
    在必要报酬率一直保持不变的情况下,不管它高于或低于票面利率,债券价值随到期时间的缩短逐渐向债券面值*近,至到期日债券价值等于债券面值。 B EwaQvQ!  
    A、当必要报酬率高于票面利率时(债券价值低于面值??折价),随着时间向到期日*近。债券价值逐渐提高,最终等于债券面值。 vHvz-3  
    B、当必要报酬率等于票面利率时(债券价值等于面值),债券价值一直等于票面利率。 |X@s {?  
    C、当必要报酬率低于票面利率时(债券价值高于面值??溢价),随着时间向到期日*近。债券价值逐渐下降,最终等于债券面值。 vjX,7NY?  
    D、在必要报酬率等于票面利率时,到期时间的缩短对债券价值没有影响。 @ lB{!j&q  
    E、当必要报酬率一直保持至到期日不变时,随着到期时间的缩短,债券价值逐渐接近其票面价值。 t av@a)  
    F、如果必要报酬率在债券发行后发生变动,债券价值也会因此而变动。随着到期时间的缩短,必要报酬率变动对债券价值的影响越来越小。也就是说,债券价值对必要报酬率特定变化的反映越来越不灵敏。 5WI bnV@  
评价一下你浏览此帖子的感受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上海财经大学高顿教育CPA培训,垂询请拨打电话021-61507067
离线yoyo

发帖
3177
学分
3722
经验
12
精华
19406
金币
5
只看该作者 1楼 发表于: 2009-01-13
10、债券价值与利息支付频率 z#gebr~_\  
:?~)P!/xl5  
    不同的利息支付频率会对债券价值产生影响。 e!J5h <:  
YWU@e[  
    债券付息期越短价值越低的现象,仅出现在折价出售的状态,如果债券溢价出售,则情况正好相反。 )VQ[}iT  
T[4xt,[a  
    11、债券的到期收益率: <,$*(dX)(  
e(wc [bv  
    到期收益率是指以特定价格购买并持有至到期日所能获得的收益率。它是使未来现金流量等于债券购入价格的折现率。 z uNm !$  
>V8!OaY5n  
    平价发行的每年付一次息的债券,其到期收益率等于票面利率。 \JPMGcL  
r )~?5d  
    如果买价和面值不同,则到期收益率和票面利率不同。 xD*Zcw(vj~  
@(L}:]{@  
    如果该债券不是定期付息,而是到期一次还本付息或用其他方式付息,那么即使平价发行,到期收益率也可能与票面利率不同。 8b0j rt  
G9Xkim Q'  
    到期收益率是针对长期债券投资而言的,短期债券投资由于其期限短,所以不考虑货币时间价值,在此前提下,短期债券投资的收益率是指持有收益(即利息)的变现收益(即差价或称为资本利得)与投资成本的比值。即,短期债券投资的收益率是债券利息收益率与资本利得收益率之和 8(j]=n6 r  
ItLR|LO9  
    12、相关性对风险的影响 &n,v@ gt  
H, 3Bf  
    证券报酬率的相关系数越小,机会集曲线就越弯曲。风险分散效应也就越强。证券报酬率之间的相关性越高,风险分散化效应就越弱。完全正相关的投资组合,不具有风险分散化效应,其机会集曲线是一条直线。 t{UVX%b  
Q=! lbW  
    在两个股票的投资比例相同的前提条件下,如果两种证券完全负相关,投资组合的风险被全部抵消掉;当两种股票完全正相关时,组合的风险既不减少也不扩大。 B^9C}QB  
uPl7u 1c  
    不同股票的投资组合可以降低风险,但是不能完全消除风险。,一般而言,股票种类越多风险越小。如果投资组合包括所有股票,则该组合只承担市场风险,而不承担公司特有风险。 ;|K }  
[? "hmSJ  
    只要两种证券的相关系数小于1,证券组合报酬率的标准差就小于各证券报酬率标准差的加权平均数。 F4~ OsgZ'N  
mNC?kp  
    当相关系数=1,两种股票A、B权重相同时, l\0PwD  
<Z t]V`-  
    投资组合标准差=(A的标准差+B的标准差)/2 '{0O!y[H6  
lZ5-lf4  
    当相关系数=-1,两种股票A、B权重相同时, n7i~^nf>  
q5Zu'-Cx@  
    投资组合标准差=(A的标准差-B的标准差)/2 H.M: cD:  
,X|FyO(p  
    (其中A的标准差>B的标准差) ?1g` 'q@T%  
FS8l}t  
    13、无风险资产与市场组合的特殊记忆: xj33g6S  
+|;Ri68  
    无风险资产的标准差=0 c1kV}-v  
XR8`,qH>  
    无风险资产的贝他值=0 -J!n7  
= mQY%l  
    市场组合对于它自己的标准差=市场组合标准差,即:σj=σm /Q W^v;^  
Vel(+HS  
    市场组合对于自己的相关系数=1 t,TlW^-  
hQ>$ "0K  
    市场组合相对于它自己的贝他值=1 2.JrLBhN  
d$ o m\@  
    一种股票的贝他值=相关系数*该股票的标准差/市场组合标准差 #k<l5x`  
|Zn;O6c#L5  
    14、分离定理: ;~ Xjk  
.+Q1h61$T  
    市场组合均衡点M代表唯一最有效的风险组合,它是所有证券以各自的总市场价值为权数的加权平均组合,也即市场组合。 f-^*p  
iuqJPW^}  
