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我们计划地第三个阶段,也就是冲刺班阶段。关于冲刺班阶段,我们的目标就是要模拟训练,重点强化,体验实战的感觉,提高应试能力。关于这个阶段我想大家注意两点。第一点,在冲刺班上,我们作为辅导老师来说,会根据自己对于有关情况的分析,给大家提出有关的复习重点内容。在这个阶段,对于老师提出来的这些重点内容,要进行重点的再一次地强化学习。并通过例题和习题加深对它的理解和认识。之所以在这个时期给大家提出这些重点内容,其实这是有心理学原理的指导意义在里面。因为在这个时期,你学的知识往往的印象是最为深刻的。前面已经全部学过一遍了,也通过习题加强训练了,最后再强化这样一些局部性内容,如果在考试当中出现了,几乎可以不假思考地直接去做了,这样可以提高我们的作题速度。 G:W>I=^DaR
crcA\lJf
再一点,在冲刺班这个阶段,大家应该做几套模拟题,并且要按照规定的时间来做,来体验一下考场感觉,这样的话你才能够在考试的时候一走入考场,很快地进入状态。这点,希望大家注意一下。这是关于计划的制定问题,给大家提供一个思路,就是按照三个班次的这样一个思路进行安排。接下来我再这儿要说的第三点,在我们学习过程中,要注意勤于思考,要善于总结。 u
I~S=;o
Iu@y(wyg
作为一门课程来说,内容还是不少的。这么多的内容,尤其是像《财务成本管理》这门课程,又涉及到了很多公式,如果我们不对它在思考的基础之上进行总结和归纳的话,那么你要学好这门课程是很困难的。很多人在学的过程中可能有这样的体会,就是说学习一章,把这章从头到尾全部学了一遍,全部学完之后,书本一合,可能什么都想不起来。之所以有这种效果,就是你没有进行归纳和总结。其实有很多内容看上去很多,也许会涉及到很多公式,公式也可能很复杂,但是一旦你经过归纳总结之后,就会变得非常简单。 @}-r&/#
O81X;JdP3
举个例子来说,比如第四章财务估价中,涉及到了单项资产风险衡量的几个指标,包括期望值、方差、标准差、标准利差率等等,这些指标外型上还是比较复杂的,有些同一个指标还有不同的计算方法。这些指标你要进行掌握,直接去死记硬背,当然是困难的。其实关于这块内容,我个人对它做过详细的分析和研究。从我们应试的角度,我对这块内容有一个归纳。这个归纳可以概括为八个字,就是一条主线、两种方法。一条主线,就是从预期值开始,然后到方差、标准差、标准利差,或者是变化系数,这是一条主线。 9BEFr/.
#R0A= !
这条主线应该是很清晰的,算出预值之后,计算出方差,方差开平方,就是标准差,标准差除以预期值,就是变化系数。这条主线你理清楚了,接下来再来看两种方法,主要是指预期值和方差计算的两种方法。一个是加权平均法,再一个是算术平均法。这两种方法其实适用于两种普通的情况。第一情况,题目中给你的是未来几种状态,再给出几个概率和,给出几种状态下的收益率。在这种情况下,要计算预期值,采用加权平均的方法。怎么样计算呢? sP@X g;]
a:,y
Z
想一下这个表格,一个是收益率,再一个是概率,有把概率和收益率相乘,然后再加起来,这就是预期值了。预期值算出来之后,在这种情况下,还要计算方差,方差怎么算呢?仍然可以在这个表格基础上计算。在表格中增加一栏,就是利差平方,或者是偏差平方。什么意思呢?就是每种情况下有一个收益率,你用这个收益率减去刚才你算出来的预期值,这就是一个差,用这个差的平方作为一栏放到后面去,有几种情况,那么就有几个利差的平方。用这个利差平方,再乘对应的概率,然后加起来,这样得到的就是这种情况下的方差。 :}:3i9e*2
OZY, @c
接下来是算术平均,是适用于另外一种情况,也就是说给出的资料是历史资料,比如给出五个时期的历史资料,让你计算一下预期值,算出差乘以五就是预期值了,这个很简单。接下来就是方差了,方差和刚才一样,每种情况都计算偏差的平方,就是用每个时期的收益率减去预期值,得到这个差,然后用这个差的平方作为一项,接下来把利差的平方加起来,这个地方是一个特殊点,就是说不是属于期数,而是期数减一,我一般称作是修正的算术平均。这块内容涉及到很多公式,这些公式我们几乎都不需要记,你采用这种方法,把这些公式掌握住了,并通过一定的习题做一下训练,我想这块内容你想忘记都比较困难。 R6-n IY,
