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债券价值与利息支付频率 LdUz;sb
~ua(Qm
不同的利息支付频率会对债券价值产生影响。 }$ y.qqG
Ly=.
债券付息期越短价值越低的现象,仅出现在折价出售的状态,如果债券溢价出售,则情况正好相反。 {FJMcO=
.K
C*
(}-
11、债券的到期收益率: Nr|Gw
@+
inu.U[.
到期收益率是指以特定价格购买并持有至到期日所能获得的收益率。它是使未来现金流量等于债券购入价格的折现率。 L]Tj]u)
u>XXKlW:
平价发行的每年付一次息的债券,其到期收益率等于票面利率。 `M@ESA(e
X3:1KDVsV
如果买价和面值不同,则到期收益率和票面利率不同。 35h|?eN_m!
`bP`.Wm
如果该债券不是定期付息,而是到期一次还本付息或用其他方式付息,那么即使平价发行,到期收益率也可能与票面利率不同。 O,$*`RZpx
0'sZ7f<e7
到期收益率是针对长期债券投资而言的,短期债券投资由于其期限短,所以不考虑货币时间价值,在此前提下,短期债券投资的收益率是指持有收益(即利息)的变现收益(即差价或称为资本利得)与投资成本的比值。即,短期债券投资的收益率是债券利息收益率与资本利得收益率之和 H_xHoCLI
Xo PJ?63
12、相关性对风险的影响 R|?n
LkbD='\=
证券报酬率的相关系数越小,机会集曲线就越弯曲。风险分散效应也就越强。证券报酬率之间的相关性越高,风险分散化效应就越弱。完全正相关的投资组合,不具有风险分散化效应,其机会集曲线是一条直线。 >+O0W)g{o
qq)5)S
在两个股票的投资比例相同的前提条件下,如果两种证券完全负相关,投资组合的风险被全部抵消掉;当两种股票完全正相关时,组合的风险既不减少也不扩大。 Et6j6gmif
y-pdAkDh
不同股票的投资组合可以降低风险,但是不能完全消除风险。,一般而言,股票种类越多风险越小。如果投资组合包括所有股票,则该组合只承担市场风险,而不承担公司特有风险。 Th_@'UDa
b9g2mW
L\T
只要两种证券的相关系数小于1,证券组合报酬率的标准差就小于各证券报酬率标准差的加权平均数。 Ar-Vu{`
ys=2!P-[#
当相关系数=1,两种股票A、B权重相同时, [Rj4=qq=
[s}W47N1
投资组合标准差=(A的标准差+B的标准差)/2 xQR/Xp!h
6(rm%c
当相关系数=-1,两种股票A、B权重相同时, Df"PNUwA"
\`.v8C>vG
投资组合标准差=(A的标准差-B的标准差)/2 GcM1*)$ 4
{$S"Sj
(其中A的标准差>B的标准差) ]&D dy&V
y&\4Wr9m
13、无风险资产与市场组合的特殊记忆: f]*;O+8$LN
QPuc{NcB>
无风险资产的标准差=0 +2[0q% i
QL0q/S1*
无风险资产的贝他值=0 yLRe'5#m
/#9
P0@Y
市场组合对于它自己的标准差=市场组合标准差,即:σj=σm g0f
4>m
r1~W(r.x
市场组合对于自己的相关系数=1 }$)~HmZw
le:}MM
市场组合相对于它自己的贝他值=1
(N/u@M
S @[]znH
一种股票的贝他值=相关系数*该股票的标准差/市场组合标准差 x
(?Rm,
G[}v?RLI
14、分离定理: %
jDH{xSMb
4(8c L?J`0
市场组合均衡点M代表唯一最有效的风险组合,它是所有证券以各自的总市场价值为权数的加权平均组合,也即市场组合。 ?;#Q3Y+
Sr+hB>{
对于不风险偏好的投资者来说,只要能以无风险利率自由借贷。他们都会选择市场组合均衡点M.这就是所谓的分离定理。它也可以表述为最佳风险资产组合的确定独立于投资者的风险偏好。它取决于各种可能风险组合的期望报酬率和标准差。 j32*9
rDl/R^w"
个人的投资行为可分为两个阶段:先确定最佳风险资产组合。后考虑无风险资产和最佳风险资产组合的理想组合。只有第二阶段受投资人风险反感程度的影响。第一阶段也即确定最佳风险资产组合时不受投资者风险反感程度的影响。 Boj R"
