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审计的产生与发展 F%
K}&3
"_e/O&-cH
5K?%Eo72!=
!,>9?(
一、 审计产生与发展 X3
rvM8
l&v&a!EU
l%$co07cX
Mhze!!
审计产生与发展的社会基础其深度含义: w\ 7aAf3O
X.!|#FWb+
(1)受托经济责任----审计产生的客观基础。
8W
yv!tL
9~WjCa*,&
(2)资源财产的所有权和经营管理权的分离以及管理者内部分权制,是受托经济责任关系形成的基本根据,也是审计赖以存在和发展的社会条件。 XRR`GBI
JD$;6Jv3P
(3) 资源财产的所有者对经营管理者无法直接监督,是审计产生、发展的直接动因。 _M7NL^B&
q3R?8Mb
qct:xviH<|
7 {#^zr
(一)国家审计的产生和发展 5R7DD 5c[
p*]nCUs}n
=qVD"Z]z
eLAhfG
西周时,就在中央政权设置的官职中设立“宰夫”一职,负责审查“财用之出入”,并拥有“考其出入,而定刑赏”的职权,这是我国国家审计的萌芽。 ]AzDkKj
w@ =U f7
秦、汉两代都曾采用“上计制度”,以审查监督财物收支有无错弊,并借以评价有关官吏之政绩。但秦汉官制中,尚无专司审计职责的官员,也无专职审计机构。 >R}p*=J
w"K;e (S
隋唐时期,在刑部之下设“比部”,建立了比较独立的审计机构。特别是唐代,由于经济发达,政治稳定,审计地位得到提高,对中央和地方的财物收支实行定期的审计监督,国家审计有了明显发展。隋唐时期是我国封建王朝审计进入日臻完备的阶段。 @^kt[$X;
. 'rC'FT
宋代设立审计司和审计院,是我国审计机构以“审计”一词定名之始。 Gfn?1Kt{
RP4P"m(
1982年12月5日,五届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了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了我国建立审计机关,实行审计监督制度。1983年9月15日,国务院正式建立审计署,地方各级政府的审计机关相继设立,随后颁布了一系列法规,卓有成效地开展了审计监督工作。 C!}9[X!7@:
\4|o5, +(@
1994年8月31日八届人大九次会议上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并于1995年1月1日实施。《审计法)的颁布实施标志着我国国家审计正式跨人了法制化的轨道。1997年国务院发布并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实施条例),2000年2月、8月和2001年8月审计署以第1号、第2号和第3号令发布施行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审计基本准则)以及若干通用审计准则,进一步完善了我国审计法律规范体系。2006年2月28日十届人大二十次会议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的决定》,自2006年6月1日起施行。这一切都表明,我国国家审计正在朝着法制化、制度化和规范化的方向阔步前进。 Rck k
p/!P kKJ
+=A53V[C
AjA.="3
例题: w(Hio-l=
(Cjw^P|Y@
《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正式实施的时间是: X6Hd%}*mN
Z6xM(*vg
A.1994年1月1日 L@HWm;aN
CERT`W%o
B.1995年1月1日 /{d5$(Y"
k3B-;%3I;
C.1996年5月1日 CA{(x(W\:
L
H`z '7&/
D.2000年1月1日 Xi!`+N4
I
z[ T.$9
答案:B bR}{xHe
-<tfbaA
i+HHOT
,HE +|y#
例题:(2006年试题) R59'KR2?
fer~NlX
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通过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的决定》,该决定于2006年6月1 日起施行。 m@){@i2.
<c&6M
答案:√ &p2fMVWJ7
Tp?l;DU
ZeyAbo
_7LZ\V+MLW
(二)内部审计的产生和发展 VU[4 W8f
UI>?"b6
L
;,yjkD[mWE
P@z,[,sy"$
内部审计在受托经济责任关系下,基于经济监督的需要而产生和发展的,它是经营管理实行分权制的产物。 $m-rn'Q
`Mp-4)mn
\.%GgTF
B:Xmc,|,
20世纪40年代,内部审计进入现代发展时期。 ,[{)4J$MV
(NBq!;_2,x
主要标志: .\X;VWTI
5#v|t\
{
一是审计的方法,从过去的详细审计改变为以评价内部控制系统为基础的抽样检查; x)<Hr,wd
KLn.vA.
二是审计的领域,从财务审计扩大到效益审计。 xiW;Y{kZ
BcvCm+.S:
Uj[E_4h
c$>$2[*=
内部审计除开展传统的财务审计外,还从健全管理体制、提高工作效率、防止经济损失等方面,开拓新的领域,建立起以提高企业效益为内容的经营审计,并成为内部审计的工作重点,推动了内部审计的广泛开展。 A#6\5u
Z1gZn)7
8T#tB,<fFW
c)tG1|Og]
2003年3月4日审计署发布了《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按照规定,国家机关、金融机构、企业事业组织、社会团体以及其他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制度。实践证明,中国的内部审计,不仅要实施财务审计,而且要开展经济效益审计。内部审计已成为我国审计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K3`$^0 s
WI
$MT6
_s_%}8o
XPt<k&o1,
例题: U<*8KiI
}H4Z726
为加强和规范内部审计工作,2003年3月4日审计署发布了: #&cNR_"w
D^5bzZk
N
A.《内部审计工作条例》 `IQ76Xl
/bd1Bi
B.《内部审计基本准则》 x(Us
O}
yLI)bn!"
C.《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 9"H]zfW
[;F%6MPK^
D.《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若干问题的暂行规定》 n!B*n(;!u
mXH\z
答案:C ;L gxL
Qy;
D# "ppa}
}op0`-Xb
#Wz7ju;
(三)社会审计的产生与发展 tX$v)O|
mQ@A3/= `
西方国家的社会审计,公司的所有权与经营管理权明显分离,使对受托经营管理者进行监督成为英国社会的一种普遍需求,于是现代社会审计制度应运而生,并得到了持续发展,创立了世界上第一个会计师职业团体,即“爱丁堡会计师协会”,此时英国在世界社会审计发展史上居于中心地位。 .ZB(!v/2
POtj6 ?a
英国式审计----从检查会计账目的错弊出发,对大量的会计记录进行逐笔审核,即采用详细审计的方法,人们称之为英国式审计。 J^J$I!
xSQ:#o=8G
美国式审计----20世纪初,美国的短期信用发达,企业大多从银行举债经营。银行为了维护自身利益,要求对贷款企业的资产负债表进行审计,以判断企业的偿债能力,决定是否予以贷款。这就是以证明企业偿债能力为主要目的的资产负债表审计,即信用审计,在美国迅速兴起的原因。资产负债表审计采用重点抽查方法,突破了传统的详细审计模式,极大地提高了审计效率。由于它在美国率先实行,人们称之为美国式审计。 'w8k*@cQ
5)rMoYn25
财务报表审计----1929年美国发生了经济危机,大批企业破产倒闭,使广大投资者遭到严重损失。美国政府规定凡股票上市买卖的公司必须报送经独立会计师审计的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这种以利润表为中心的财务报表审计,成为美国以立法形式规定的一种强制性审计。 8~=<!(M)m/