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质量的高低优劣,不但对审计工作本身产生重大影响,而且关系到审计在国家宏观经济调控和管理中能否充分发挥作用。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对审计工作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不断增强广大审计人员的质量意识,加强对审计的质量控制是非常重要的。 一、审计质量控制的概念 xRdx`
YY u
(一)审计质量 2i;ox*SfpU
所谓质量,一般是指“产品或工作的优劣程度”,所以,内部审计质量应当是质量控制工作的优劣程度。 cA|vH^:
评价一项质量控制工作的优劣,应当从审计项目的决策、审计工作的效率和审计工作的结果这三个方面进行。 0TSB<,9a[
审计项目决策的正确与否是合格证质量的前提。对被审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审计监督,使其在合理、合法、合规的轨道上进行,维护财经法纪的严肃性、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是审计工作的直接目的。所以必须根据党和国家经济工作的中心任务,根据当前审计工作的重点和审计对象的客观情况选择审计对象,确定审计项目。审计项目决策正确,才能保证审计的影响力、才能有效发挥内部审计的作用。 La3rX
审计工作效率的高低是审计质量的具体体现,效率的高低涉及审计实施的各个环节,包括初步调查、选择重点、制定方案、调查取证、审查分析、审计记录、审计报告、审计结论及处理决定、审计档案整理等。审计工作的高效率取决于这些环节的高效率。审计质量的内涵之一即指审计工作的效率情况,要想保证审计的高质量就必须取得工作的高效率。 4Gh\T`=
审计结果的情况是评价审计质量的重要内容。从审计结果评价审计质量,应从两个方面进行衡量,其一是审计结果的准确性,其二是审计结果的效益性。审计结果的准确性是指审计结果是否客观地反映了被审单位经济活动的真实情况,对被审单位进行经济活动的成果是否进行了恰如其分的评价,对审查出的问题是否进行了合理的处理。审计结果的效益性是指通过审计,各项财经法规、规章制度是否得到严格贯彻执行,管理工作是否有所改善,经济效益是否有所提高。 t`{T:Tjc
(二)审计质量控制 7!h>
< sx
所谓控制,就是对受控对象施加一种能动作用,使其按照控制者的意志运动或按控制者所规定的方向发展。对审计质量进行控制,就是通过对实施审计的各个环节的监督、检查和调节,以保证和提高审计工作质量的管理行为。 8qaU[u&$
根据这个概念,可以明确了解进行质量控制的主体、客体和对审计质量进行控制的依据。 $d!Vx m
由谁对审计的质量进行监督、检查和调节的问题,即是审计质量控制的主体。在实施审计的过程中,必须由实施审计的审计组织和人员对审计质量进行控制,审计质量控制是审计组织和审计人员的一种自我控制行为,所以,审计组织和审计人员就是审计质量控制的主体。 #HW<
@E
审计质量控制的客体是指对一个项目所实施的审计全过程中的质量问题,其中包括计划阶段、实施审计作业阶段、总结处理阶段及复审阶段的全部作业活动的质量问题。质量问题是通过各种因素反映的,所以控制的直接客体是各种质量因素,这种因素贯穿于审计组织工作的各有关方面和审计实施的全过程,所以审计质量控制是一项复杂而细致的工作。 /HS"{@Z"h
对审计工作进行有效的质量控制,必须有严格的质量标准,它是审计质量控制的依据。审计质量标准既不能是审计人员自己制定的,也不是某个内审单位制定的,而是具有一定权威性的审计机关或审计组织制定并得到广大审计组织和人员承认的标准,是用以衡量与考核审计自身工作质量水平的参照物。没有质量标准就没有衡量的依据,就无法对审计质量进行有效控制。 L &hw-.Q
二、审计质量控制的基本要求 w
W/q#kc
(一)全员全过程控制 +GL$[ 5G
搞好审计质量控制,必须在审计组织的领导下,发动全体审计人员对审计工作的全过程进行质量控制,即进行全员全过程控制。 0xO*8aKT