:@(1~Hm
分离定理在理财方面非常重要,它表明企业管理层在决策时不必考虑每位股东对风险的态度。证券有的价格信息完全可以用于确定投资者所要求的报酬率,该报酬率可指导管理层进行决策。 +*OAClt+]
4{>r_^8
15、运用净现值进行项目评价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RV>F_
!S~)U{SSK
(1)项目的最短使用寿命,即项目的净现值为零时的使用寿命。 u.E>d9
0}GO
$%l
(2)年限越长,未来的现金流入量越大,即年限与净现值呈同向变化。 +<$(ez
N_G&nw
(3)折旧引起的现金流动: o^@#pU <
pZ Uy (
如果不考虑所得税,折旧即不是流入也不是流出。 #ChTel
Ztk%uc8_lM
如果考虑所得税,则折旧可以抵减所得税,折旧抵减的所得税视为一种流入。 r'ilJ("
U_jW5mgsG
流入额=折旧*所得税率 hq4&<Zr(
;FI'nL
此时的折旧是按税法规定的折旧,而不是会计折旧,同时也不考虑两者产生的时间性差异的所得税影响金额。 9z?c0W5x
RZEq@q
(4)残值引起的现金流动: ^/%o
I;O{
qKSR5 #
第一、将最终残值全部作为现金流入。 p$F`9_bZ
,7$&gx>2&
第二、将最终残值与税法残值作比较。如:最终残值>税法残值要补交所得税,其补交的所得税视为流出。即, Uhu?G0>O
\[!{tbK`2
残值引起的现金流动净额=最终残值收入-(最终残值收入-税法残值)*所得税率 0~<?*{~
-Tvnd,
第三、将最终残值与税法残值作比较。如:最终残值<税法残值则可抵减所得税,其抵减的所得税视为流入。即, P|1 D6
/1TK+E$
残值引起的现金流动净额=最终残值收入+(税法残值-最终残值收入)*所得税率 EFiVwH
0aq{Y7sYU
(5)项目终结点折旧是否提足引起的现金流动: [#wt3<d`)
uv5NqL&
如在项目预计使用期满时,折旧+预计残值=投资额。则对终结点现金流量不产生影响。 W+Piqf*
C!_=L?QT^
如在项目预计使用期满时,折旧+预计残值不等于投资额。则对终结点现金流量产生影响。 c}v8j2{
CUB;0J(
也即折旧未提足将产生清理损失,清理损失所抵减的所得税视为现金流入。 J3+qnT8X
yfwR``F
16、固定资产更新决策注意事项: /?BTET
&R/-~w5
(1)继续使用旧设备和购置更新设备是两个互斥的方案,而不是一个更换设备的特定方案。因此,继续使用旧设备时,旧设备的变现收入必须视为现金流出。 *QNX?8Fm_
P:J|![
(2)旧设备变现收入与账面折余价值比较: G;u 6p
dJzaP
若:旧设备变现收入>账面折余价值,其差额要补交所得税,补交的所得税抵减变现收入。即:旧设备的变现收入净额=变现收入-(旧设备变现收入-账面折余价值)*所得税率 ZC$u8$+P
uih8ZmRt
若:旧设备变现收入<账面折余价值,其差额则抵减所得税,抵减的所得税增加变现收入。即:旧设备的变现收入净额=变现收入+(账面折余价值-旧设备变现收入)*所得税率 C-_u`|jQ
j*?E~M.'1K
(3)折旧减税、残值减税的计算与净现值法同。 -^np"Jk
Rhlm
&'neOf/~
需注意的是:在进行固定资产更新决策与净现值法决策时一样,考虑的只是税法规定的折旧对现金流量和影响。 >q')%j
RK*tZ
17、固定资产更新总成本法和平均年成本法的选择: 7aRy])x
;B<rw^h5
(1)方案只有流出,而没有流入,且未来使用年限不同:只能采用固定资产的年平均成本进行决策。 m[l&&(+J,
+-x+c:
IxA
(2)方案只有流出,而没有流入,且未来使用年限相同: UQI!/6F
^-Ks_4
A、可以使用固定资产的总成本进行决策; oGXcu?ft
FYNUap,A
B、也可以使用差量分折法进行决策(即计算差量方案的净现值或内含报酬率进行决策)。考试大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