4+;$7"fJ
至于学习方法,大家应该注意一下。其实在《财务成本管理》这门课程的辅导过程中,我们一般对于相关内容都会做比较多的这样的归纳。这样归纳,当然我们是站在辅导老师的角度给大家进行归纳的,不一定完全适合你掌握的习惯,你可以理解一下这个归纳的思路,然后自己进行归纳。经过你自己的归纳之后,就可以真正成为你自己的知识。这是我强调的第三点。 [,RI-#n
LhXUm
接下来的第四点,就是强调这样一个内容,也就是说你在基础班结束之后,对于你所学过的知识做一个系统化的整理。很多考生可能都有这样的经历,比如说基础班,全部跟着学完了,教材看完了,也理解,习题也做的不错。但是等整本书全部结束,回过头来看的时候,什么都不会了,什么都忘了。这种情况,其实也就是山重水复疑无路,另一句话,我想很多同志都知道,就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是两种不同的准备。你只要从山重水复疑无路的状态,过渡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状态,这需要我们做一下知识的系统化整理。这个过程其实也很简单,你全部学完一遍了,然后打开目录,看一下相应的内容。如果打开以后,就想到了相应的内容,如果没有做到这一点,就继续看,进行如此反复。 Ny- [9S-<
YgUH'P-
进入习题班的阶段,要做一定量的学习。第一,你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把握有关知识点。再一个,就是你可以更好地领会一下有关的作题方法和技巧。关于这个方面,我想提醒大家注意两点。第一点,在作题时间,尤其是在做主观题时间,要有意识地采用一下联想法。也就是说,你做某一个题,可以适当地扩展一下。比如说我们要做某一个题的话,这个题做完之后还可以很哪些内容结合起来做。 4+$b~u
$2^`Uca
最简单的一个题目,有一章财务报表,让你计算有关的财务比率,接下来就可以考虑能不能把这个财务报表转化成调整财务报表,比如说计算出额度或者财务价格,这样的话你的系统性就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再一点,就是综合题。对于综合题,可能很多考生都有一种恐惧心理,篇幅很大,阅读量很大,读过之后不知道什么意思,其实关于综合题,我经过分析之后,搭积木、穿马甲、找改变。搭积木,就是把不同的题目综合在一起。 *^\HU
=&
Ys+OB*8AE
第五章在往年考试中是一个重点,涉及到的内容,其实也就是三个方面,一个是现金流量的确定,一个折现率的确定,还有评价指标的计算。这些都可以进行结合,比如说折现率的确定可以和股票、债券成本、加权平均成本进行结合。其实综合题都是采用这样搭积木的方式来做的,你做的时候,有意识地把这些拆散,就可以变成很简单地计算题了。然后就是“穿马甲”了,就是说给你增加很多的背景材料,增加题目的文字量和阅读量,给你心理上施加压力。 iD38\XNMV
X?
:o;wB
今年有这样的题,某一个公司是一家上市公司,这家公司为了实施某一个项目,在北京地区买了一块土地,然后由于某种原因,这个项目被搁置下来了,又过了几年,准备上另外一个新的项目,在这样一种情况下要用这块土地,这块土地如果用的话,就涉及到了现金流量的确定了。其实对我们有用的信息,这块土地原来的购买价格是多少,现在要出售的话,出售价格是多少,至于其他的,都是对我们作题没有用的体系,这就是所谓的“穿马甲”。 f/,>%j=Ms
"\W-f
第三点就是找改变,教材上是这样一种说法,考题中可能有意识地给你做一下变化,比如06年的综合题中就出现了这种情况。如果进行项目投资,这个项目是跨行业投资的话,这就涉及到折现率的确定,折现率确定有一个类比法,这种方法首先就是找一家这个行业内的上市公司,找它的权益,06年的考试中要求你计算无负债的系数。这个基本的套路我们清楚了,作题时间只要我们拆散积木,扒去马甲,其实综合题也不过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