    对于不风险偏好的投资者来说,只要能以无风险利率自由借贷。他们都会选择市场组合均衡点M.这就是所谓的分离定理。它也可以表述为最佳风险资产组合的确定独立于投资者的风险偏好。它取决于各种可能风险组合的期望报酬率和标准差。 E_ 30)"]  
z1tD2jL_  
    个人的投资行为可分为两个阶段:先确定最佳风险资产组合。后考虑无风险资产和最佳风险资产组合的理想组合。只有第二阶段受投资人风险反感程度的影响。第一阶段也即确定最佳风险资产组合时不受投资者风险反感程度的影响。 | #a{1Z)  
pHk$_t  
    分离定理在理财方面非常重要,它表明企业管理层在决策时不必考虑每位股东对风险的态度。证券有的价格信息完全可以用于确定投资者所要求的报酬率,该报酬率可指导管理层进行决策。 44n 41.Q]  
3\{acm  
    15、运用净现值进行项目评价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 :W6O)uY  
9*JxP%8T~X  
    (1)项目的最短使用寿命,即项目的净现值为零时的使用寿命。 n9 bp0#K  
T__@hfT  
    (2)年限越长,未来的现金流入量越大,即年限与净现值呈同向变化。 qDg`4yX.}  
}x{1{Bw>Y  
    (3)折旧引起的现金流动: Y rf?|,  
AvIheR  
    如果不考虑所得税,折旧即不是流入也不是流出。 `6Q+N=k~Z  
41B.ZE+*qd  
    如果考虑所得税,则折旧可以抵减所得税,折旧抵减的所得税视为一种流入。 [GM!@6U  
_eQ-'")  
    流入额=折旧*所得税率 6t <[-  
'M?pg$ta_V  
    此时的折旧是按税法规定的折旧,而不是会计折旧,同时也不考虑两者产生的时间性差异的所得税影响金额。 X`Lv}6}xT  
$h8?7:z;um  
    (4)残值引起的现金流动: {>64-bU  
* XDe:A  
    第一、将最终残值全部作为现金流入。 _;BNWH  
1mh7fZgn  
    第二、将最终残值与税法残值作比较。如:最终残值>税法残值要补交所得税,其补交的所得税视为流出。即, <Qbqxw  
tOF8v8Hd  
    残值引起的现金流动净额=最终残值收入-(最终残值收入-税法残值)*所得税率 ?=?*W7  
}>f%8O}  
    第三、将最终残值与税法残值作比较。如:最终残值<税法残值则可抵减所得税,其抵减的所得税视为流入。即, oN 83`Z  
-Nz OX"V]3  
    残值引起的现金流动净额=最终残值收入+(税法残值-最终残值收入)*所得税率 vGH]7jht  
_MQh<,Z8  
    (5)项目终结点折旧是否提足引起的现金流动: a~VW ?wq  
)g&nI <Mh  
    如在项目预计使用期满时,折旧+预计残值=投资额。则对终结点现金流量不产生影响。 iN Lt4F[i  
V#4oxkm  
    如在项目预计使用期满时,折旧+预计残值不等于投资额。则对终结点现金流量产生影响。 4*n1Xu 7^x  
SRHD"r^@  
    也即折旧未提足将产生清理损失,清理损失所抵减的所得税视为现金流入。 LEg|R+ 6E  
#RdcSrw)W!  
    16、固定资产更新决策注意事项: N1>M<N03  
KB\ri&bF  
    (1)继续使用旧设备和购置更新设备是两个互斥的方案,而不是一个更换设备的特定方案。因此,继续使用旧设备时,旧设备的变现收入必须视为现金流出。 fP;I{AiN~  
F_}y[Yn^  
    (2)旧设备变现收入与账面折余价值比较: 2nFr?Y3g,  
I?q- :9:  
    若:旧设备变现收入>账面折余价值,其差额要补交所得税,补交的所得税抵减变现收入。即:旧设备的变现收入净额=变现收入-(旧设备变现收入-账面折余价值)*所得税率 n68qxD-X  
{)Zz4  
    若:旧设备变现收入<账面折余价值,其差额则抵减所得税,抵减的所得税增加变现收入。即:旧设备的变现收入净额=变现收入+(账面折余价值-旧设备变现收入)*所得税率 +5GC?cW  
q`|E9  
     (3)折旧减税、残值减税的计算与净现值法同。 ,ueA'GZ  
m,4'@jg0  
M.$=tu UL  
    需注意的是:在进行固定资产更新决策与净现值法决策时一样,考虑的只是税法规定的折旧对现金流量和影响。 ]R Vme^=  
0!c/4^  
    17、固定资产更新总成本法和平均年成本法的选择: 1 j|X C  
! OVi\v 'm  
    (1)方案只有流出,而没有流入,且未来使用年限不同:只能采用固定资产的年平均成本进行决策。 )C$Ij9 <A  
ARJtE@s6Y  
    (2)方案只有流出,而没有流入,且未来使用年限相同: DfOig LG*  
tQMz1$  
    A、可以使用固定资产的总成本进行决策; <qoPBm])  
 OtZtl* 5  
    B、也可以使用差量分折法进行决策(即计算差量方案的净现值或内含报酬率进行决策)。考试大整理
上海财经大学高顿教育CPA培训,垂询请拨打电话021-61507067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温馨提示:欢迎交流讨论,请勿纯表情!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