质量是一项综合指标,它反映工作的综合效果。审计工作的质量问题涉及到审计工作的每一个工作岗位、每一个审计人员,只有每个人都注意自己岗位的工作质量,注意相互衔接阶段的质量,大家齐抓共管,共同把好质量关,才能搞好审计质量控制。为此,应建立质量控制责任制,审计组织的领导要有质量责任分工,审计人员要建立质量责任制,工作中实行个人检验、领导检验和互相检验相结合的做法,才能使质量控制工作抓出实效。 质量控制必须贯穿于审计工作的全过程。审计的过程是一个关联性很强的连续过程,后面的工作要建立在前面工作结果的基础上,如果某一阶段或某一部门的工作质量出现问题,势必会影响下一阶段的工作质量。这就要求我们严格控制每个环节的质量,进而保证工作的总体质量。只有从制定项目审计计划开始,直到复审后立卷归档结束的每一道工序,形成一个严密的审计质量控制系统,才能确保审计工作的质量。 M_-L#FHX
(二)抓住关键控制环节 *,%$l+\h
审计工作各个环节的质量情况对总体质量效果的影响程度是不一样的,有的部位影响力大一些,有的部位影响力小一些,有的部位的质量失误是容易补救的,有的是不易补救的。我们对那些对总体质量影响大、出现失误后不易补救的环节称之为质量关键控制环节。例如重点证据、重点证人、关键数据等。每一个关键控制环节都是我们的质量重点控制点。特别是对于重点问题、重点部门、重点岗位中的关键环节,审计中应采取必要措施把住质量关。在审计质量控制中抓住关键控制点,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rGXUV`5Na
(三)利用科学的控制方法 k3nvML,bv
搞好审计质量必须利用科学的控制方法。审计质量控制本身是一门科学,在此,必须利用科学的方法。我们不少审计人员以为,只要工作中耐心、细致、反复查证就能保证质量,而不注意利用科学的控制方法。结果是加大了工作量、降低了工作效率,却不一定能有效地控制审计质量。只有利用科学的质量控制方法,才能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不断提高工作效率。 eO(U):C2
三、审计质量控制内容 z6rT<~xZtu
按照系统论的观点,审计质量控制是一个系统工程,这个系统工程广义的内容应当包括审计质量控制的组织机制、质量监督机制和审计作业过程中的主要控制内容及关键控制点。 :=TIq
这里主要谈谈审计质量控制组织机制要求。 Xx%<rsA>F
进行审计质量控制必须有健全的组织机制作保证。这个机制包括建立控制机构和制定一系列质量控制制度。 UqyW8TCf?
1、建立质量控制机构。 =6O*AJ
进行审计质量控制必须建立相应的机构。审计组织应当选择责任心强、技术熟练的审计干部或人员组成质量控制小组;或指定质量控制负责人。重要的问题在于发挥质量控制小组及其负责人的作用。在实施审计过程中,审计小组就应当同时成为审计质量控制小组。无论以何种方式形成的质量控制机构中,应当有明确的质量控制分工、分级、分层次、分部门进行审计质量控制。 h_+
2、建立质量控制岗位责任制。 >iRkhA=Vg
质量控制必须建立岗位责任制,做到每项工作的质量由专岗负责,每个岗位有自己的质量。只有将质量责任落实到岗、落实到具体人,才能使质量问题有人抓、有人管,使质量的保证和提高不成为空话,才能使大家重视质量问题,努力提高工作质量。 `'sD (e
质量岗位责任制有利于追究质量事故责任者,也有利于发现和表彰质量控制的先进事迹和人物,责任明确、赏罚分明,避免质量控制大锅饭,是对质量控制的有力保证。 ;,e16^\' &
3、建立质量控制审批制度。 R dwt4A+
建立质量控制审批制度是确保审计质量的有效办法。对于项目审计工作中的每项重要内容及工作的结果都应有相应级别的组织进行审批认定。例如审计小组工作计划应报上级审计组织审查批准;审计组成员查证的审计证据应由主审鉴定;审计报告应由上级审计机关批准等。这种由上一级或逐级审查的过程就是质量控制的过程。没有按规定审定的材料应视为无准备材料。这是审计质量审批制度所必须规定的内容。 ^Y+Lf]zz
*
4、建立质量事故处理制度。 m{?f,Q=u@
对于审计工作中发生的质量事故必须按照一定的程序进行处理,不可就事论事、草草更改。审计工作中出现质量事故的原因可能是多种多样的,又可能由此问题而连带或引发其它的质量问题,所以质量事故造成的影响可能是多方面的。所以对质量事故的处理不仅不涉及事故本身,还可涉及其它一些问题。这望洋兴叹需要对质量事故按照一定的程序采取一定的方法进行处理,所以必须建立质量事故处理制度,处理制度应对不同时间、不同情况,不同性质的质量事故采取不同的处理办法,规定处理权限,依照科学的程序进行,以保证事故处理得恰当,消除影响,保证审计质量。 RPte[tq
当然,除此之外,还必须建立健全的质量监督机制和在审计作业过程中掌握好控制质量关键点等等,只有做好这一系列的工作,审计质量才有保障。 J=gFiBw
3fB]uq+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